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素萍,江 群,劉顯玉,廖 麗,李霽川
(四川省腫瘤醫院內A病區,四川成都 610041)
靜脈化療是腫瘤治療中最常見的方式,已被臨床廣泛使用。目前臨床上采用的化療方案多為聯合用藥,即選擇作用于不同生化途徑或同一途徑的不同步驟的有效化療藥物聯用,旨在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互相增效,降低藥物的毒性作用,以提高療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研究調查了我院化療專科護士掌握聯合化療相關知識的現狀,重點調查了聯合化療藥物相關知識及輸注方法掌握程度,化療時告知情況,現報道如下:
選取臨床腫瘤化療專科護士共110名,職務:8名為管理者,占7.27%;102名為非管理者,占92.73%。職稱中專及以下41名,占37.27%;大專42名,占38.18%;本科27名,占24.55%。職稱:護士39名,占35.45%;護師35名,占31.82%;主管護師及以上36名,占32.73%。工作年限:1~5年34名,占30.91%;6~10年 41名,占 37.27%;11~15年12名,占10.91%;16年及以上23名,占20.91%。
1.2.1 問卷調查法 調查表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一般情況,包括科別、年齡、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及是否為護士長;第二部分為常用化療藥物相關知識,包括化療藥物名稱、作用機制、適應證、用法、劑量、不良反應。由單項選擇題和是非題構成,滿分為100分,及格為90分。量表內容由4名護理專家共同商定條目數/總條目數,檢驗測得量表內容效度系數為0.85,兩表經20名護士使用,同一量表隔15 d前后兩次測量,計算的相關系數為0.89。利用全院護士業務學習時發放調查表,現場獨立完成,立即收回。發放調查表110份,回收11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資料采用百分構成比進行分析。
1.2.2 現場考核法 現場考核靜脈聯合化療相關知識,每個月考核1次。其中化療時告知考核內容包括:輸入藥物名稱、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輸液滴數、輸注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按照三級醫院考核評分標準,采用百分制,90分以上為合格。藥物輸注方法考核內容包括:輸注途徑、輸注順序、輸注速度、間隔時間、輸注裝置。應用答對項目正確率評價護士對藥物知識的掌握情況,現場拿取藥物考核,每次考核9個病區,每個病區隨機抽考3名護士,每次考核27名護士,合計108人次。
化療專科護士掌握常用聯合化療藥物相關知識平均得分為85.9分,及格率為87.05%。見表1。

表1 不同學歷、年限、職稱護士常用聯合化療藥物相關知識得分情況
見表2。

表2 專科護士對聯合化療輸注方法掌握情況
見表3。

表3 化療時告知情況
專科護士對常用聯合化療藥物相關知識的學習需加強,尤其是低年資護士。調查顯示,護士掌握聯合化療藥物相關知識平均得分為85.9分,及格率為87.05%,其中工作≤5年的年輕護士得分最低。普遍在藥物名稱、用法、劑量方面得分較高,掌握較好,而在藥物的作用機制、適應證、不良反應、注意事項方面得分較低,說明部分護士尤其是低年資護士對化療藥物相關知識還缺乏,應加強藥理學知識的繼續教育[1]。目前,我院各科室對常用化療藥物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已匯編成冊,護士長應定期組織學習,制訂系統培訓計劃,熟悉常用化療藥物的藥理作用、適應證、不良反應及用藥注意事項,有計劃地分期、分批掌握,以提高護士化療專科理論水平,做好化療前、中、后的健康教育,發放相關資料,提高患者的依從性[2]。
護士對聯合化療輸注方法有待進一步掌握。化療藥物輸注方法對療效、毒副反應起著重要影響,合理選擇化療藥物輸注方法可提高化療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通過現場抽考聯合化療輸注方法發現:護士對輸注途徑、間隔時間、輸注裝置掌握較好,能根據藥物性質、刺激性強弱、患者的血管條件及經費情況等合理選擇輸注裝置及輸注途徑,熟悉兩種或多種藥物的輸注間隔時間,而對輸注順序、輸注速度掌握欠佳,臨床應用時需請教同事再操作。要適應現代護理需要,提高護理質量,保證化療護理安全,管理者就必須對專科護士定期進行藥物知識的系統培訓,各科室可將常用聯合化療藥物的輸注順序、輸注速度整理列表,以幫助記憶,備隨時查閱。可聘請藥學專家或醫生為護士舉辦“藥物安全應用”專題講座,熟練掌握正確的輸注方法。①合理安排輸注順序。聯合化療用藥的次序和間隔是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隨著分子生物學、藥物動力學的深入研究證實,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常呈順序依賴性,即使用同種藥物、同一劑量如果按不同的順序應用,可有不同的療效。如MTX、BLM同時給藥療效接近相加值,而MTX分別與VCR、阿糖胞苷和5-FU同時給藥療效拮抗或降低,若先給VCR、阿糖胞苷,數小時后再給MTX則療效增加;先給MTX 1~6 h后再給5-FU慢滴明顯增效,相反則療效明顯降低[3]。所以,給藥順序對療效的影響非常重要。我們要加強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在臨床化療護理過程中,合理安排輸注順序,以達到增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②合理安排輸注速度。不同的藥物因其刺激性強弱各異,作用機制、動力學原理不同,選擇不同的給藥速度對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有著重要影響。如氮芥、阿霉素宜于溶解后2~3 min快速靜注,前者可避免藥物失效,后者可減少外滲危險。對強刺激類藥物如長春堿類、絲裂霉素等應縮短靜注時間,10~15 min內滴入,以降低靜脈炎發生。某些藥物靜滴時間要求不少于30min,如VP-16、米托蒽醌,以免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抗代謝藥半衰期短,具有時間依賴性,則需緩慢靜滴4~8 h以上,可提高療效。所以,選擇正確的輸注速度很重要。
聯合化療時護士對患者告知不全。調查發現:化療時護士大多是告知患者藥物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如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多飲水、多排尿,如何預防化療藥外滲等,而未主動告知所用化療藥的名稱、作用,應患者或家屬的要求被動告知,對輸液滴速、注意事項告知不全。隨著人們文化程度及綜合素質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越來越強,患者將穿刺成功率、所用藥名、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列為首項要求,并對輸液滴速、總量、所需時間也需在輸液前知道。因此,在化療過程中,我們要作好全面的健康教育,認真履行法定的告知義務,作好輸液 “告知服務”[4],主動告知患者所用藥物的名稱、作用、用法、不良反應,使其了解化療前、中、后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正確配合治療,以提高療效,減少毒副作用。靜脈治療是一種有創性介入治療,操作中任何環節疏忽都有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甚至引起醫療糾紛[5]。有報道,靜脈輸液是發生護患糾紛最多的治療環節[6]。由于臨床護士少及超負荷工作問題,護士僅限于忙于完成治療性工作,而主動巡視病房、與患者溝通交流工作逐漸淡化,我們應充分重視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培養,提高溝通能力,多給患者技術上的建議與專業指導,使其順利完成化療。
為保證準確、合理、安全有效地給藥,作為腫瘤化療專科護士尤其是低年資護士應加強學習,熟練掌握聯合化療藥物的相關知識及聯合化療的正確輸注方法,正確選擇輸注裝置、輸注途徑、輸注速度、輸注順序,詳細閱讀每一種化療藥物的使用說明書,熟悉其作用、副作用、適應證、注意事項;認真履行化療時告知義務,作好化療健康教育;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做到合理用藥、正確用藥,保證化療護理安全,充分發揮聯合化療的協同作用,提高化療藥物療效,降低毒副作用,以改善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
[1]劉鳳環,鄭紅,侯愛華.護士靜脈輸液時告知藥物相關知識的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4):2284.
[2]王敏燕.多部門合作的門診輸液風險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7):648.
[3]孫燕,周際昌.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5.
[4]謝麗吉,韋亞琴,張秀琴.我院改進門診輸液室服務的做法與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357.
[5]李欣欣,劉仲梅,張全英,等.靜脈輸液治療中的護理風險管理[J].吉林醫學,2006,27(2):170-171.
[6]盧人王,彭玉.靜脈輸液護理存在的問題及舉證責任倒置的思考[J].現代護理,2002,8(11):8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