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杰 柳春興
經皮給藥系統(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TDD)使藥劑學中的一個新興的領域,因其具有可繞過肝臟通過效應及避免胃腸道破壞,降低藥物毒性和刺激性等優點。跌打活血涂膜劑為外科外用劑型,主要由大黃、三七、梔子、沒藥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臨床主要由于治療非骨折性軟組織損傷,鎮痛效果好,治愈時間短。為探討藥物作用機制,進一步提高藥物治療效果,為跌打活血涂膜劑的經皮作用進行了研究。實驗選擇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雙室滲透擴散裝置,建立了涂膜劑體外經皮滲透檢測方法,考察了促進劑對涂膜劑經皮滲透的影響。
1.1 材料 跌打活血涂膜劑(自制,批號:000516):月桂氮卓酮(藥用,廣州助劑化工);油酸(分析純);丙二醇(分析純);無水乙醇(分析純);藥用甘油(上海制皂廠);生理鹽水(自制,批號:000412);聚乙烯醇(PVA17-88,天津市化學試劑廠);三七、大黃、梔子、乳香、沒藥等(新疆醫科大學提供)。
1.2 TV-1221型分光光度計(北京通用分析儀器廠);雙室滲透擴散池(自制,與Franz槽相似);超級恒溫水浴(上海市實驗儀器廠);DF-101B型集熱式恒溫磁力攪拌器(浙江樂清市樂成電器廠)。
2.1 涂膜劑的制備 ①處方:制大黃:5 g,生梔子:2.5 g,冰片 1.5 g,三七1.5 g,乳香 1.5 g,沒藥 1.5 g,PVA17-885 g,甘油 5 ml,無水乙醇:10 ml;②制備[1]:稱取大黃、三七、梔子等6味藥材,用均勻設計篩選出的優化提取條件經回流提取,過濾滅菌得中藥提取液,根據實驗條件選定聚乙烯醇、藥液、無水乙醇和甘油構成涂膜劑的基本處方,選用L9(34)正交表安排實驗,以成膜時間及外觀質量為優選指標進行篩選,得最佳處方為:藥液PVA(ml:g=10:5),甘油5 ml,無水乙醇10 ml。稱取PVA10 g,純化水適量浸泡24 h,使其充分溶脹,于90℃水浴加熱使其較快溶于水中,濾過,得均勻無塊狀物膠漿。依次將10 ml藥液、5 ml甘油及無水乙醇10 ml緩緩加入上述膠漿液中,并不斷攪拌,以防PVA析出,最后用純化水定容至100 ml,攪勻,即得。
2.2 體外滲透實驗
2.2.1 樣品液的制備 精密吸取涂膜劑0.5 ml,置水浴揮干,殘留物用生理鹽水溶解,微孔濾膜過濾,轉移至10 ml溶液瓶中,定容至刻度。
2.2.2 空白液的制備 按2.1涂膜劑的制備方法,支撐不含中藥的空白涂膜劑,同時制成空白液。
2.2.3 測定波長的選擇[2]取上述兩種溶液在200~400 nm波長范圍內掃描,測定器吸收度,確定樣品液在294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空白液在此處對測定無干擾,故測定波長選擇在294 nm。
2.2.4 鼠皮的制備 取體重為18~20 g的雄性小鼠,用8%硫化鈉溶液脫去背部毛,用生理鹽水洗凈皮膚,自然飼養1 d,于次日實驗前斷頸處死,立即剝離背部皮膚,分離皮下組織及脂肪。選用無破損者浸泡于生理鹽水中,置冰箱中保存備用。
2.2.5 透皮實驗[3]采用自制雙室滲透裝置(擴散池管口半徑D=1.80 cm,橫截面積S=10.57 cm2),鼠皮真皮面向接收池,固定在擴散池接收池之間,使皮膚與接收池接觸。在接收池加入0.9%生理鹽水40 ml后,開啟循環水浴(37±1)℃和磁力攪拌(轉速為100 r/min),分別用注射器將0.5 ml樣品液注入擴散池,用電吹風加速成膜,在持續攪拌下,于4,8,12,10,24 h定時取出全部接收介質,分別用微孔濾膜過濾,并立即向接收池注入新鮮生理鹽水40 ml,共取8次,同法作空白對照,在同條件下分別量取樣品和空白接收介質,分別測定波長294 nm處樣品和空白擴散介質的吸收度值A樣和A空;樣品和空白擴散介質的吸收度值A樣和A空。
2.2.6 累積滲透百分率的測定[4]樣品注和空白液經微孔濾膜過濾,在294 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值。然后按下列公式計算累積滲透百分率,以減小鼠皮本身生理性物質所造成的影響。

2.3 促進劑的作用[5]不同促進劑對涂膜劑的促滲影響按2.1所示方法制備涂膜劑,分別加入含不同體積分數的月桂氮卓酮、油酸和丙二醇。制成含不同促進劑的涂膜劑,按2.2所示方法進行體外滲透實驗,計算每4 h累積滲透百分率Q。將Q對t回歸的直線方程,結果。見表1、表2、表3。

表1 氮酮對涂膜液離體鼠皮滲透的影響(n=5)

表2 油酸對涂膜液離體鼠皮滲透的影響(n=5)

表3 丙二醇對涂膜液離體鼠皮滲透的影響(n=5)
跌打活血涂抹劑含蒽醌、皂苷和梔子苷等多種中藥有效成分,紫外吸收為各類成分的加和,此時紫外吸收值也可簡介反映出總的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低。因此,在離體鼠皮滲透實驗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接收池介質的吸收度值,符合中醫理論整體觀和中醫用藥的實際,計算累積滲透百分率可間接反映出涂膜劑中總有效成分在不同種類促進劑的滲透效果情況。在促進劑種類、體積百分數的優選中,接收池介質的紫外吸收值不失為一個簡便、快捷的間接滲透率評價指標。
由于離體皮膚上時間和接收液接觸,皮膚蛋白會脫落或溶解于接收液中,至接收液混濁或呈乳光,故測定前應對樣品液和空白液以微孔濾膜過濾。
[1]魏鳳玲,齊敏超,鐘家勝.大黃蒽醌類成分提取工藝優選.中國中藥雜志,1998,(20):609.
[2]袁久榮.中藥鑒別紫外譜線組法及應用.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66.
[3]鄭俊民.經皮給藥新劑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00.
[4]劉建平,吳奇.促進劑對咳喘涂膜劑中黃岑苷經皮滲透的影響.中國藥學雜志,997,3(10):599.
[5]劉斌,向星,曾祥平.復方利巴韋林的制備及臨床應用.中國藥學雜志,1996,31(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