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卿
根據《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結合甘肅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我市提出了“1135”區域發展戰略,就是:建設“一圣地”(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一樞紐”(區域綜合運輸交通樞紐)、“三基地”(國家循環經濟產業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創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種示范基地),打造“五品牌”(西部裝備制造業聚集城市、區域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肅省優質綠色農產品加工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環境城市、國家重點旅游城市),努力把天水建成經濟實力較強的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和關中——天水經濟區西端的重要增長極。
圍繞這一發展戰略,要進一步加快天水發展,必須依托現有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特色農業、文化旅游業三大優勢產業。
一、天水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重點發展目標
1.做強裝備制造業。要依托星火、海林、風動、鍛壓、213、華天、長城等優勢骨干企業,加快建設星火機械、華天電子、長城電器三大產業園區,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帶動全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以甘肅天水經濟開發區為平臺,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引進一批關聯度高、市場潛力大、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引導企業在產業、產品、技術等方面進行跨區域協作,提高配套協作能力和產業關聯度。到2015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增加值達到60億元以上,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0%以上。
2.做強特色優勢農業。按照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圍繞“南林、北果、東牧、西菜”的產業布局,不斷壯大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導產業,力爭到2015年,全市優質果園面積達到300萬畝以上,設施蔬菜生產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畜禽總量達到3500萬頭(只)以上。加快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建設,發揮航天育種示范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縣區新建一批農業科技示范園,推動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勞務輸轉力度,到2015年,農村非農產業人員達100萬以上,創勞務收入50億元以上。
3.做強文化旅游業。主動融入大關中旅游圈,認真實施旅游業三年翻番與品質提升計劃: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景區景點建設,與周邊地區聯合開發尋根祭祖、生態觀光、宗教文化等精品旅游線路,實現旅游產業的聯動發展、快速發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建設中華始祖文化園、民俗文化園、文化產業園三大園區和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五大基地,不斷提升天水發展的軟實力。
二、加強與關中地區城市群間合作的比較優勢和重要舉措
天水作為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次核心城市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交通區位條件優勢。天水地理位置獨特,在中國幾何版圖的中心,自古以來是甘肅隴東南地區經濟、文化和物流中心,隴海鐵路和310、316國道、寶天高速、天定高速(即將建成)橫貫東西,有五條省道輻射南北,隨著天平鐵路、十天高速、寶蘭客專的建成,初步形成了鐵路、公路、民航立體交通網絡,在區域經濟中的樞紐地位日益顯現。
2.工業基礎雄厚。天水是國家老工業基地和西北重要的工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裝備制造基地和全國五大電器生產基地之一,工業門類齊全,裝備優良,基礎雄厚,主要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具有領先水平,已初步形成了以機械制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為主導的裝備制造工業體系。有200多個工業產品被國家和有關部委評為優質產品,產品出口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3.特色農業優勢明顯。天水的土壤、氣候適宜多種作物生長,是我國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也是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已建成國內有影響的蘋果、桃、梨、葡萄等鮮果基地及花椒、核桃、板栗等干果種植基地,形成了林果、畜牧、蔬菜三大支柱產業和中藥材、花卉等優勢產業,發展以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的特色農業和種植業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4.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天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698年的建城史,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2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題詞“羲皇故里”。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和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構成了天水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5.旅游資源獨特豐富。天水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遺產、美麗神奇的自然風光構成了絢麗多姿的旅游資源,景色具有“南秀北雄”的特點,現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創畫八卦的遺址——卦臺山和全國規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廟,是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圣地。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260處,風景旅游區47個,景點227處。天水已經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旅游勝地,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6.自然生態條件良好。天水年平均降雨量570毫米,年均氣溫11℃左右,夏無酷署,冬無嚴寒,氣候溫潤。天水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上質肥沃,植被豐茂,森林覆蓋率達30.2%以上,小隴山、關山、秦嶺三大林區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素有“隴上小江南”之稱,非常適宜人居。獨待的自然生態,為建設西北最佳宜居環境城市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7.人力資源充足。天水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5人。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和職業技術教育比較集中,技術工人整體素質較高;農村富余勞動力比較充裕,大約有60多萬人常年在外務工,“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等勞務品牌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由于這些優勢,天水在經濟區的建設中必將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
今后,我們將不斷加強與關中地區的合作。一是盡快建立合作的長效機制。二是全面加強項目建設。加強與經濟區其他城市間的溝通銜接,統籌規劃以基礎設施為主的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改善交通條件,把關中——天水經濟區建成集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布局合理、暢通快捷、功能完善的交通體系。三是抓好優勢產業協作配套。依托各市區優勢產業,建立體現區域特色要求的新型化、多元化產業體系。重點加快推動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整體競爭力。四是密切旅游文化產業合作。聯合開發各地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積極打造西安—寶雞—天水中華文明旅游走廊和一批旅游精品區、特色線路、優質品牌,把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