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恒, 張 艷, 盧乙眾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河南衛輝 453100)
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繼發血栓引起的嚴重且持久性心肌缺血而導致的局部心肌壞死,極大地威脅著病人的生命安全,且發病率近年來在我國呈急劇上升的趨勢,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和重視,探索切實有效的心梗治療方案已勢在必行。為此,我們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葛根素和銀杏達莫聯合治療心肌梗死,并進行臨床療效觀察。
1.1 資料 選擇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的心梗病人為觀察對象,心肌梗死均按國際心臟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1)持續胸痛≥30 min;(2)心電圖至少2個相鄰的胸導聯ST段上抬≥0.2 mv或肢導聯ST段上抬≥0.1 mv或新出現的左束支傳導阻滯;(3)心電圖表現為缺血型ST-T下移者心肌肌鈣蛋白T陽性;(4)心肌酶升高達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隨機分為A組(常規治療組)和B組(聯合治療組)各40例。A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61.24±9.71)歲,B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63.15±7.64)歲,兩組間性別、年齡、發病時間、梗死部位、伴隨疾病、生化系列,經兩樣本卡方檢驗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接受常規治療,包括吸氧、止痛、溶栓、抗休克、糾正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B組在常規治療的同時,給予(1)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250 mL加注射用葛根素(山東瑞陽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0089,批號07031369)400 mg靜脈滴注,每日1次,15日為1療程,(2)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500 mL加注射用銀杏達莫(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52020031,批號20061216)2支,靜脈滴注,每日2次,15日為1療程。
1.3 觀察項目 (1)心臟功能:心臟擴大、奔馬律、心率、血壓,住院2周超聲心動圖左室舒張末內徑(LVDD)、左室射血分數(LVEF);(2)心絞痛變化情況:心絞痛程度、發作次數、疼痛持續時間;(3)心電圖監測:每2~3日查1次12導聯心電圖,如有心絞痛發作時隨時記錄心電圖,密切觀察ST-T改變;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室上性、緩慢性心律失常。(4)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變化情況,藥物不良反應及有無出血傾向。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觀察結果比較 A組與B組在LVDD和心率失常發生率方面無顯著性差異,且兩組心律失常分類無差異,均以室性心律失常為主;而在LVEF和心絞痛發生率方面有顯著性差異,且B組左室功能要好于A組。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結果比較
2.2 心絞痛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衛生部1993年制定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癥狀顯效為同等勞力強度不會引起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次數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80%;有效為心絞痛發作次數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80%。無效為心絞痛發作次數及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
2.3 兩組心絞痛的療效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B組心絞痛的發生率(32.5%)明顯低于A組(45.0%)。發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經過治療B組總有效率為84.6%,A組為66.7%,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緩解情況比較
2.4 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靜息心電圖ST-T恢復正常。有效: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下降,治療后回升0.1 mV以上,但未正常,或主要導聯倒置T波變淺達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轉為直立。無效:靜息心電圖ST段,T波改變均未達到有效標準。
2.5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變化比較 由表1可知,兩組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但對于已發生的心律失常經治療后,B組總有效率為86.2%,A組為61.3%,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變化比較
2.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比較 B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較同組治療前及A組治療后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而A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指標降低均不明顯(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2.7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2例出現面紅,對照組有1例病人出現暫時性腹脹,均未影響治療,繼續用藥后自行消失。兩組均無出血傾向病例。
葛根素是從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種異黃酮類化合物,其主要成分為8-D-吡喃葡萄糖-4,7-二羥基異黃酮苷,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葛根素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修復內皮細胞,減輕氧自由基損傷等作用[2]。銀杏達莫是第四代銀杏制劑,主要成分是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總黃酮醇苷和萜類內酯)與雙嘧達莫,中西藥結合,可調整血管張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管動力學,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清除氧自由基。葛根素與銀杏達莫合用,可明顯提高LVEF,降低心絞痛發生率并提高其療效,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降低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以上結果表明,葛根素聯合銀杏達莫在治療心肌梗死方面效果明顯。
據報道[3],葛根素和銀杏葉提取物毒性小,安全有效,由實驗計算出復方銀杏葉片(由銀杏提取物和葛根提取物制成)最大給藥量為3 339.6 mg葛根素/kg體重,相當于成人日用量的2 360.1倍。沈祥春[4]等對注射用銀杏達莫(凍干)進行了藥物刺激性、過敏性、溶血性等安全性實驗研究,結果提示其安全性較好。后期預防中應加強降脂治療,從而抑制粥樣斑塊的炎性反應,降低心肌梗死的發生率。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41-44.
[2]高風英.葛根素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3,35(12):7-8.
[3]潘洪平,危華玲,陳 英,等.復方銀杏葉片的急性毒性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6):1325.
[4]沈祥春,江 帆,任 飛,等.注射用銀杏達莫(凍干)安全性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5):11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