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玲 孫瑜 陳紅
嬰兒撫觸是現代護理技術與中醫按摩理論相結合,專門針對嬰兒實施的一項護理保健措施。撫觸是通過撫觸者的雙手對被撫觸者的全身皮膚進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科學按摩,讓大量溫和良好的刺激通過皮膚傳入中樞系統,以產生良好的生理效應。新生兒游泳可以顯著地促進新生兒的生理性體重下降的恢復,而且使胎便初排時間、胎便轉黃時間顯著提前,有助于減少肝腸循環,減輕膽紅素的重吸收,對降低新生兒黃疸有著重要的作用[1]。
選擇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兒,住院3 d以上、Apgar評分均8≥分、均為母乳喂養,母親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產婦年齡、孕周、嬰兒出生體重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經家屬及產婦同意,均在出生后第一天進行沐浴、撫觸或加游泳,根據是否游泳分成兩組,即觀察組新生兒沐浴后游泳加撫觸,對照組沐浴后只撫觸。
2.1 游泳方法 由受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一對一操作。調節水溫38℃左右,對喂奶后1 h左右的新生兒進行常規沐浴。將一次性游泳袋套于游泳池內,一人一更換。向游泳池內注水,水面至池底60 cm,使新生兒足跟不能觸底。新生兒臍部貼上防水臍貼,選擇大小、型號合適的游泳圈,檢查有無漏氣,套于新生兒頸部緊靠下頜處,扣好雙保險安全扣,操作者一手托新生兒背部,一手托臀部,將新生兒緩慢放入水中,使其頭部保持在水面以上。按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順序為新生兒做被動體操5 min左右,然后讓新生兒做自主活動5 min左右,這時操作者保持一手不放松,確保新生兒安全。游泳共計10~15 min,1次/d。游泳畢,撤去泳圈及防水臍貼,將新生兒放于毛巾被上包裹擦干。
2.2 撫觸方法 操作者取適量潤膚油或爽身粉凃于雙手,按頭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臀部的順序以國際標準手法進行操作,同時進行感情上的語言交流,撫觸過程中注意觀察新生兒反應,每次10~15 min。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隨機分成四小組分別進行比較,結果見表 1、表 2、表 3。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嬰兒哭鬧情況比較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嬰兒進奶量比較
實踐中發現,觀察組入睡快,睡眠質量高,哭鬧少,進奶量多,胎便初排至轉黃時間提前,新生兒各方面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4.1 新生兒游泳的益處 讓新生兒漂在水面,全身軀體都可以得到運動,增加消耗,增加胃腸蠕動,幫助食物吸收。所以新生兒體重長的比較快,大便也比較好,排的比較多,胎便里面有很多膽紅素會造成黃疸加速,如果胎便排的早,排的多,黃疸也可以減輕。胎便初排時間和轉黃時間與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和持續時間有關[2],因此,促進胎便的排除有助于減少肝腸循環,減輕膽紅素的重吸收,對降低新生兒黃疸有著重要的作用[3]。
4.2 新生兒撫觸的益處 嬰兒撫觸技術實質上是一項按摩技術。據研究表明[4],新生兒撫觸能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加,加快胃腸蠕動,提高哺乳的次數與哺乳量,同時隨著胃泌素和胰島素釋放增加,從而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的合成,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排泄。嬰兒撫觸還可以平復嬰兒焦躁的情緒,減少哭泣和增加嬰兒睡眠,改善睡眠質量。
嬰兒游泳撫觸療法可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和提高對外界的反應能力,所以嬰兒游泳撫觸療法,是醫院人性化產后服務的措施之一,也是維系產婦與醫院感情的較好方式之一,是一項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一項值得推廣的保健與健康活動。
[1]毛秀連,陳冬梅,沙立民,雷粵華.新生兒游泳實施與分析.現代護理,2006,12:58-59.
[2]孫美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護理和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中華護理雜志,2000,35(7):408-410.
[3]趙少飛,謝麗群,胡海濱,等.新生兒游泳在產科臨床應用的探討.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3,6(4):218-220.
[4]湯麗娟.撫觸對新生兒黃疸影響的臨床觀察.護理研究,2003,17(1A):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