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起飛
疼痛是生理感覺和心理反應的結合,是術后常見癥狀,腹部手術后由于手術創傷和引流管刺激更易發生疼痛,因此解除術后疼痛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07年6月~2008年1月,我院腹部手術住院的160例手術患者采用一系列護理干預控制其術后疼痛,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0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齡l8~84歲,平均(38.2±19.5)歲。其中,膽道手術60例,胃大部切除及胃穿孔修補術33例,肝脾手術20例,其他上腹部手術7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6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種、病情、麻醉及手術方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腹部手術術后護理方法,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是進行下列護理干預。
1.2.1 健康宣教 包括對疼痛、止痛藥的認識;疼痛評估的方法;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等。通過對患者的教育,讓患者對術后疼痛有正確認識,以消除對疼痛的恐懼、焦慮、無助感,及時報告疼痛并予止痛。
1.2.2 心理護理 護士工作沉著、穩重、有條不紊,關心體貼和尊重患者,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理解患者對疼痛的反應,并以嫻熟準確的操作技能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心理上有安全感,提高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說明手術的成功,以減輕其焦慮等不良情緒造成的增敏性疼痛;請性格開朗、樂觀的患者與其交流,通過正面或積極的言語和暗示引導患者,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能力;對任何可能會引起疼痛的處理都應告訴病人,讓其有心理準備。
1.2.3 基礎護理 ①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滲出、出血及感染跡象;順引流管走勢將其妥善固定,減少因翻身活動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協助病人翻身,背部置靠墊,膝下置軟枕,保證舒適;指導病人側身起床,使肌肉松弛,張力減小,可減輕疼痛。②創造良好的病室氛圍。病房溫度、光線適宜,盡可能降低噪音,創造整潔、安靜、舒適的環境,開展時間護理,盡量將治療、護理集中在適宜的時間段進行,避免對睡眠時間的干擾以促進病人較好的入睡來減輕術后疼痛。③指導患者學習一些預防及減輕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做深呼吸時,用手或枕頭按住切口,以防牽扯縫線,引起傷口疼痛;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及改變體位時,避免壓迫、扭曲、牽拉管道;及時排尿防止術后尿潴留,如出現排尿困難時,立即誘導排尿(如聽流水音、按摩膀胱區、針灸等),必要時給予導尿等;分散注意力,采用視覺分散法:電視、讀小說,聽力分散法:音樂、聽故事,觸覺分散法:輕輕按摩傷口周圍的皮膚。
1.2.4 應用鎮痛藥的護理 對擔心止痛藥物作用的患者,說明在強烈疼痛的情況下,使用止痛藥是不易產生依賴性的,而持續忍受強烈的疼痛則會對機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對疼痛性質明顯、原因清楚的手術后切口疼痛病人應采取預防性用藥、定時用藥,而不是待到疼痛難以忍受時再給藥;注意由于藥物的吸收和代謝速度因人而異,依個體情況選擇恰當的藥物;部分患者常規劑量鎮痛無效,患者依然疼痛,不要將因疼痛而要求增加止痛藥劑量而當作成癮。所以給藥時觀察患者的反應及動態變化,尤其是第一次給藥后,應了解患者的反應以確定其用藥劑量。了解各種鎮痛藥物的不良反應,并注意觀察。
1.3 效果評價 ①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或文字描述式評分法測量疼痛[1],將疼痛分為無、輕、中、重、極度疼痛5個等級并以0~4級評分, 評分高,疼痛明顯。②患者術后72h止痛藥使用情況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術后24h、72hVAS評分率低;72h鎮痛藥物應用少,具體見表1。
疼痛是腹部手術術后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除手術創傷、引流管刺激外,術后疼痛還受主觀因素如性格、對疼痛的敏感度及注意力、心理狀態等影響,也受客觀因素如環境、教育、暗示作用等影響[2]。疼痛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切口愈合,對患者家屬亦造成不良心理刺激。但患者及其家屬乃至護士大多數認為[3],術后疼痛屬手術刺激的正常反應,患者首先要理解并且忍耐,盡量不用止痛藥。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整體護理質量的提高,對疼痛的認識不斷增強,術后無痛已是患者生命的基本需求。本文通過針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原因,在常規腹部手術術后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基礎護理、鎮痛藥護理),結果顯示干預組術后24h、術后72hVAS評分率低;鎮痛藥物應用少,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認為高質量的護理干預是消除患者術后疼痛,使機體迅速康復的保證。
表1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及鎮痛藥物應用應用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及鎮痛藥物應用應用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VAS評分 72h止痛藥術后1h 術后24h 術后72h 使用(例,%)干預組 60 3.49±0.81 2.61±0.68 2.04±0.48 31(51.7)對照組 60 3.50±0.82 3.09±0.81 2.85±0.57 48(80.0)檢驗值 t=0.23 t=2.97 t=4.14 x2=10.71 P值 >0.05 <0.05 <0.05 <0.05
[1]李武平.外科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7.
[2]博愛鳳,黃日妹.護理干預減輕手外科病人術后疼痛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2,l7(8):603-605.
[3]周立平,胡艷芳,陳皓,等.護士與患者對腹部術后疼痛認識差異的調查[J].護理學報,2006,13(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