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石曉林
癲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藥物治療是控制癲癇發作的主要手段。現通過分析比較2005~2009年我院抗癲癇藥應用情況,來了解其使用現狀和預測該類藥物的使用趨勢。
我院是一所以神經外科為主的綜合醫院,癲癇科設有門診及住院病房。筆者利用我院藥庫計算機藥品管理系統,根據2005~2009年各種抗癲癇藥的入庫記錄,對藥品名稱、規格、金額進行統計。采用WHO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法分析用藥頻度。各種藥物DDD值的確定參照《中國藥典》(2005版)、《新編藥物學》(15版)〔1〕和藥品說明書。以每個品種的年應用數量(片)×規格/DDD值即得用藥頻度(DDDs,frequency of drug use)值。該值越大反映臨床對該藥的選擇性越大。
2005~2009年我院抗癲癇藥物DDDs呈逐年上升趨勢(見表1),該類藥物入庫金額穩步提高(見表2);品種變化不大,2006年新增加了丙戊酸鈉口服溶液。合資和進口藥品入庫金額占99.8%,國產藥品只有0.2%。

表1 2005~2009年單品種抗癲癇藥DDDs值

表2 2005~2009年抗癲癇藥的入庫金額、百分比
3.1 2006年我院大力發展癲癇科,癲癇科引進大量人才,購進多種診斷設備、手術儀器,越來越多的患者對我院的認可,因而2006年抗癲癇藥的DDDs值及入庫金額較2005年有顯著的飛躍,2006~2009年則逐年穩步上升。我院傳統抗癲癇藥主要有丙戊酸鈉和卡馬西平。丙戊酸鈉DDDs值在我院一直名列前茅,其主要用于單純或復雜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全身強直-陣攣發作的治療,是廣譜抗癲癇藥。該藥在我院有四種劑型,其中丙戊酸鈉緩釋片劑使用最普遍。緩釋劑型與普通片劑相比,血藥濃度穩定性更好,而且有資料顯示丙戊酸鈉緩釋制劑較普通制劑能夠更好的控制繼發性全身性癲癇,且不良反應少[1]。口服溶液從2006年以來用藥金額是時高時低,這可能和口服溶液主要是幼兒吃,不易保存,價格較高,不易攜帶有關。卡馬西平是單純及復雜部分性發作的首選藥,對于復雜部分性發作的療效優于其他抗癲癇藥。2005~2006年我院使用國產的卡馬西平,DDDs值排名靠后,2007年我院引進了諾華的卡馬西平,其DDDs一下子躥升到了第三的位置。有研究顯示得理多療效好于國產卡馬西平[2]。但不良反應較多,兒童尤為常見,以超敏反應、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Stevens-Johnson綜合征等重型藥疹并肝腎損害、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主[3]。奧卡西平是一種新型抗癲癇,是卡馬西平的10-酮類衍生物,通過阻斷神經細胞離子通道而發揮抗癲癇作用,由于奧卡西平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肝酶誘導作用弱,副反應輕,無論是療效還是耐受性均超過卡馬西平[4]。從2005~2009年奧卡西平DDDs值增長了近140倍,是我院所有抗癲癇藥增長幅度最大的。據報道奧卡西平對各種類型的癲癇均有效果,尤其是對部分發作及難治性癲癇有較好的療效[5~8]。據研究顯示,與產生同等藥力的標準劑量老藥相比,新型抗癲癇藥的耐受力要好的多[9]。其他的新型抗癲癇藥在我院的使用也是上升的很快。拉莫三嗪從2007年開始每年DDDs值都是成倍的增長。該藥1994年獲FDA批準上市,對各種癲癇均有效,主要用于成人或兒童復雜部分性發作的輔助治療,或單獨治療。與卡馬西平相比,本品治療局灶性發作的療效相似,而耐受性更好,依從性更高。與丙戊酸鈉相比,本品不良反應較小,尤其是對女性患者,其不會引起體重增加,較少影響性激素及認知障礙,較少出現致畸作用[10]。
3.2 2005~2009年我院西藥使用金額較前一年增長在1.2倍左右,而抗癲癇藥使用金額的增長大約是上一年的2倍左右。可以看出抗癲癇藥的增長高于總的藥品增長。2007~2008年抗癲癇藥使用金額排序前3名完全相同,可以看出我院的抗癲癇藥的使用正趨向于穩定。2009年抗癲癇藥使用金額中80%為新型抗癲癇藥。合資和進口抗癲癇藥入庫金額占99.8%,國產藥品只有0.2%。
綜合表1、表2,無論從金額還是DDDs值來看,新型抗癲癇藥都處于主導地位,新型抗癲癇藥發展迅速。癲癇病的藥物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經濟因素是一個影響因素,希望醫生綜合考慮其效價比,合理選用藥物,建議有關部門進行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大力發展抗癲癇藥的自主研發,國產化,降低藥價,提高療效,造福廣大患者。
[1]劉萍,鮑永峰.不同丙戊酸鈉制劑治療繼發性癲癇的療效評價.中國實用醫藥,2009,4(4):37-38.
[2]梁震野,葉婉萍,管秀玲,等.卡馬西平治療癲癇的血藥濃度及臨床療效分析.西北藥學雜志,2007,22(4):201-202.
[3]朱曼,孫艷,郭代紅,等.卡馬西平不良反應國內文獻分析.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7,16(2):85-87.
[4]FreidelM,Krause E,Kuhn K,et al.Oxcarbazepine in the treat ment of epilepsy.FortschrNeurol Psychiatr,2007,75(2):100-106.
[5]Kothare SV,Khurana DS,MostofiN.Oxcarbazepine monotherap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single-center clinical experi2 ence.PediatrNeurol,2006,35(4):235-239.
[6]劉鳳君,王薇薇,吳 遜.奧卡西平治療癲癇的臨床分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3,29(5):370-371.
[7]Kothare SV,MostofiN,Khurana DS,et al.Oxcarbazep ine thera py in very young children:a single-center clinical experience.PediatrNeurol,2006,35(3):173-176.
[8]Kraiprab P,Chinvarun Y,Tantisira MH.Oxcarbazep ine as add-on therapyin Thai ep ilep tic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artial seizures.J Med Assoc Thai,2005:88.
[9]陸欽池,高枚春.摘譯抗癲癇藥物應用指南Ⅰ-新型抗癲癇藥物的藥力和耐受性:新發癲癇的治療(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治療學和技術評定分委會和質量標準分委會及美國癲癇協會報告)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8,35(3):203-206.
[10]付曉華,李鴻培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7,7(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