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微博:上午有記者問我空置的問題,中午午餐時陳淮主任問:一位女士衣柜里的衣服是否天天都穿?鞋會空置多少雙?裘皮大衣一年穿幾天?別墅就像裘皮大衣。不能在要穿時去現買衣服,現買鞋吧。也有人問裘馬都的亮燈,一是分期交房,還沒交完樓,許多人未領鑰匙。二是有些尚未裝修。三是商業尚未開業。本就很正常。
老曹:關于空置房的討論,變得同廣州那邊的“推普廢粵”差不多。
羅永浩:之前送圖書禮品卡都在卓越買,這次為了送一個不會上網的長輩親戚,到國營的圖書大廈試了一下,結果是:1.交錢后不能當場領卡,要等兩三個工作日;2.被告知兩三天后領卡時不能當場消費,需要再等兩三個工作日來“開通”;3.預收了1000塊錢的卡居然有所謂的“有效期”,9個月內不花光就給你丫作廢。
老曹:國資委應該拿這事做例子,說明“國進民退”完全不符合事實:這副德性的國企,讓它進還懶得動彈呢。
“小朋友”微博:在這個電子書橫行的年代,有些紙質書愈發顯得珍貴……再看看中國當今的所謂青春文學作家,哪一位是帶著這樣沉重的使命感而寫作的?小四販賣虛榮,雪漫兜售過高分泌的荷爾蒙,而韓寒,我已經不知道他為何而寫作了……
老曹:咱們社會今天的最大問題是失去方向,誰的方向感比較強而且準確,誰就是未來中國的比爾?蓋茨。
沈浩波微博:從張悟本,到唐駿,到郭德綱,我固然看到了中國媒體人嫉惡如仇的一面,但更多的,卻感受到一種嗜血的狂歡。窮兇極惡的得意洋洋。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眾口一辭。墻倒眾人推的歡欣鼓舞。我不是這三個人的支持者,但我從媒體的龍卷風中看到了兩個字:殺人!用道德殺人!而在郭德綱事件上,甚至只為泄憤。
老曹:墻倒眾人推,因為那墻的背后沒有什么東西撐著,不然敢去推嗎?
繼國務卿希拉里幾天前高調宣示美國南海問題的新立場后,7月27日,美國高官再次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喊話。當天,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在出席華盛頓智庫尼克松中心的會議時,進一步聲稱,南海爭端可置于中美軍事對話的框架內討論。如此立場表明,美國在試圖把南海問題國際化的同時,還想把它“中美化”,亦即置于中美關系的框架內討論。此前希拉里曾明確表示,南海爭端不應通過“脅迫”方式解決,而斯坦伯格的話則表明,美國正通過把南海問題提升到兩國軍事安全的高度“脅迫”中國。
老曹:讓不讓美國佬插手,就看咱自己有沒有實力,不然,人家一個小國家都可能朝咱們臉上吐唾沫。
臺灣景區曾發生過大陸游客在風景區的巖石上刻字留念而被臺媒曝光的事件。近期又有陸客把游覽車當活動曬衣場,甚至連貼身衣物都通通掛在窗邊曬太陽兼吹冷氣。濕衣服全晾在游覽車窗邊,占滿了兩面窗戶,連貼身衣物也不避諱,讓路過的臺灣民眾覺得“實在有礙觀瞻”。
老曹:臺灣媒體喜歡小題大做,大陸游客還是多加小心為好。
余華:有個段子。三個成功人士去餐館吃河豚魚,三人都不敢先動筷子,就叫服務員打包一條河豚魚給坐在門外的乞丐。耐心等待三小時后,知道乞丐沒死,才大膽開吃。吃完揚長而去。乞丐看著他們離去,心想這三個笨蛋沒死,從身后拿出河豚魚,美滋滋地吃起來。我想起毛澤東的一句話: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老曹:有個英國的老段子。牛津教授同農夫在月臺上等火車,教授說不如我們猜謎玩小錢吧,農夫說我怎么能同你大教授比呢,不如我輸了給你一鎊,你輸了加倍給我兩鎊。教授同意,于是農夫就出題說:有個動物十條腿、八只腳、二十只眼睛,是什么?教授怎么也猜不出,只好掏出兩鎊給農夫。再問:那到底是什么?農夫還給他一鎊說:我也不知道。
博文:人保部稱今年二季度城鎮登記失業率4.2%,與一季度持平。前年參加一個會議,某地官員說他們的失業率4%,我私底下問他:這是戶口本失業率吧?不包括流動人口?他說當然。而且有戶口本的一年里有幾月工作也不算失業。我想地方官員們會衷心感謝戶籍制度所筑起的失業率壁壘,將廣大農村人口阻擋在外。
老曹:所以,咱們對失業者的社會救濟網,只覆蓋極小一部分;不是網,只是小手帕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