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統奎


在民主化的腳步逐漸穩定的臺灣,“生活消費合作社”作為一家社會企業,肩負著如何帶領社會孕育“消費改變社會”的正向力量的使命。其運行10年來,一路吵吵嚷嚷,問題不在不實行民主,而是民主遠未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市面上黑心商品到處泛濫,當媽媽發現食物有問題,內心非常矛盾,擔心孩子吃少了長不大,多吃一口又怕中毒。1990年代之初,當臺北很多媽媽一起討論這個矛盾時,一個機緣誕生了,大家想一起來買好東西,一起來找好生產者,就此締造臺灣‘共同購買運動?!标愋阒χv起話來雙手握拳,言簡意賅。
眼前這位40來歲的臺灣婦女即是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簡稱“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第三任“理事主席”。
“我們要健康,臺灣要美麗!”陳秀枝說,這是“共同購買”運動的理想。
生活就是政治
位于臺北縣三重市重新路的三重好所在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的重要基地,這里有一棟三層的小樓和一個生產車間,集辦公、工廠、取貨站為一體。取貨站是一間看上去很平常的“蔬果小超市”,生鮮蔬果、冷凍食品以及干貨琳瑯滿目,幾個前來取貨的會員圍在一起聊天。收銀臺貼著一張醒目的告示牌:“結賬時請出示社員卡或社員本人之身份證件,未帶卡或身份證者不能利用,敬請配合,謝謝。”
根據臺灣法律,合作社的產品不能銷售給會員以外的消費者。
時間回溯到1987年,在臺灣剛解嚴的新鮮期,有一大群具創意且敏捷的女人決定展開社會改革的行動,經多次溝通與協商,在1989年國際婦女節成立了“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基金會在臺灣解嚴后最初的歲月,扮演了積極監督環保及推動綠色消費的觀念的角色,“一大群具創意且敏捷的女人”華麗轉身成為社會進步的活水,將行動力投入環保、教育、婦女成長、消費質量等方面,把臺灣主婦從窄化的私領域推向豐富多元公共領域之舞臺。
那時,從日本歸來的不少人將日本婦女消費合作運動經驗傳人臺灣,“生活就是政治,政治也是生活”——日本“生活俱樂部”的思想開始影響這群剛走出家庭的女性。1992年,主婦聯盟環?;饡闪⑾M質量委員會,為都市消費者監督把關,亮出“我是生活者”的招牌。
消費質量委員會從與社區合作舉辦“媽媽讀書會”、“時間人力銀行”等活動做起,帶領小區媽媽們一起思考生活,討論消費,“主婦是強大的購買族群,主婦的購買力量可以改變現狀?!?993年,翁秀綾、陳秀惠、謝麗芬及林碧霞等人召集100多個家庭,第一次以共同購買方式,直接向農民購買米和葡萄。這是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雛形。
在當時有限的有機農業技術與信息下,愿意參與有機耕作的農家,種出來的蔬菜常被蟲咬到帶著一圈圈“蕾絲花邊”。但是,參與共同購買的臺灣主婦們接受了“花邊”。不過,她們家里的男人就不一定接受了,林碧霞博士家里就發生了這樣一幕:她花了180來塊新臺幣買回來一顆又大又老的瓠仔,削開看黑了一大半,煮一煮上桌,老爺子鄭正勇教授吃了幾口,卻把筷子一丟:“以后這種東西,不要再買回來了。”
“鄭教授筷子一丟,化為共同購買進步的動力”,有趣的是,后來這位享譽國際的農業博士成為了主婦聯盟合作社推廣有機農業的功臣。
過渡的“綠主張公司”
1994年5月,主婦聯盟成立臺北縣理貨勞動合作社,當年12月發展成生活者公司,到第二年2月,沿革發展出綠主張公司。以合作社的精神經營綠主張公司一直到2000年7月,整合全島“共同購買”運動的生活消費合作社才開始籌備工作,并從綠主張公司的組織架構轉型而來。2001年,經臺灣“內政部”核發登記證,主婦聯盟合作社作為一家“社會企業”正式上路。
前后對比,在1996年臺北成立綠主張公司時,共有17位股東,每位入股6萬新臺幣,起步資金102萬新臺幣,后來增資兩次。2001年成立生活消費合作社時,社員人數1799人,出資額為978.81萬新臺幣。發展到2010年,社員已經超過3.2萬人,出資額超過1億新臺幣,39個站所分布臺灣各地,員工人數200多人,相當于一家中型企業的規模了。
陳秀枝說:“我們是不小心長大的,社員們因為要買好東西所以踴躍加入。我們不是會經營的人,單憑一腔熱血,但感動了大家。我們不是為了營利,是為了社員的福利?!迸_灣法律因鼓勵合作事業而給予合作社免稅,這是“肯定人民愿意透過結社自主改善生活,并熱心關懷社會公益”。
曾擔任綠主張公司董事長的黃利利回憶,早期最常被問:“你們會不會倒?”他都答:“只要繼續堅持環保、本土作物、扶持弱勢,我們絕不會倒?!?001年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取名,臺灣主管機關原本不許用“生活”二字,她們要展示的是“我是生活者”這個價值。后經“強烈表達”和公關說服予以通過。
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創社理事主席陳來紅,曾在2007年慶?!啊餐徺I運動15年”活動中追問同仁:“過去臺灣合作事業失敗,是因為變成營利的公司。不曉得合作社會不會變成公司?”“不會!”現場有人大聲回應。陳來紅追問:“用你的生命擔保,愿意嗎?”“愿意!”現場一片呼應。陳來紅鞠躬含笑下臺。
在“共同購買”初期,是陳來紅、謝麗芬、翁秀綾、林碧霞、賴青松等人,腦體并用,既要上山跑產地與生產者溝通,又要載送食品到家給會員,經年累月才開創出合作社這個“社會企業”的正規軍平臺。
主婦們得到的回報是,與傳統商品由“賣方定價”不同,她們是“買方定價”,由買方尋找可靠的賣方,再由雙方共同磋商價格。比如,多臺風的臺灣每遇臺風來襲全臺菜價都會大漲,但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社員們卻依舊享受“不漲價”待遇,這成為吸引會員的一張“招牌”。
有機農耕支持者
在臺灣合作界前輩孫炳焱眼里,這群“娘子軍”是一群合作運動推手。
孫炳焱是臺北大學合作經濟系教授,他稱這是“一種志業”——讓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思考“食的問題”即“資本主義下消費者與生產者面臨的困境問題”,一方面保障了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保護了本土的農民,讓農業與農村的永續經營,成功地擺脫了外國農產品進口傾銷問題,協調生產者與消費者,實現了消費者可以親眼“看到生產者的臉及生產過程”,具體實現了兼顧“安全、健康、環保”的理想。
在民主化的腳步逐漸穩定的臺灣,“生活消費合作社”作為一家社會企業,肩負著如何帶領社會孕育“消費改變社會”的正向力量的使命?!霸谧非笫澄锇踩珪r,在意的不只是個人的健康,如何讓環境永續,人與自然間和諧相處,更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價值?!痹沃鲖D聯盟合作社臺南分社經理的葉杏珍如是說。
主婦聯盟合作社尋找合作農民的條件并不是一般有機商店采用的“認證”系統,而是由產品部的工作人員實際花時間去接
觸、了解,尋找理念契合的“對的人”,甚至花兩年的時間來觀察并建立雙方的信任感,一旦關系建立就不會輕易破壞,若農民破壞了“信用”,合作社將說拜拜。陳秀枝說,合作社信仰合作主義,不僅“團結農民”,而且致力于改善有機農耕者的出路和生活。
為了支持有機農友及避免偏食的習慣,主婦聯盟合作社采取一籃菜的配菜方式,藉由固定的需求量,支持農友計劃性生產?!叭绻麤]有合作社,資本家只會依營利目的攻占市場;對社會有益的事業,可能會因為初期不能獲利而經營不下去。”陳秀枝說,“如果沒有主婦聯盟合作社,臺灣的有機農業大概不會如此順利發展?!?/p>
主婦聯盟合作社不僅作為臺灣有機農產品的“消費者”,更是臺灣有機農耕的良師益友,除了將農業專業人才帶到農村,還將消費者直接帶往農地。合作社每季都會辦一次農地參觀活動,取名“生產者之旅”。而農民在3月、9月有農民大會,7月有果農大會,其它時間則不時舉行一些教育課程,提供常態化的消費者和生產者“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臺灣絕大多數的農民都是小農,耕地面積不大,產量不多,可以透過共同購買的方式,解決土地因過度利用而造成的地力流失,并克服中間商的剝削與囤積,甚至哄抬價格,更阻斷了他們對銷路的壟斷?!备咝坜r民張肇基說。
民主的種子
陳秀枝強調,主婦聯盟合作社不是像宗教那么偉大,不顧自己照顧別人,而是從利己出發,希望農人種植安全食品,同時保證農人過穩定的生活,利己利他。
在合作社,社員兼具出資者、利用者和參與者三種角色?!昂献魃绲谋举|就是具體而微地落實民主精神,”陳秀枝說,作為消費者團體,買東西就是一種合作,不是純粹的買賣關系,因而生活消費合作社秉持四種價值:“民主、尊重、學習、理性”。盡管社員出資額可以從2000~50萬新臺幣不等,但每人都是一票,公正平等地對待每名社員的民主權利。
“不論出資多寡,不同于一般公司以出資額決定表決權大小,此為合作社民主的珍貴?!钡诙卫硎轮飨?009年因病辭世的謝麗芬生前亦稱,“沒有社員的參與,合作社就會像一家公司,從綠主張公司轉型為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最大的目的就是將經營權回歸所有利用的社員手上,我們不僅在推動環境運動,也要推動合作運動,更要推動民主運動。民主的種子要在合作社發芽成長,才會有民主的社會及國家。”
主婦聯盟合作社運行10年來,一路吵吵嚷嚷,問題不在不實行民主,而是民主遠未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還沒有充分展現“積極參與”的魅力?!霸谂_灣還缺乏民主合作的素養,我們要學習把開會、參與組織視為生活的一部分?!标悂砑t向社員們強調。
在主婦聯盟合作社,每個社員都可以票選社員代表,其最高權力機構是社員代表大會。2008年2月合作社舉行換屆選舉,選出93位社員代表,再由93名社員代表票選出實際執行合作社經營管理決策之理事,以及執行監督任務之監事,同時審核新年度方針、往年預算、結余分配及其它提案和章程修改等議題。不過這年大選,社員投票率僅為55%,社員民主熱情尚低。
建制中,“班”是共同購買的基石,幾個社員通過組班,協助訂貨、配送到班、理來分貨,而班員也可以自主討論班的營運,此外因班而延伸出的班員互助、信息交流、共讀學習,甚至關懷小區則是更寬廣的合作共好生活?!罢舅眲t是社員取貨點,也是合作社扎根小區的根據地。
最近,合作社又提出“地區營運”的理念,意在邀請社員一同來討論大家的需求及規劃在地生活藍圖。她們的理想是,由“站所”→“區會”→“理事會”,層層討論不斷匯集共識,反映及建議社員需求、提出產品需求與建議,最后經理事會提交社代會決議后,再回到站營運委員會執行。
“買是一個力量,拒絕也是一個力量,目前如何一一感知這些力量,合作社還常常出問題?!标愋阒Ψ浅V甭实馗嬖V記者,未來,決定合作社生死存亡的是“民主發展”與“合作價值與原則的實踐”。
主婦聯盟合作社尋找合作農民的條件并不是一般有機商店采用的“認證”系統,而是由產品部的工作人員實際花時間去接觸、了解,尋找理念契合的“對的人”,甚至花兩年的時間來觀察并建立雙方的信任感,一旦關系建立就不會輕易破壞,若農民破壞了“信用”,合作社將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