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蕊,馬 璇,劉 琳,劉吉東,沈 衛
近年來倍受關注的炎癥病因學理論認為,2型糖尿病是一種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癥性疾病,細胞因子是導致代謝綜合征的主要原因,而炎癥是胰島素抵抗的觸發因素[1]。甚至在亞臨床階段,慢性炎癥就參與了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發生。在整個炎癥網絡中,核因子 κB(NFκB)是研究的熱點。NFкB 抑制蛋白(IкB)激酶(IKK)/NFκB 炎癥通路活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重要機制之一[2-3]。但對于該通路在胰島細胞中活性變化的研究,國內鮮有報道。藻藍蛋白是螺旋藻中的一種重要活性物質,大量文獻報道其能夠抗炎和調節免疫。初步體外實驗表明,藻藍蛋白具有抗2糖尿病的作用。為此,本實驗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應用藻藍蛋白進行干預,研究其對胰島細胞功能的影響和IкB/NFκB通路活性變化的機制。
1.1 動物模型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鼠齡1個月,體質量130 g~150 g,由青島市藥檢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SCXK(魯)20030010)。動物均于實驗前置于實驗室適應環境1周,自由飲食,室溫(23±2)℃,自然光照,相對濕度50%~70%。1周后,24只大鼠以高糖高脂飼料(15%豬油、20%蔗糖、13%蛋黃粉、2%膽酸鈉、50%普通飼料)喂養,其余8只喂以普通飼料。4周后禁食12 h,高糖高脂組以30 mg/kg劑量1次性腹腔注射1%鏈脲佐菌素(STZ,美國Sigma公司)檸檬酸緩沖液,普通飼料組同步注射等量的檸檬酸緩沖液。3周后剪尾取血,測空腹血糖,以血糖值≥7.0 mmol/L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24只大鼠全部造模成功。將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隨機分為糖尿病模型組、藻藍蛋白組、二甲雙胍組,每組8只,其中模型組2只大鼠于實驗第11周死亡。
1.2 干預措施 實驗第9周開始干預治療。藻藍蛋白粉劑(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提供)暗室分裝后-20℃保存,用前加蒸餾水稀釋至濃度為10%的混懸液,按500 mg/kg體質量灌胃給藥(藻藍蛋白劑量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推薦使用),1次/d,連續10 d;二甲雙胍組同步給予蒸餾水稀釋至8%濃度的二甲雙胍,以400 mg/kg連續灌胃10 d。糖尿病模型組同步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連續灌胃10d。
1.3 標本采集及處理 治療結束后(11周初),各組大鼠頸椎脫臼處死,迅速取胰腺,4℃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后10%甲醛固定24 h,蒸餾水浸泡4 h。常規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LEICA2135石蠟切片機連續切片,厚度5 μm,每隔20片取1片,每個標本取6片,分別裱于涂有多聚賴氨酸的載玻片上,室溫保存備用。
1.3.1 血糖 各組動物分別在第造模前、造模后、治療后測空腹血糖(FBG)(mmol/L)。測空腹血糖前夜,大鼠禁食12 h,次日鼠尾靜脈取血,用自動血糖儀(強生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穩豪型)測定空腹血糖。
1.3.2 免疫組化染色 NFκBp65和IκBα親和純化抗體、即用型SABC試劑盒、3,3-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試劑盒,均由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取上述切片置于60℃烤箱烤片1 h,常規脫蠟至水,蒸餾水浸泡2 min,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DAB顯色,光鏡下特異性染色為片狀棕黃色顆粒。對每批染色均同步設立以0.1 mol/L磷酸鹽緩沖液(PBS)液代替一抗的陰性空白對照。光學顯微鏡(400倍)下,每張切片計數100個胰島細胞,分別記錄其中的陽性細胞數。
2.1 空腹血糖 STZ造模后,模型組、藻藍蛋白組、二甲雙胍組大鼠空腹血糖與正常組比較明顯升高(P<0.05)。經干預治療后,藻藍蛋白組、二甲雙胍組大鼠空腹血糖與模型組比較顯著降低(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空腹血糖的比較(s)

表1 各組大鼠空腹血糖的比較(s)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組別 n 劑量(mg/kg)正常組模型組藻藍蛋白組二甲雙胍組8888--500 400造模后(9周)血糖(mmol/L)3.48±0.50 9.15±3.20△9.75±1.58△9.20±0.36△治療后(11周)血糖(mmol/L)3.91±0.71 8.94±1.90△7.05±0.87*5.74±1.32*
2.2 病理形態學 正常組大鼠胰島為圓形或橢圓形著色淡淺的細胞團,分散于胰腺腺泡之間,數量較多、形狀規則、界限清楚,胰島內細胞排列整齊、大小一致、分布均勻,細胞核大而圓。模型組大鼠胰腺內胰島細胞團數量減少、分布稀疏,殘存胰島萎縮、邊緣皺縮、界限不清,胰島細胞數目減少、空泡增多,部分細胞發生融合、核溶解、聚集邊靠、有的細胞核缺失,只殘留伊紅淺染的細胞質。藻藍蛋白組和二甲雙胍組大鼠胰島細胞病變減輕,胰島細胞團形狀較規則,與模型組有較大改善,但與正常組相比仍有差距,見圖1。
2.3 NFκB的表達 觀察各組大鼠胰島細胞核中NFκB的染色情況。正常組大鼠只局部胰島細胞核有著色;糖尿病模型組大鼠胰島細胞核NFκB表達顯著增強(P<0.05),細胞核呈明顯棕黃色;藻藍蛋白和二甲雙胍干預組大鼠胰島細胞核NFκB的表達較糖尿病模型組均明顯降低(P<0.05),細胞核呈淡黃色。藻藍蛋白組與二甲雙胍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2、圖 2。

圖1 各組大鼠胰島細胞形態和結構,HE×400
表2 各組大鼠NFκB和IκB表達的比較(s)個

表2 各組大鼠NFκB和IκB表達的比較(s)個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分組正常組模型組藻藍蛋白組二甲雙胍組n8688 NFκB 10.75±3.62 53.83±6.52△22.13±6.90△*21.50±4.93△*IκB 74.88±8.95 30.67±6.53△42.88±7.68△*43.25±6.69△*

圖2 各組大鼠胰島細胞NFκB的表達,SABC×400
2.4 IκB的表達 觀察各組大鼠胰島細胞漿中IκB的染色情況。正常組大鼠胰島細胞漿呈明顯棕黃色;糖尿病模型組大鼠胰島細胞漿中IκB表達顯著降低(P<0.05),只局部細胞有著色;藻藍蛋白和二甲雙胍干預組大鼠胰島細胞漿IκB的表達較糖尿病模型組均明顯提高(P<0.05)。藻藍蛋白組與二甲雙胍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圖 3)。

圖3 各組大鼠胰島細胞IκB的表達,SABC×400
3.1 藻藍蛋白對糖尿病大鼠胰腺中IкB/NFκB通路的影響 NFκB是一種對眾多炎癥因子的轉錄具有調控作用的蛋白質分子。靜息狀態時,NFκB與其抑制蛋白IкB結合,以無活性的形式定位于細胞漿之中。高血糖、高游離脂肪酸、糖基化終末產物、感染等因素導致機體氧化應激增強,激活IкB激酶(IKK)。活化后的IKK使IкB降解從而與NFκB分離,NFκB移位進入細胞核中,與DNA鏈上特異部位結合,啟動基因轉錄[4]。多種炎癥因子和炎癥酶靶基因的轉錄,如 TNFα、IL2、IL18、NOS、COX-2 等,使得這些炎癥因子和酶過度表達,造成胰島炎性浸潤,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產生。大量文獻表明NFκB與糖尿病腎病和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密切相關[5-7]。用NFκB的活性抑制劑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抑制其活性能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8]。大鼠胰腺是STZ毒性損傷的靶器官,STZ可以通過一氧化氮和自由基等途徑損傷胰島β細胞誘發糖尿病,而自由基是激活NFκB的因素之一。由此推測,糖尿病大鼠胰腺中有IкB/NFκB通路的活化。
實驗NFκB免疫組化結果可見,正常組大鼠胰島細胞團中胰島細胞漿呈明顯棕黃色著色,只局部胰島細胞核有著色,而糖尿病大鼠胰島細胞團中胰島細胞核呈明顯棕黃色著色,細胞漿幾乎不著色。IκB的免疫組化結果顯示,正常組大鼠胰島細胞漿呈深棕黃色著色,細胞核幾乎不著色,而糖尿病組大鼠胰島細胞核、漿幾乎都不著色。這體現了糖尿病大鼠胰島細胞中IκB被降解后,激活的NFкB從細胞漿到細胞核的轉移過程。藻藍蛋白干預組大鼠胰島細胞核NFκB表達較糖尿病組明顯減輕,而IκB表達增強,說明干預后IκB的活性可能有所恢復,NFκB在胰島細胞核中的表達降低。提示藻藍蛋白可能具有抑制IкB/NFκB通路活化的作用。
3.2 藻藍蛋白對糖尿病胰腺的保護作用 藻藍蛋白是螺旋藻細胞中重要的光合作用天然色素,在螺旋藻中的含量高達10%~20%。近年來國內外人員研究表明,藻藍蛋白具有抗疲勞、抗輻射、抑制腫瘤、降低血脂、調節免疫、抗炎等多種功能且安全無毒。Romay等[9-10]第一次報道了藻藍蛋白具有抗炎、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他們研究證明藻藍蛋白在12種炎癥實驗模型中表現出抗炎效應。藻藍蛋白可以清除烷基、羥基、過氧基,可以抑制由亞鐵離子(Fe2+)、壞血酸致微粒體脂質過氧化,其抗氧化作用與抑制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及一氧化碳(NO)產生有關[9]。二甲雙胍是應用多年的抗2型糖尿病一線藥物,它可以抑制高糖所誘發的炎癥反應[11],通過抑制NFκB的活化而減弱ILβ/TNFα誘導的培養皿中血管壁細胞(EC、單核細胞等)炎癥細胞因子的表達,提示其具有直接的抗炎作用。但臨床上長期應用二甲雙胍會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本實驗觀察到藻藍蛋白有類似二甲雙胍的作用,可明顯抑制糖尿病大鼠胰島細胞中有IкB/NFκB通路的活性,具有一定的胰島細胞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為:減少IKK激活導致的IκB磷酸化和降解,抑制NFκB介導的基因轉錄,降低TNFα、IL2、IL6等炎癥因子的表達和NOS催化的NO表達從而減少胰島細胞炎癥;降低血脂,減輕脂質過氧化,清除各種自由基,保護胰島細胞。藻藍蛋白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低血糖的程度不如二甲雙胍,可能因為:藻藍蛋白具有獨立的、不依賴于降糖作用的抗炎、抗氧化應激機制,藻藍蛋白的降糖作用更為緩和,故在干預期間降糖效果不如二甲雙胍。
綜上所述,藻藍蛋白表現出抗2型糖尿病的藥理作用且無毒副作用,因此可能成為今后新型的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或功能性食品。
參考文章:
[1]Dandona P,Aljada A,Bandyopadhyay A.Inflammation:the link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obesity and diabetes[J].Trends I mmunol,2004,25(1):4-7.
[2]Blaak EE.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obesity and type2 diabetes mellitus[J].Proc Nutr Soc,2003,62(3):753-760.
[3]Miyaoka K,Kuwasako T,Hirano K,et al.CD36 de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J].Lancet,2001,357(9257):686-687.
[4]Tucker Collins,Myron I,Cybulsky.The NF-kappaB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i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is primed for activation in regions predisposed to atherosclerotic[J].Clin Invest,2001,107(3):255-256.
[5]Mensah-Brown EP,Obineche EN,Galadari S,et a1.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rats:the role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J].Cytokine,2005,3l(3):180-190.
[6]Navarro JF,Mora C.Role of inflammation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5,20(12):2601-2604.
[7]Monaco C,Andreakos E,Kiriakidis S et al.Canonical pathway of nuclear factor кppa B activation selectively regulates proinflammatory and prothrombotic responses in human atherosclerosi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4;101(15):5634-5639
[8]丁鶴林,黎鋒,徐明彤.抑制核因子κB對糖尿病腎病的作用[J].中華內科雜志,2002,41(9):605-609.
[9]Romay Ch,Gonzalez R,Ledon N,et al.C-phycocyanin:a biliprotein with antioxidant,anti-inflammatory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J].Curr Protein Pept Sci,2003,4(3):207-216.
[10]Romay Ch,Ledon N,Gonzalez R.Effects of phycocyanin extract on prostaglandin E2 levels in mouse ear inflammation tests[J].Arzneimittelforschung,2000,50(12):1106-1109.
[11]Haffner S,Temprosa M,Crandall J,et al.Intens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 on inflammtion and coagulation in participants with impaired glucosa tolerance[J].Diabetes,2005,54(5):1566-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