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萍
計算機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是培養學生計算機意識、普及計算機文化、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們農村初中早已開設計算機課程,但對于這門特殊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計算機教學的課堂教學過程還沒有固定的模式,下面是我對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的初步探索:
一、激趣
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盡可能地采用精美活潑的界面,生動形象的內容,根據初中生的知識結構、興趣愛好、注意力方向、注意力保持程度、思維方式、動手能力等方面的特點,充分運用色彩、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表現手段,來展現事實,再現情境,提供模仿,引起注意。例如在講解《雙路徑決策——IF語句》這節課前,向同學們展示一個最簡單的密碼驗證程序,以引起同學們的注意,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新知識的強大功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二、講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緊接著講解新知識,這時的講解如畫龍點睛,學生聽得仔細、認真,將會很容易地接受新
知識。有時候,一句話,一個簡單的比喻,一個簡潔的板書能完成的事,為何一定要用課件來完成呢?新課堂是看實效,而不是看有沒有FLASH或PPT。例如在教學“認識計算機”時,可以在機房內對計算機的幾個部分進行簡單的介紹,學生根據所看到的實物就會很容易地認識計算機。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為以后的練習打好基礎。
三、大顯身手
大顯身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大顯身手要豐富多彩,重點在舊知識的復習、
新知識的應用。大顯身手可以采用游戲性、創新性、自主性等多種練習形式。例如在講解鍵盤操作中的指法練習時,可以使用游戲法進行指法訓練,不但能隨時顯示輸入的速度,還可以清楚地顯示出擊鍵的正誤,并隨時把練習的成績保存起來。這樣,學生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從而使練習更有針對性。學生就會像玩電子游戲機一樣的著迷,學習興趣極大,這樣做就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例如在講解電子報刊的排版編輯時,可采用自主練習法。在講解完新知識后讓學生寫作文,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練習輸入作文并排版,通過這樣的自主性練習,學生體會到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和用途,感到所學有用武之地,從而學習興趣就會大增。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計算機課堂中的必備環節,它不僅是對本課新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試,也可以得到及時反饋,提高教
學質量。初中生學習某一知識,總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績,特別是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他同學的羨慕,將激勵他們樹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例如在學習VB時,將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不僅使這些同學感到自己的成績得到了肯定和贊揚,同時也使其他同學羨慕的不得了,掀起學生們學習的第二次高潮,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作品展示的同時也要利用夸獎的語言,激發初中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諸如:“你的作文排版真美觀,快成了專業的了”“你畫得真好”“你的程序編寫的真完美”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贊揚,學習起來就會信心百倍,興致盎然。
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激趣、講解、大顯身手、展示這四個環節是相輔相成,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通過實踐,我發現這樣的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非常實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計算機教育將逐步成為飛速發展的現代教育技術中的一朵奇葩。
作者單位:山東省招遠市張星鎮教育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