彭金平 編譯
假如你有機會去聽麻省理工學院沃爾特H·G·盧因教授的物理學講座,你將驚訝地發現這位有名的教授并沒有高高在上地坐在講臺后,你也看不到他對著筆記本或者投影屏幕向觀眾滔滔不絕地進行講解。事實上,你更可能發現他正在天花板上蕩秋千以演示鐘擺是如何運動的;或者用小貓的卷毛猛擊一個學生以產生一個電荷。“學生們可能記不住一個復雜的方程式,”他說,“但是他們肯定能記住一個在空中飛翔的教授。”
沃爾特的學生不僅僅是那些考取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依靠視頻網站,沃爾特的講座到達了世界各地,他的學生已經超出了他能想象的最大數量。“我是對物理學如此充滿激情,”他說,“我不僅希望能和我的學生分享它,也希望和其他人一起分享,不管他只有7歲,或者已經年滿90。”
當沃爾特于1972年開始從教時,他所想的也只是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我恨不得在一個小時內把所有的知識都塞進學生的腦瓜。”但沃爾特很快就注意到學生們更容易接受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而最使他們感興趣的是互動的演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關鍵不在于你講了多少知識,”沃爾特說,“而在于讓你的學生愛上物理這門課程。”
甚至連沃爾特的網絡受眾都被他激發出了一種連自己以前都不知道的對物理學的喜愛。“我經常接到孩子們的來信,他們告訴我他們理解了一些復雜的知識,而且認為我是非常有趣的。”沃爾特說。
盡管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教室里給自己的學生上課,而且沃爾特要花費同樣多的時間在教室外面備課(每一堂新課他大約要花費25小時),但他仍然及時給他的每一個網絡粉絲單獨回信。“每個人都可能發現物理學是非常有趣的,”沃爾特說,“那是生活的一部分。”
沃爾特認為不管是誰,從他的講座上能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應該是:“不要總是死死盯著方程式,而要通過方程式去看周圍的世界。走出方程式,學習更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