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在中國市場,TESCO正加快開店步伐,同時積極致力于環保和公益事業。
去年,盡管全球金融危機、經濟低迷,來自英國的全球第三大零售商TESCO集團卻仍舊保持強勁增長。根據近日TESCO集團公布的2009/2010年度的全球財年報告,TESCO全球業務增長迅速,集團銷售額繼去年增長后再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銷售總額突破625億英鎊,集團總利潤達到31.76億英鎊。
在中國市場,TESCO更是積極籌劃、進一步加快開店步伐,并積極踐行對社會和環保的承諾,致力于環保和公益事業。作為“社區的好鄰居”,TESCO中國區總裁陶邇康于近日接受本刊專訪,暢談踐行企業責任與環保理念的先進經驗。
《新民周刊》:我們看到TESCO在社會企業責任方面非常活躍,為何如此熱衷于社會企業責任?
陶邇康:TESCO在全球確立了“為顧客創造價值,從而贏得他們終身信任”的核心理念,以及“我們比任何人更為顧客盡心盡力”和“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對待顧客與員工”的價值觀。TESCO為自己對客戶的專注感到自豪。正因為此,我們被評為“英國最受尊敬的本土企業”第一名和“全球最受尊敬的食品和醫藥店鋪”第三名。
《新民周刊》:我們注意到TESCO參與了一系列公益活動,2008年向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捐贈2萬英鎊(約30萬人民幣),向汶川大地震捐款超過390萬人民幣;今年又向云南旱災、玉樹地震等捐獻了大量錢款,企業如何平衡營利與慈善的關系?
陶邇康:歷年來,TESCO共捐贈了人民幣250多萬元用于支持教育事業,資助了中國各地共7300多名貧困學生。2008年又投入大約112萬元人民幣贊助為期3年的埃弗頓-上海(Everton-Shanghai)殘疾人足球項目,以推動上海殘疾人社區足球事業的發展。今年我們又攜手聯合利華旗下的奧妙金紡品牌發起“博覽世界純凈未來-環保博覽‘繪”綠色項目為三江源籌集植樹基金,所有的一切,都是想聚集更大的力量長期支持慈善事業,并讓公眾有更大的參與度。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新民周刊》:TESCO是如何在中國將環保理念落實到實處的?
陶邇康:在中國,TESCO秉承其在全球的環保理念,積極踐行對社會和環保的承諾,努力打造節能門店、積極開展回收,并開發統倉配送減少貨物運輸中的碳排放。TESCO將所有在2008年及其后新開的門店均沿用其節能店的標準進行建設,這些店的建設采用了先進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統(EMS),從而實現了空調、冷凍冷藏以及照明的低能耗,預期年節能25%,現在已有26家節能店。同時,TESCO也即將完成對2008年以前所開設門店的節能整改。屆時,這些老門店將每年節能15%。此外,TESCO于2009年4月在上海開設了節能管理中心,用以遠程監控全國門店的能耗情況。這個中心擁有一整套先進嚴密的電腦系統,能夠實時精準地發現門店節能設備的異常,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在第一時間反饋給門店進行調整或維修,從而幫助門店切實有效地降低能耗,達到預期目標。
《新民周刊》:TESCO在中國計劃如何發展?
陶邇康:在中國市場,TESCO正積極為長遠發展而籌劃,繼續投入開新店、發展供應鏈基礎設施和管理。2009年,TESCO率先進入商業地產項目,開出了3家購地自建的購物中心“Lifespace樂都匯購物廣場”,未來將開設到80家。目前,TESCO在中國已擁有80家大賣場、8家試水階段的便捷店。此外,TESCO還積極開發配送中心,優化供應鏈。去年,坐落在沈陽的東北生鮮配送中心正式落成投入使用;今年3月,廣州生鮮配送中心正式運營;這樣,加上之前已有的上海兩家統倉和一家生鮮配送中心,一共已有5家大型配送中心。同時,位于浙江嘉善的綠色物流中心也正在積極建設中,預計年底前投入使用。這些都大大有利于我們減少運輸路程,降低空載量以及汽車使用數量,提高配送效率,從而降低運輸中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