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
摘 要: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將數學教材中枯燥、脫離學生實際的數學知識還原,取之于學生生活實踐并具有一定真實意義的數學問題,以此來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關鍵詞:數學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數學價值
數學源于生活,又廣泛應用于生活。教師只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體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從而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將生活原形抽象為數學模型的過程,學生在生活中碰到很多問題都是數學知識的具體化。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要進行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明白,我們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要掌握的數學技能是有用的。老師用很自然的方法把學生引入生活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二、讓數學知識回歸生活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數學學習必須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將課堂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這樣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數學的實踐性。比如在學習函數這一章的時候就有很多生問題在生活中體現。企業進行諸如建筑、飼養、造林綠化、產品制造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時,其利潤隨投資的變化關系一般可用二次函數表示。企業經營者經常依據這方面的知識預計企業發展和項目開發的前景。他們可通過投資和利潤間的二次函數關系預測企業未來的效益,從而判斷企業經濟效益是否得到提高、企業是否有被兼并的危險、項目有無開發前景等問題。常用方法有:求函數最值、某單調區間上最值及某自變量對應的函數值。學習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
三、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創造條件,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研究、探索、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知識的理解,了解知識的價值的;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的信心。如今,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在工農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譬如,社區和機關大院門口的“推拉式自動伸縮門”;運動場跑道直道與彎道的平滑連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計算;隧道雙向作業起點的確定;折扇的設計以及黃金分割等,都是利用我們學過的平面幾何中有關知識的應用。由于這些內容所涉及的高中數學知識不是很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總之,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它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來自于生活、回歸于生活的知識才是有價值的知識。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數學不僅變得簡單易學而且在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作者單位:四川省遂寧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