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渝

自1932年泰國憲法革命之后,君主和國家在財產上是分開的,其資產大體通過世襲繼承而得,并經由信托方式交于資產管理部門來經營和投資。
最近,英國女王身穿一身改裝舊衣服到美國訪問的消息,引發了公眾關注。有報道稱,這個世上最有權威的溫莎王室因20年未獲政府加薪,不得不動用王室儲備金度日,恐再過幾年就要面臨破產了。然而,美國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近日發布的王室富豪榜,卻給出王室財富的另一幅圖景。
泰王何以成了首富?
在泰國,公開討論王室財產并不忌諱。不過,由于泰國王室一般不主動對外炫耀,所以,王室究竟富裕到何種程度,一直是個謎。
1997年時,《福布斯》曾估算過泰王普密蓬·阿杜德的資產,大概為20億美元,這個數值一直維持到2007年。其間,著名獨立財經觀察家麥克·貝克曼(MichaelBackman)曾于1999年算出泰王凈資產為90億美元,遠高于《福布斯》的估值。2007年,彭博通訊社也作了一個估算,得出泰國王室資產大概在50億美元左右。這些數據,盡管絕對值很龐大,但與其他國家富可敵國的王室相比,其實連零頭都算不上。
這一切到2007年底就似乎改變了。當時,一名任教于泰國曼谷附近一所大學的經濟學家在《當代亞洲學刊》(JournalofContemporary Asia)發表文章,稱現有數據都大大低估了泰王的真實資產。
這名曾在日本做過訪問學者的教授稱,王室資產構成中的最大部分是地產,而王室的地產是在曼谷繁華商業區還是在一般地段,其具體地段的不確定性,才造成了數值的人為低估。這位經濟學教授稱,除地產之外,王室對其他產業投資的不透明,使統計者只計算出一小部分王室資產。據這名學者透露,泰王理財有方,其資產廣泛投資于眾多行業,如持有30%的泰國水泥集團的股份,這算是實業行業的投資。在金融行業上也有投資,持有21%的泰國商業銀行股份,擁有海外一家保險公司的一半以上股份。泰王當然也不放過東南亞主打產業即旅游業,他持有87%的凱賓斯基酒店集團股份。王室也積極投資于泰國股市,據這名經濟學家估算,泰王室至少持有泰國股市7.4%的流通股。
按這名經濟學家的計算方式,泰王的資產大大膨脹,一下子增長了近十倍,其資產應為1萬億泰株,相當于330億美元。《福布斯》大概就是以此為據,在2008年新發布的王室富豪榜中,出人意料地讓泰王資產暴漲7倍,使其成為天下第一富豪國王。
《福布斯》在解釋泰王資產暴增的原因時說,由于泰王資產管理局經營透明度的增長,其資產值也就隨之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動。
自《福布斯》2008年將泰王列于全球王室財富榜首之后,2009年度再次把泰王列為首富。該雜志承認,全球性金融危機、地產泡沫的破滅和油價走低,使中東王室資產嚴重縮水,但對精于組合投資的泰王室卻影響不大。在2009年度的排行榜中,相較于2008年的估值,泰王資產只是略微從350億美元下降到300億美元。《福布斯》承認,它所統計的15個王室資產中,這一年間縮水了200億美元。
在2010年度的王室富豪榜中,泰王連續第三度列為首富。緊接著的就是200億美元身家的文萊蘇丹博爾基亞。據《福布斯》估算,全球王室的總資產近千億美元,王室平均資產近50億美元。順便說一下,泰王也入選了今年5月19日發布的英國《獨立報》評選的“全球20大富豪領導人”榜首。在這個榜單里,大企業家出身的韓國總統李明博只排到了第19位。
泰國并不認可
對泰國來說,在政治動蕩、赤貧人口眾多的背景下產生了蓋過英荷女王和中東王室的天下第一富有王室,而且擁有資產達300億美元,這樣的新聞恐怕算不上好事。
文萊蘇丹是典型的君主制國家,國家大部分資產為王室資產,他的富有是制度性的富裕,而且財富的大部分都為民所用,如文萊國民可享受一直到大學的全免費教育,可以享受公費出國旅游,可以報銷出境醫療費用等。所以,靠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致富的小國文萊,其國王之富并不讓人驚訝。在泰王登上王室富豪榜榜首之前,文萊蘇丹基本上占據著這個位置。
根據泰國歷史資料,泰國王室現為拉瑪王朝,也稱曼谷王朝和節基王朝,建立于1782年,迄今已200多年。1932年12月10日泰國開始實行君主立憲,頒布憲法,由國會組織政府處理國家事務,其政治傳統延續至今。現任國王普密蓬,也就是拉瑪九世,為拉瑪五世之孫,1946年繼位,他目前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自1932年泰國憲法革命之后,君主和國家在財產上是分開的,其資產大體通過世襲繼承而得,并經由信托方式交于資產管理部門來經營和投資。按其制度,其王室資產的多與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始繼承到的遺產總值和其后天的經營能力。如果資產母值本身就很龐大,再加上經營有方,那么資產增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2008年《福布斯》公布泰王居王室富豪榜之首后不久,立即遭到泰國政府的駁斥。泰國外交部2008年5月22日發表聲明說,美國《福布斯》雜志有關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全球王室首富的說法是“錯誤而且矛盾的”。
泰國外交部指出,泰國王室財產局屬于政府機構,專管泰王名下的資產經營,雖屬泰王名下,但利益歸屬方并非泰王。因此,這些財產不能計為他個人的資產凈值。
泰國政府之說倒也可以成立。如在英國,白金漢宮和英國王室的珠寶及在威爾士等的皇家森林和土地,名義上屬于女王,但卻由一幫議會議員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實施管理,其資產所有權歸眼結底是屬于英國的,而非女王一人。從英王室傳出吃隔夜剩飯的“新聞”,也決不是空穴來風。
泰國國民對福布斯將泰王列為首富之行為也深為不滿。美聯社報道說,《福布斯》王室富豪榜在泰國民眾間受到抨擊。一些人在《福布斯》網站留言,要求“停止發布社會垃圾”,在報道涉及其他國家新聞時“請先做徹底調查”。
泰國對所有指向泰王為首富的報道嗤之以鼻。不過,《福布斯》注意到,泰國雖不接受它的估算,但也沒透露出王室究竟有多少資產。
當心“不敬之罪”
一個研究泰國王室制度的美國學者發現,盡管所有保留王室的國家和地區,都會有維護王室尊嚴的法律規定,并在刑法上有“冒犯王室罪”,但像泰國這樣頻繁有冒犯王室訴訟的,還是比較少見。
在泰國,任何有可能損害到王室和國王威信的言論都是危險的,法律規定任何公民都可以獨立控告任何對王室“不敬”的人。由于這樣的法律因素,泰國人及泰國政要都很少公開討論王室,更不用說敏感的王室資產問題。
流亡在國外的前總理他信于2009年預感到身患重病的泰王可能很快就有王位繼續方面的安排,由于一直等著國王赦免而等不到,他似乎有點耐不住了。他信在海外首次公開提及泰王的資產,指泰王資產由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把持,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關系鏈。他信暗指,當年他被軍事政變趕下臺,其幕后主使人就是王室樞密院的掌門人。他信稱,他的商業帝國與王室利益集團發生了沖突,這才是問題的根本。現在,他信在泰國曼谷的價值2億美元以上的資產面臨被沒收的危險。
事實上,普密蓬國王并不害怕批評。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他說:“如果說國王不會做錯事,那肯定不對。事實上,應該有批評的聲音,因為我們做什么事的時候,總希望知道別人是不是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