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葉榮添
叢連彪親自下樓來前來迎接,這讓記者感到非常意外。去年兩會期間,叢連彪因日程關系,記者沒能采訪到他。再見時發現,叢連彪似乎和兩年前沒有變化。叢連彪為人向來低調,一般不接受媒體采訪,因為是老朋友,所以,他才同意見面。
走進叢連彪的房間,只見從地下到桌上,堆滿了更種材料。茶幾上還放著幾包餅干,顯然這是“戰備干糧”。
“喝點水吧。”叢連彪遞過來一瓶礦泉水,采訪隨即開始。
作為亞洲最大規模的牛羊屠宰企業的創始人,叢連彪一直在大力呼吁國家加大對于農業產業的扶持和幫助。此次兩會,叢連彪帶來的四項議案都和農業產業有關,其中《關于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利用自身初級產品深加工應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建議》對于中國大型農業產業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在企業所得稅免征政策上,國家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較大支持,但只限于利用農產品初加工所得。叢連彪認為,對于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利用自身初級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發展現代農業,亦應免征所得稅。

“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在農產品初加工過程中,具有投資大、利潤低、資本回報周期長的特點。”叢連彪說,為了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打通產業鏈,投資到與主業相關的產業,利用本企業產品作為深加工的原材料,做到農產品資源的綜合利用,實現循環經濟,提高企業產品附加值。特別是在當今激烈競爭環境下,突破企業空間范圍,延伸到產業鏈上下游,對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叢連彪看來,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最重要的使命和存在價值在于社會效益和社會責任,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吸納農村過剩勞動力就業等。企業本身盈利水平很低,國家應予扶持做強做大。西方發達國家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都給與巨額補貼,中國在財力上不能直接補貼,但在財政稅收政策上應予扶持。叢連彪建議,所得稅至少應給予5年減免扶持,待做強做大后,再逐漸取消。這樣,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增強中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競爭力。
利用本企業生產的原料進行深加工,實行產業一體化經營,與獨立設廠經營企業不同,也與以農產品為原材料進行深加工的釀酒、卷煙、罐頭和飲料等行業不同。免征企業所得稅真正體現了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整體支持與扶持,不會引起行業攀比。
中國新時代 201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