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娟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atic lupus ery them atosus,SLE)是一種復雜的累及全身多個系統的非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紊亂從而引起組織、器官的損傷。SLE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種自身抗體,其中ANA、抗ds-DNA常為陽性,選擇我科2007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188例SLE患者,對其血清ANA及抗ds-DNA水平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88例SLE患者均為2007年1月~2009年5月在我科首次診斷而住院的患者(入院時均未應用干預機體免疫反應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男27例,女161例,年齡(28.01±15.08)歲。病程(4.27±3.52)月。患者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ACR)1997年修訂的分類診斷標準[1]。疾病活動度根據疾病活動指數(SLEDA I)計分法[2],參照Gladman等制定的標準[3]判斷:0~4分為基本無活動,5~9分為輕度活動,10~14分為中度活動,≥15分為重度活動。
1.2 方法 188例首次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住院患者根據計分按病情分為基本無活動組、輕度活動組、中度活動組及重度活動組,從ANA和抗ds-DNA的陽性率和血清水平兩方面來分析ANA和抗ds-DNA的特點。
1.3 治療方法
(1)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沖擊:①靜滴甲潑尼龍沖擊,第1天240mg,第2天160mg,第3天80m g;②地塞米松沖擊,第1天45mg,第2天30mg,第3天15m g。兩者沖擊量分別相當于潑尼松300,200,100m g。連續3天為1個沖擊療程,一般每周沖擊1次,根據病情和糖皮質激素使用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一般沖擊1~3次,常規劑量糖皮質激素潑尼松1~1.5mg/(kg·d);
(2)在(1)的基礎上再加沖擊CTX,每周1次,劑量8~12m g/kg或成人0.6g/周;或每2周連沖2天CTX,根據病情和使用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的情況一般沖擊1~4次;
(3)CTX沖擊(方法和劑量同(2)中的沖擊療法)和常規量糖皮質激素;
(4)常規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治療過程中注意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糖皮質激素使用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常規補鉀、補鈣,給予制酸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沖擊過程中抗感染治療。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經SPSS11.5統計軟件分析。數值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NA、抗ds-DNA陽性率及水平 見表1和表2。各病情活動組間ANA及抗ds-DNA的陽性率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ANA和抗ds-DNA的總陽性率分別為98.40%和74.47%;各病情活動組間ANA和抗ds-DNA的陽性率和水平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2.2 SLE住院患者住院前后ANA及抗ds-DNA水平比較出院前共有145例復查ANA及抗ds-DNA,其中123例臨床緩解,22例臨床癥狀未緩解或加重。治療前后ANA及抗ds-DNA水平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治療后(出院時)較治療前(入院時)明顯好轉,見表3。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功能異常導致機體多系統多器官功能損害性疾病,ANA及抗ds-DNA常為陽性,且其陽性率以及水平與病情活動存在一定的關系。本組資料顯示,ANA和抗ds-DNA的總陽性率分別為98.40%和74.47%,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4]。本研究還發現,ANA和抗ds-DNA的陽性率以及水平均與疾病活動性無明顯關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疾病活動程度可反映患者體內發生病理性免疫反應所引起的免疫性炎癥程度,而血清中的ANA和抗ds-DNA水平不一定反映患者體內病理性免疫反應程度,因為患者體內病理性免疫反應的產生以及強度還受其他因素影響(如補體3、4參加等)[5],所以,憑及ANA和抗ds-DNA的水平來判斷病情的活動性是有限的,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和其他實驗室指標(如血常規、ESR、C3、C4)對每個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評價,才能客觀地評價和反映病情的真實活動性。本組病情活動度分類較詳細,采用了等級分類法,更能客觀地反映出病情的真實活動性,以往相關文獻絕大多數把病情活動度分為活動期與穩定期(是疾病活動譜的兩個極端)來統計分析的,有可能增加組間差異。本研究還發現患者治療前后ANA和抗ds-DNA水平差異均有顯著性,出院時明顯好轉。因此,ANA和抗ds-DNA水平可能是評定治療反應與效果的重要參考指標。盡管如此,也不能單憑及ANA和抗ds-DNA水平來改變治療方案,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和其他實驗室指標對每個患者的病情活動性和治療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以指導治療。

表1 SLE住院患者不同組間ANA及抗ds-DNA的陽性率[例(%)]
表2 SLE住院患者不同組間ANA及抗ds-DNA水平比較 (±s)

表2 SLE住院患者不同組間ANA及抗ds-DNA水平比較 (±s)
注:NS表示P>0.05。
病情分組 ANA 抗ds-DNA基本無活動(n=34) 5.86±3.07 2.89±1.03輕度活動(n=66) 6.05±2.81NS 2.97±1.26NS中度活動(n=45) 5.96±2.97NS 2.69±1.15NS重度活動(n=43) 5.66±2.85NS 3.19±1.24NS
表3 SLE住院患者住院前后ANA及抗ds-DNA水平比較 (±s)

表3 SLE住院患者住院前后ANA及抗ds-DNA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檢查時間 ANA 抗ds-DNA入院(n=188) 5.86±2.68 2.78±1.05出院(n=145) 3.74±2.03* 1.65±0.95*
[1]Hochberg MC.Upda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 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reythemrmatosus[J].Arthritis Rheum,1997,40:1725.
[2]弓娟琴,陳志強.紅斑狼瘡的診斷和治療[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5,38:61-63.
[3]Gladman DD,Urowitz MB,Kagal A,et al.Accurately describing changes in disease activit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JRheumato,2000,27:377-379.
[4]王國麗,王有為,肖莎麗,等.614例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4:174-175.
[5]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