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德義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重慶 401320)
腦卒中患者多為老年人,由于器官組織發生退行性變、呼吸道防御機能下降,常合并心臟病、糖尿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以及卒中相關性感染的發生[1]、廣譜抗生素廣泛應用,易繼發肺部真菌感染。這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也增加了醫療費用,影響預后甚至導致死亡。筆者采用回顧性調查的方法,對本院神經科37例肺部真菌感染卒中患者進行了臨床資料、病原學分布的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經科住院期間發生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195例,其中男123例,女72例;年齡43~96歲,平均7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卒中診斷標準[2],并經CT或MRI確診。按感染的病原菌分為兩組,A組37例為真菌感染者,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齡(72.16±6.84)歲;B組158例為一般病原菌(非真菌)感染者,其中男99例,女59例,年齡(69.38±7.81)歲。院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以2006年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發布的《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作為依據[3]。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病史資料、易患因素、診斷、治療及預后進行總結和分析。
有關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算百分比并統計列表。
由患者一般資料及臨床資料(表1)可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卒中類型基本相似,既往卒中史和合并心臟病情況對肺部真菌感染無影響,低蛋白血癥患者的比例大致相等;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時間均較短(少于5 d),且按有無使用糖皮質激素比較,兩組無顯著差異。但合并糖尿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情況、昏迷、延髓麻痹、氣管插管、抗菌藥物應用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有顯著差異(P<0.05)。3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合并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14例(37.84%),肺炎3例(8.11%),哮喘2例(5.41%);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屬,有34例(91.89%),其中白色假絲酵母菌24例(64.86%),光滑假絲酵母菌4例(10.81%),其他酵母菌6例(16.22%),其次為曲霉菌屬,有3例(8.11%)。對發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予抗真菌治療,34例用氟康唑治療,3例用伊曲康唑治療,結果痊愈或好轉34例(91.89%),無變化2例(5.41%),惡化死亡1例(2.70%)。
真菌屬條件致病菌,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可侵襲機體導致機會性感染。在院內感染菌群中,真菌感染發生率占第4位[4]。本組研究資料中主要真菌為酵母菌屬,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5]。有報道指出,高齡是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6-7],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年齡無顯著差異,說明高齡并非腦卒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筆者認為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卒中患者年齡偏大之故。另外,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發生低蛋白血癥的比例也無顯著差異,說明低蛋白血癥也不是腦卒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與有關研究不同[8]。這種結果差異,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低蛋白血癥患者較少所致。本研究兩組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時間均較短,表明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并不增加卒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機會,不是卒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有關研究認為,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9-10],這與本研究結果并不矛盾。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例(%)]
本研究結果表明,糖尿病是卒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最主要危險因素,37例真菌感染患者中62.16%有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也是主要危險因素,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卒中患者占了51.35%,可能是這些患者年齡大,反復肺部感染,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損,呼吸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調所致。延髓麻痹、氣管插管者在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比例明顯較高,說明延髓麻痹和氣管插管也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延髓麻痹的患者可能是由于誤吸加重肺部感染,進一步降低機體抵抗力,導致真菌感染。這類患者需及時插胃管并進行吞咽功能訓練,避免誤吸,可能對降低肺部真菌感染有益。對于氣管插管的患者,加強氣道護理,盡可能縮短插管時間,可降低肺部真菌感染幾率。有研究表明,住院時間長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11],本研究中真菌感染組住院時間也較長,但筆者認為,這也與肺部真菌感染影響了患者康復,延長了住院時間有關。
綜上所述,卒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是多因素作用所致,合并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昏迷、延髓麻痹、氣管插管、長時間使用抗菌藥物、長時間住院都是卒中后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抗真菌治療對卒中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療效滿意。因此,控制卒中患者的血糖和肺部疾患,加強氣道護理,進行吞咽功能訓練,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將降低卒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臨床中要及時發現,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康復。
[1]Vargas M,Horcajada JP,Obach V,et al.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is it prime time for further antibiotic trials?[J].Stroke,2006,37:461-465.
[2]王新德.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國鄉村醫藥,1996,3(2):10-11.
[3]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J].中華內科雜志,2006,45(8):697-700.
[4]Hof H.Developments in the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empiric and targeted antifungal therapy[J].Mycoses,2008,51(Suppl 1):S 1-S 6.
[5]張道培,閆福嶺,徐海清,等.神經重癥監護病房卒中相關性肺炎的預測因素與臨床特點[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 072-1 075.
[6]閔金榮,卜建華,王春梅.腦卒中患者急性期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 臨床醫學工程,2009,16(9):68-69.
[7]劉志軍,李妍怡.急性腦卒中患者醫院真菌感染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6,5(3):216-218.
[8]姜 霖,劉洪波.腦卒中合并真菌性肺炎30例臨床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6,14(9):744-745.
[9]程 立.腦卒中患者真菌性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8):952-954.
[10]張大鵬,閻明德,張天成.急性腦卒中并發肺部真菌感染43例[J].鄭州大學學報,2002,37(5):712-713.
[11]王先梅,徐應琴,蒲德琴.腦卒中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