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目策劃:衛思宇 組 稿:李承明 編 輯:張永軍

編者按:
1957年,在莫斯科接見中國青年留學生時,毛澤東曾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幾十年后,在“干部年輕化”浪潮中,年輕成為了政治長跑的資本。
政治立場堅定,能夠掌控大局,有過中央、地方工作歷練的年輕官員,越來越多的被委以重任。
觀察人士認為,在未來10到20年里,一批“60后”官員將左右中國的政經走向。
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胡春華屢創中國政壇“第一”:43歲,他出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正部級官員。去年1月,46歲的他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省長。10個月后,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一職,讓他再次成為省市一把手中的“年輕人”。
與眾不同的是,在胡春華身上我們看到更多的理想和抱負:當年,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文科狀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畢業時,他出人意料地去了西藏,一干就是20年;黨的十七大時,有記者問他:“有什么經驗可以和青少年分享?”胡春華回答:“第一,要始終堅持理想……不能太浮躁,總要追求一點崇高的東西。”
現在,胡春華開始主政一方,進入人生另一番征程,而他的雄心與抱負也將漸次展開,我們充滿期待。
作為中國政壇“60后”省部級官員的代表性人物,盡管出身貧寒的胡春華平素行事向來低調,但境內外媒體卻一直對其關注有加。
胡春華有過地方、中央任職的資歷。在任團中央第一書記之前,胡春華在西藏工作達20年之久。
1963年出生的胡春華畢業于北京大學,在他20歲的時候,進入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組織部工作,從政生涯自此開始。
1987年,年僅24歲的胡春華擔任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此后擔任過地區行署副專員、地委副書記、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后位至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
2006年11月至2008年3月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之后“空降”到河北,不到一年,又被調往內蒙古,執掌一方。
“沉穩,看問題很深刻,而且他有開放精神,很有魄力。”河北當地一位學者說。這和中央對他的評價相當:熟悉黨務和經濟工作,思路清晰,有開拓創新精神,領導駕馭能力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比較強……為人謙虛謹慎,處事沉穩低調,堅持原則,公道正派。
河北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李嵐梳理了最近兩年河北的發展脈絡。
正興起新一輪沿海開發開放,河北也不甘落后,據了解,河北省的沿海經濟開發開放規劃主要是胡春華倡導制定,目前該規劃正向國務院報批。
經歷將使胡春華在掌握全局時更有把握。只不過,在內蒙古還得面臨牧區發展、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等問題。
地處中國北部邊疆的內蒙古,是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地區,擁有遼闊的土地和富集的資源。同時,它還是全國唯一獨享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雙重政策支持的省份。
在內蒙古,有很多一夜暴富的故事。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的一位出租車司機感慨,以前的鄂爾多斯破爛不堪,路也不好走,現如今它成為內蒙古最富的地區,“有很多有錢人”。
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內蒙古大學校長連輯自豪地說,世界增速最快的是中國,中國增速最快的是內蒙古,內蒙古增速最快的是鄂爾多斯,鄂爾多斯的人均GDP將超過香港。
胡春華的前任儲波,在內蒙古工作了8年3個月18天,留下了一個經濟快速增長、財力迅速擴張的內蒙古,在過去7年GDP增速連續全國第一,是內蒙古經濟發展的“黃金七年”。
內蒙古自治區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樂奇將它概括為 “內蒙古現象”,它表明西部地區能夠擺脫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滯后的困境。
然而支撐這些輝煌數字的全是資源型產業。煤炭、電力、乳業、化工、鋼鐵等重點產業也都離不開資源消耗。目前,“能源大省”內蒙古煤炭產量全國第一,一部分外運,更多的是內部消化。
“把煤的文章做足,推動煤炭產業向下游延伸,大力發展煤化工、煤制油、煤礦機械制造、煤物流等產業,全面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水平,更好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鄂爾多斯調研時,胡春華說。
很多人疑問,能源消耗能讓經濟高增長多久?在“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如何拿捏自己的發展速度,是否還是延續高增長?如何正視一些深層次的矛盾。
在三次產業結構中,工業對GDP貢獻最大。一產、三產對經濟貢獻較小,兩者加起來在40%左右,產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突出。同時,經濟的增長并沒有轉化為居民收入的增長,城鄉居民收入仍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部分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
更為突出的是,內蒙古東部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的現象嚴重。
胡春華提醒,要見盛觀衰,在資源型產業發展的鼎盛期,就要著手謀劃和加快非煤產業發展,形成多元化產業支撐的發展格局,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難度不小。
談及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數名內蒙古官員均稱其很能吃苦、頭腦清晰,對民生問題十分關注。
對于上任半年的胡春華來說,他能給內蒙古帶來什么,在內蒙古的主政經歷又會給他帶來什么,備受關注。
現年47歲的胡春華,是全國內地31個省區市中最年輕的黨委一把手之一。
首次出現“60后”的政治新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以往不同的是,他們的成長正值國家改革開放之際,他們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獨特的年齡優勢。
據悉,目前初任省委書記平均年齡為57歲,在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中,建國前出生的依然是主體。近年來,中央對干部選拔更加注重年齡、知識結構、履歷等,一批“50后”的官員逐漸走上省部級崗位。
有人做過專門統計,目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9位常委中擔任過省委書記的有8位,25位政治局委員中,擔任過和正擔任省委書記的有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