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林
近年來,我所對復方甘草片、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快克)、阿莫西林膠囊等常見的11種藥品利用外觀鑒別、薄層色譜、基礎測試等藥品快速鑒別方法,共篩選出可疑藥品并進行抽檢、暫控183批次,經法定檢驗發現假劣藥品為168批次,結果總符合率為91.8%,大大地提高了針對性抽驗藥品的命中率。筆者現對常見的11種藥品及偽品快速鑒別方法進行了歸納整理,以供同行在工作中參考。
藥品外觀鑒別方法[1],是通過人的感官,運用比較法等基本原理,對藥品的包裝、包裝相關物及藥品的性狀等由表及里進行鑒別;藥品薄層色譜鑒別方法[1],是采用相應的對照物質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對比,用以作待測物質的鑒別;藥物的基礎測試[1],是采用簡單易行的測試方法鑒別藥品的真偽優劣。我所綜合運用上述快速鑒別方法對常見的11種藥品進行了摸索、歸納和總結,其正品、偽品的主要快速鑒別特征[2,3]區別點見表 1。

表1 11種常見藥品正品、偽品的主要快速鑒別特征區別點
2.1 快速鑒別方法的優點[4]①方法簡便,能現場操作;②速度快,即時或數分鐘就可以判斷結果;③準確率高,經與法定檢驗對照核實,符合率達90%以上;④試劑少,工具、設備簡單,均可在載玻片、小燒杯、試管甚至在厚白紙上進行;⑤有此所備的“藥品快檢箱”外形僅出診箱大小,內裝幾種常用的試劑、玻片、試管、燒杯、量筒、量杯、漏斗、濾紙等,攜帶方便。
2.2 外觀鑒別法應盡量結合薄層色譜、化學反應等鑒別方法開展實驗 藥品外觀鑒別的現場性很強,其方法和鑒定環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量結合薄層色譜鑒別法以及化學反應鑒別法等開展實驗,得出進一步的結論[1]。
2.3 此法僅供快速鑒別假藥之用,不能作為法定檢驗方法藥品快速鑒別方法應靈活應用,綜合判斷。經此法篩選出的可疑藥品,只有按國家藥品標準進行法定檢驗出具的檢驗結果,才能作為合法的執法依據。
2.4 快速鑒別方法在藥品監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應用藥品快速鑒別技術對質量可疑的藥品進行初篩后實行暫控,再進一步做法定檢驗,從而提高藥品質量監督抽驗的針對性,既縮短了檢驗周期,又節省了人力物力,對于防止假劣藥品的轉移和流失,有效地打擊制售假劣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起到重要作用[5]。
2.5 此法同樣也適應涉藥單位的質檢工作 藥品快速鑒別方法不僅適合于藥檢工作,也適應醫院藥房、藥品批發和連鎖公司、零售藥店、診所的自我質檢工作,提高從業人員鑒別假藥能力,有效遏制假劣藥品流入市場。
[1]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司,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編.藥品快速鑒別手冊,2002:3-4、69、128.
[2]吳建敏,魏京京,俞如英.利用化學鑒別反應對藥品真偽進行初步判斷.中國藥事,2002,16(11):697-698.
[3]錢麗華,高國英,楊敏智.快速薄層色譜法檢測偽劣藥品兩例.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4,21(3):226.
[4]廖建.推廣藥品快速鑒別方法的工作體會.中國藥事,2004,18(2):92-93.
[5]梁福軍.淺談開展藥品快速鑒別工作的重要性.中國醫藥指南,2008,6(1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