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書萍,馮云霞,任 娟
(太原市第二汽車運輸公司醫務所,山西太原 030024)
安氏Ⅲ類錯合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錯合畸形,臨床可表現為前牙反合,磨牙關系近中或中性,反合涉及一側后牙時,下頜偏斜;大多數患者存在下頜生長過度或上頜向前發育不足問題,呈Ⅲ類骨面型;上中切牙唇向傾斜,下中切牙舌向傾斜,軟組織側貌多為凹面型,咀嚼效能降低[1]。該類患者就診的主要目的是糾正前牙反合,后牙達到尖窩交錯關系,改善軟組織側貌,達到功能與美觀的統一。
臨床上打開前牙鎖結一般不需要使用輔助裝置,單純依靠固定矯治器唇向開展上前牙,前牙反合的鎖結得以解除;也可采用活動或固定上下頜后牙合墊,打開咬合,然后用固定矯治器唇向移動上前牙,糾正前牙反合[1-2]。曾見有關文獻報道采用下頜聯冠斜面導板配合“2×4”矯治技術治療替牙期安氏Ⅲ類錯合可以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的效果[3],筆者采用下頜聯冠斜面導板配合固定矯治器矯治恒牙期安氏Ⅲ類錯合前牙反合患者,觀察其療效。
收集山西醫科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2004年7月~2006年9月符合條件的病例2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12~30歲,平均17.5歲。要求條件為:安氏Ⅲ類錯合下頜能后退至切牙對刃,牙列完整,發育基本正常,無系統疾病史。所有患者拍攝治療前后的X線頭顱側位片、全景片,制取治療前后牙頜模型。
所有病例黏UL6,UR6帶環,UL5-UR5黏著Tomy直絲弓托槽,0.35 mm不銹鋼絲前牙區垂直開大曲加力,下頜暫時不粘托槽,在下前牙配戴下頜聯冠斜面導板,導面與上前牙牙軸成45°角,上前牙舌面與導面接觸。4周復診1次,隨著上前牙的唇向移動,逐漸調磨導板高度與斜面,前牙反合解除后,摘除下頜聯冠斜面導板,黏著LL6、LR6帶環及LL5-LR5 托槽,依次使用 0.012、0.014、0.016、0.018 inch NiTi絲及“0.018×0.025”不銹鋼絲排齊牙列,整平牙弓,精細調整牙位及頜間關系。治療前后分別拍攝X線頭顱側位片,描圖定點測量,取平均值。
采用配對t檢驗對治療前后的頭顱側位片的各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
本組20例患者平均1.5個月即可解除前牙反合,平均耗時18.5個月即可達到良好的覆合覆蓋,磨牙關系中性或偏近中,上下前牙無松動,顳下頜關節無異常。由治療前后頭顱側位片測量值比較(表1),上下頜骨間的不調及軟組織凹面型均有所改善,達到矯治目的。

表1 治療前后頭顱側位片測量值比較
安氏Ⅲ類錯合前牙反合預后差,臨床常見一些患兒從乳牙期開始治療,一直堅持到恒牙期,反合最終未完全解除,或者早期反合得到矯治,隨著替牙完成,反合又復發,最終不得不在成人期接受正頜外科手術治療。因此臨床上安氏Ⅲ類錯合前牙反合的治療具有挑戰性[4]。
恒牙期安氏Ⅲ類錯合患者首要的是解除前牙反合,打開前牙鎖結一般不需要輔助的裝置,臨床上通常僅單純采用固定矯治器治療,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以解除反合。而且對于反覆合較深的患者,上牙列的托槽往往不能一次性黏著到正確的位置,需要待反合解除后,重新定位托槽,影響托槽性能,并且在糾正反合過程中容易出現合干擾,增加治療難度。當反合牙要“跳過咬合”時,合力的方向與矯治器牽拉的方向不一致,可能會需要暫時使用合墊將后牙支開,以得到垂直間隙供反合牙移動[5]。
下頜聯冠斜面導板矯治器一般適用于反覆合深、反覆蓋小,牙列較整齊的病例,常見于乳牙或替牙期反合患者的使用,而較少用于成人反合患者[6-7]。筆者將下頜聯冠斜面導板與固定矯治器同時配合使用于替牙期結束的安氏Ⅲ類錯合患者,以解除前牙的咬合干擾,反合前牙在導板斜面與垂直開大曲的雙重作用下,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解除,頜骨間的不調及軟組織側貌有明顯的改善。同時,后牙脫離了咬合鎖結后,有利于鎖合牙、扭轉牙的糾正,也有利于間隙的關閉和偏合的糾正。由于其直接粘結于下前牙上,不依賴患者的配合,療效確切。不足之處在于在戴用期間咀嚼功能受到影響,只能進食軟食。
綜上所述,下頜聯冠斜面導板配合固定矯治器矯治安氏Ⅲ類錯合前牙反合患者效果確切,并且有效地縮短了療程,是一種簡單、快速的矯治安氏Ⅲ類錯合的方法。
[1]曾祥龍.現代口腔正畸學診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441-443.
[2]周紅云.錯頜畸形矯治中的美學與心理學問題討論[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5s):25-26.
[3]羅建軍,龐曉軍.聯冠斜導加上頜簡單矯正技術“2×4”治療替牙期安氏Ⅲ類錯合[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8,(4):623-624.
[4]傅民魁.口腔正畸專科教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04.
[5]William R.Proffit,Henry W.Fields.當代口腔正畸學[M].傅民魁,賈綺林,胡煒,譯.3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524.
[6]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07.
[7]崔珊珺佩帶固定矯治器正畸及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