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花,韓映晨,徐蓮花
(吉林省延邊食品藥品檢驗所,吉林 延吉 133000)
毛脈酸模是蓼科酸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等地區,其中黑龍江省又主要分布于大、小興安嶺地區。毛脈酸模在民間以根入藥,對淋病、上呼吸道感染、癬病和瘡毒有確切療效,但目前對毛脈酸模果實成分的含量研究報道極少。毛脈酸模中含有白藜蘆醇及其苷等二苯乙烯類成分及大黃素等蒽醌類成分。白藜蘆醇是植物界分布較廣的二苯乙烯類化合物,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包括抗腫瘤活性[1-3]、抗氧化性和抗血小板活性,以及保肝利肝作用[4]、鎮咳平喘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5]等。大黃素的生物活性表現在抑制胰酶作用[6]、抑菌、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7-10]、肝腎保護作用[11-12]及胃腸道雙向調節作用[13],并且是很好的腫瘤細胞生長抑制劑[14-15]。本試驗利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對毛脈酸模果實不同部位(包括3個等級種子、果皮及花被片)中大黃素及白藜蘆醇的含量進行了分析,為毛脈酸模果實及種子的質量評價提供了依據。
YoungLin高效液相色譜儀,YoungLin Autochro-2000型色譜工作站。大黃素對照品、白藜蘆醇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供含量測定用,批號分別為 110756-200110,111535-200301);甲醇、乙腈為色譜醇;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毛脈酸模種子為市售,采后室內自然陰干。按毛脈酸模種子的性狀特征將其分為3個等級,并將3個等級的毛脈酸模種子、花被片及果皮分別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見表1。
表1 3個等級毛脈模種子清水浸酸種的發芽情況表
大黃素:流動相為甲醇-0.1%磷酸水(25∶75),柱溫為40℃,流速為0.8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檢測波長為254 nm。
白藜蘆醇: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水(70∶30),柱溫為40℃,流速為0.8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檢測波長為365 nm。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分別精密稱取毛脈酸模3個等級種子、花被片、果皮粉末(過80目篩)500 mg,加50%乙醇70 mL,索氏法提取4 h,過濾,蒸干。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 mL,即為供試品溶液。精密稱取在60℃減壓干燥至恒重的大黃素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4 mg的大黃素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在60℃減壓干燥至恒重的白藜蘆醇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36 mg的白藜蘆醇對照品溶液。
標準曲線繪制:精密吸取大黃素對照品溶液2,4,6,8,10 mL及白藜蘆醇對照品溶液 1,2,3,4,5 μL,分別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以進樣量 X(μg)為橫坐標、峰面積 Y為縱坐標分別繪制標準曲線,白藜蘆醇回歸方程為 Y=8 106.06 X+62 574,r=0.999 8(n=5);大黃素回歸方程為 Y=4 106.06X+102 416,r=0.999 7(n=5)。
穩定性試驗:取同一份一等種子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6,8,10 h時進樣,記錄峰面積。結果大黃素的 RSD=1.3%(n=6),白藜蘆醇的 RSD=0.8%(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0 h內穩定。
重現性試驗:精密稱取毛脈酸模一等種子粉末5份,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溶液并測定,記錄峰面積。結果大黃素的 RSD=1.1% (n=5),白藜蘆醇的 RSD=1.8% (n=5),表明方法重現性良好。
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各對照品溶液10 μL,連續進樣6次。大黃素和白藜蘆醇峰面積的 RSD分別為1.6%和1.4%(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加樣回收試驗:精密稱取毛脈酸模一等種子粉末一定量,加入一定量混合對照品溶液,按供試品溶液方法制備溶液并測定。結果見表2。
取各樣品,依法測定。結果見表3。可見,毛脈酸模種子中大黃素及白藜蘆醇的含量與種子的發育及次生代謝產物的積累有關,一等種子中大黃素的含量較二、三等種子含量較高,大黃素在花被片中的含量明顯高于種子及果皮;白藜蘆醇在一等種子中的含量頗高,而二、三等種子及花被片中未檢測到其特征峰,果皮中含量較低。
表2 大黃素和白藜蘆醇加樣回收試驗結果(n=6)
表3 毛脈酸模種子、花被片及果皮中大黃素、白藜蘆醇的含量(‰)
種子中大黃素和白藜蘆醇含量與種子的成熟度正相關,種子發育較成熟的,其含量也相應較高,即次生代謝產物的含量與種子的生長及發育有關。由毛脈酸模果實不同部位中的大黃素和白藜蘆醇的含量測定可知,種子中大黃素和白藜蘆醇的含量與種子的飽滿度及發育程度有關,種子發育的好,子粒飽滿,則其含量也會相應較高;相反,種子發育不成熟,子粒干癟,其含量會較低甚至檢測不到。
選擇種子入藥時,需盡量選擇飽滿的種子,以保證有效成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及藥效。此外,花被片及果皮中含有較多的大黃素,尤其是花被片中的大黃素含量幾乎達到一等種子中大黃素含量的5倍,且花被片較種子易得,故當以大黃素為有效成分(活性成分)入藥時,選用花被片較種子更佳。
二、三等種子及果皮中檢測不到白藜蘆醇成分的特征峰,分析其原因:一是種子中所含的白藜蘆醇成分原本較少,二、三等種子的發育及飽滿度均較一等種子差,故白藜蘆醇成分的蓄積量則更少;二是由于植物次生代謝途徑在植物體內或細胞中并不全部開放,而是定位于某一器官、組織、細胞或細胞器中并受到獨立的調控,推測果皮中不存在白藜蘆醇的次生代謝途徑。在操作中,分離果皮與種子頗為困難,因此,生產中選擇果實入藥較種子更經濟、簡便。
[1]王 征,羅澤民,鄧林偉.白藜蘆醇的藥理作用機理和合成途徑[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3,15 (2):178-181.
[2]胡 躍,張蘇展.白藜蘆醇抗腫瘤作用研究新進展[J].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2002,29 (3):174-176.
[3]閆 靜,王振月.白藜蘆醇及其甙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醫藥學報,2000 ,28 (2):39-40.
[4]童 平,張振濤.虎杖中白黎蘆醇甙對脂質體脂質過氧化物的抑制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1991,26 (6):363.
[5]陰 健,郭立弓.中藥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3:435.
[6]焦東海,蔣小維,阮宜吾,等.全國首屆大黃學術研討會文獻概述[J].中醫雜志,1988,29 (11):66-68.
[7]李成林,葉于薇,孫菊英.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的抗菌活性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1989,5(6):381-384.
[8]祁 紅.大黃素的抗炎作用[J].中草藥,1999,30(7):522-524.
[9]Chang CH,Lin CC,Yang JJ,et al.Antrinflammatory effect s of emodinfrom ventilago Ieiocarpa[J].Am J Chin Med,1996,24(2):139-142.
[10]王文俊,吳咸中,姚 智,等.大黃素、丹參素對單核細胞分泌炎性細胞因子的調節[J].中國免疫學雜志,1995,11(6):370-372.
[11]展玉濤,李定國,魏紅山,等.大黃素對大鼠肝纖維化形成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0,20 (4):276-278.
[12]王 軍,魯 盈,楊汝春,等.大黃素防治糖尿病大鼠早期腎損傷的實驗研究[J]. 浙江醫學,2000,22 (12):723-726.
[13]呂金勝,何鳳慈,劉震東,等.大黃素對動物離體回腸收縮作用的影響[J].中國藥業,2000,9(11):25-27.
[14]陳家坊,吳中亮.大黃素對人肺癌A-549細胞殺傷作用的研究[J].中草藥,1991,22 (12):543-546.
[15]孫維廣,廖慧麗,黃兆勝.蓼屬藥用植物化學與藥理[J].國外醫藥·植物藥分冊,2001,16 (3):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