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紅 洪怡
口腔科是醫院感染管理監控的重點部門之一,其器械多與血液、唾液、口腔黏膜、牙體組織直接接觸,而這些途徑也是乙型肝炎、艾滋病的傳播途徑[1]。清洗是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將被洗物上有機物、無機物和微生物盡可能地降低到比較安全的水平[2]。根據北京市口腔工作協會調查,被調查機構中有80%的牙鉆在使用后未經高溫消毒,已消毒的牙鉆3%的殘留物可檢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1]。我院在口腔器械清洗質量的監控過程中也發現過類似問題。因此,自2007年4月起,在我科的干預及護理部的配合下,由醫院消毒供應中心(CSSD)承擔口腔器械的清洗,清洗質量明顯提高?,F對此進行效果分析。
1.1 調查對象 選取2006年4月~2007年3月口腔科內清洗后待滅菌狀態的口腔器械120件作為對照組。2007年4月~2008年3月,CSSD清洗后待滅菌狀態的口腔器械120件作為實驗組。
1.2 調查方法
1.2.1 清洗監測標準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及銹漬,與目測標準不一致的結果視為不合格[3]。
1.2.2 抽取方法 2006年4月~2008年3月,我科每月隨機抽取清洗后待滅菌狀態的。
各類口腔器械(手機、拔牙鉗、車針、印模托盤、充填器等)10件,共計240件。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結果所得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由CSSD清洗的口腔器械,其清洗質量合格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并將此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x2=27.45,P<0.05)表明有統計學意義。因此,CSSD清洗口腔器械更能確保清洗質量。兩組口腔器械清洗質量比較見表1。
3.1 清洗人員素養
CSSD是醫院內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清洗人員在上崗前已接受與其崗位職責相應的崗位培訓,并能正確掌握以下知識與技能:(1)各類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的知識與技能;(2)相關清洗、消毒、滅菌設備的操作規程;(3)職業安全防護原則和方法;(4)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相關知識。此外CSSD還建立了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制度,根據專業進展,開展培訓,更新知識。

表1 兩組口腔器械清洗質量比較(例)
我院口腔科護士是以配合醫師進行常規診療工作為主,其未接受過正規清洗醫療器械的培訓。因此,清洗人員專業能力的差異可影響口腔器械的清洗質量。
3.2 清洗設施配備
清洗是去除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過程,流程包括沖洗、洗滌、漂洗和終末漂洗。終末漂洗是用純水、軟化水或蒸餾水對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最終的處理過程。而純水是通過水處理裝置而產生的。
我院口腔科門診沒有配備水處理裝置。因此清洗設施的差異會影響口腔器械的清洗質量。
3.3 清洗質量監測
復用醫療器械經清洗、干燥后由打包人員目測和/或借助帶光源放大鏡對每件器械的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是否光潔,有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進行檢查[3]。CSSD通常由兩組人員分別承擔清洗和打包的工作,而我院口腔科門診只配備1名護士進行清洗與質量監測。因此,人員數量配置及監測力度的差異會影響口腔器械的清洗質量。
口腔器械的清洗質量是保證消毒滅菌成功的第一步,是控制醫院感染的前提,是保證無菌物品質量的關鍵。徹底的清洗是合格滅菌的前提。CSSD由于具備了專業素養、專業設施及專業監測能力,確保了口腔器械的清洗質量,值得推廣。
[1]伍宏蓮.集中化管理對口腔器械消毒現狀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17):197-198.
[2]中華護理學會.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指南[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69-70.
[3]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R].WS,310.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