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弘
問:你當初確定這個調查選題的起因是什么?有哪些情況是在你意料之外的?
李銀河:應該說,在調查之前,部分情況是在意料之中的。我們都知道,農村一般重男輕女,但是,我們對農村(男女平等)究竟是一個什么情況并不了解。比如在農村里,一個女孩子從出生開始到底能不能得到跟男孩一樣的機會,父母的喜愛、營養、教育等,和男孩是不是一樣?農村本身就是比較被忽略的,農村的婦女就更被忽視,這方面研究也是比較被忽略的。這些情況在調查之后才有了明確的了解。
問:這項研究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是什么?
李銀河:跟以前相比,在很多方面農村婦女的地位雖然有了改善,但是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她們和男人相比還是很不平等的,地位還是比較低下的。
問:這次調查研究有多大的代表性?
李銀河:社會學的田野調查分為定性的和定量的兩種。一個很好的大樣本的隨機抽樣可以推論整體,比如北方農村甚至全國農村等。但是,像這種調查一個村子的研究結果,完全不能推論。它完全是一種探索,和大量的定量調查相比較,它的好處在于比較深入,可以問好多在大型的定量調查中問不到的一些問題。
問:書中關于女性在性快樂方面的采訪令人印象深刻,北方農村婦女在性方面是受到男權主義的壓迫的。你在書中也提到北方女性談性這個話題是有很多顧忌的,在實際調查的過程中如何讓她們開口談性?
李銀河:這主要是因為我有一個幫助我做調查的助手,她就是這個村人。如果是我自己去問的話,可能就一點兒都問不出來了!農村婦女在談起性這個問題還是很羞澀的,做這樣的調查還是很困難的。而我恰恰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有這么一個人,受過高等教育,又是本村人,村子里很多人都是她的熟人。她其實相當于一個“圈內人”,問起來就比較容易。更何況她作為“圈內人”,很多事情她本來就知道。比如一些比較特殊的實例,同性戀,甚至其中有因為性傾向的問題而自殺的事情。
問:在《后村的女人》中,我看到后村自由戀愛和包辦婚姻正發生著激烈的沖突。作為親身經歷過這次調查的專家,你認為有哪些東西值得我們去思考?
李銀河:實際上自由戀愛在農村的阻力還是挺大的,真正的自由戀愛在農村人的心目中還是一個比較負面的現象,有些自由戀愛的子女和父母的沖突挺激烈的,大家還是把它看作一種丑聞似的。
我覺得在農村,真正實現自由戀愛還需要比較漫長的過程。其實對于自由戀愛的問題,現在很多人,包括歲數大的人,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都表示能夠接受了,但是習俗在實際上的改變還是比較漫長的,人們還是按照習俗去做。結婚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習俗,而習俗的改變是最難的。
問:在傳統的農耕社會中,女性往往受到農村宗法制度的嚴厲控管。在中國的現代化過程中,傳統的農耕社會逐漸瓦解,宗法制度也趨于解體,女性地位逐漸提高。我們是否可以說,農村女性權利不平等,是否就是因為傳統農耕社會的形態相對封閉的狀態而造成的結果?
李銀河:除了傳統農耕社會中經濟活動、生產方式等因素之外,婚姻制度、婚后居住制度……這些也造成婦女的地位低下。其實造成重男輕女這一現實的原因不僅是在觀念上的,它還直接跟養老等問題有關。女孩嫁出去,家里如果沒有男孩,養老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覺得男權制的一個基礎就是婚后居處制度。婚后女方要搬到男方家庭去住,就等于從出生的家庭拔根到一個陌生的家庭里生活,她的地位當然是會大受影響的。但是這個問題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只能靠都市化、現代化才能逐漸改變。
幾千年以來,中國都是一個男權制的社會嘛,這種情況在城市里已經有所改善。根據我的調查,在大城市中,從妻居住制才2%-3%。但是,大城市婚后新居制已經占到整整一半了,大概還有45%是從夫居住。在農村,百分之九十幾都是婚后從夫居住制。真正的社會變遷還是發生在城市,農村實際上并沒有受到太多的沖擊。在城市,婚后新居制改變了結婚以后女性一定要住到婆家這樣一種居住形式,這樣馬上女性地位就不一樣了呀,這就比較脫離男權制的家庭環境了。真正要改變,我看還是要都市化、現代化。
問:在你的研究中,女性獲取收入的能力和水平,是否也是決定農村性別權力關系的重要因素?
李銀河: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一般的家庭,丈夫從事非農業生產的,收入就比較高,一般的婦女在一個家庭的收入里頭大約能占到一小部分,比如三分之一。《后村的女人們》中有一個調查對象是小學教師,收入相對比較高,村子里一些特殊的習俗就影響不到她。比如,家里來了客人,女的不能上桌吃飯,這個小學教師就能。很明顯,她在家里的地位高,就不受這個習俗的約束。
問:根據我對農村的了解,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女性自殺的比較多,而現在很少了。近年來,婦女外出打工等謀生渠道的增多,是否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
李銀河:婦女的流動對于其地位的提高是有好處的。像自殺這種情況就很奇怪,只有中國等極少數國家,女的多于男的。大多數國家,男的自殺明顯高于女的。因為在生存的競爭中,男的壓力大,自殺率也就高。中國女性自殺的人群中,農村婦女占了大多數。甚至有人提出這么一個理由,就是農村婦女特別容易得到農藥。我覺得,還是生活質量低下,社會地位低,絕望所造成的。
另外,我還想到一個文化的原因。在歷史上,我們就有女人以死明志的習俗。比如,她遭到強暴了,受到委屈了,以死來表示自己的清白。有些行為,政府還予以表彰。這些在文化的深處,會產生集體的記憶。
問:如果國家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的養老和醫療問題,讓農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后不再為生存和患病而擔憂,那么對于農村女性地位的提高將起到什么作用?
李銀河:如果真的能夠走到這一步,婦女的地位就能真正和男性平等。農民之所以重男輕女,主要是養兒防老。雖然法律規定兒女都要養老,但是在農村就是男孩養老。法律說男女都有繼承權,可是農村的繼承權都給男孩。男女平等繼承的法律,在農村是一紙空文。但是,在城市都是兒女平分父母財產。
如果國家能夠承擔起農民的養老、醫療等責任,就等于釜底抽薪,男女不平等的問題就能比較好地解決。
問:大家都知道你是女權主義者,你自己對女權主義有什么定義?
李銀河:我是絕對的女權主義。我寫這個農村性別權力關系,絕對是女權主義的觀點。實際上,我覺得女權主義在中國被妖魔化了,大家覺得女權主義是仇視男人、跟男人爭斗之類的,我覺得女權主義就是主張男女平等,所有主張男女平等的人都是女權主義者。女權主義實際上是國策,主張男女平等是中國的國策呀。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有婦女權益保護法,咱們中國是有的,這是一個基本的國策。
女權主義有很多流派,有一些比較激烈的,比如說主張徹底擺脫男人的、仇視男人的,是極端的。中國人一說女權主義就是這么一種印象,其實不是。女權主義各個流派雖然觀點分歧很大,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主張男女平等。我來解讀女權主義,就是男女和諧相處,我既不主張男尊女卑,也不主張女尊男卑。
問:在眾多的社會學課題中,你為什么選擇了性作為研究重點?性問題的獨特性在哪里?
李銀河:其實我的研究領域是婚姻、家庭、性別和性,其中性的領域更富有挑戰性吧,它在社會習俗中引起爭議的領域更多,應該加以矯正的問題也更多。而且性是社會一個很重要的領域,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
問:性對中國人來說一直很敏感,你在對女權、性的研究過程中遭遇過哪些讓您記憶深刻的壓力和阻力?
李銀河:阻力……應該還是習俗吧。有些人對我的一些觀點、言論很難接受,有的人甚至很激憤。因為我的很多研究和觀點是對傳統習俗的重新思考,而挑戰習俗和傳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問:媒體關于你的三個前衛言報道引起很大的爭議,“一夫一妻模式顯得過于單調”、“一夜情在道德上完全沒有問題”、“只要不生育表兄表妹也可結合”。可否解釋一下你的這些說法?
李銀河:一些問題大家都覺得是天經地義的,比如婚姻制度,可實際上,婚姻制度也不見得就是那么永恒,它也是在不斷地改變。當然在中國它的變化可能是最慢的,因為中國是一個特別看重家庭價值的國家,所以這些在中國聽起來就特別扎耳。而在那些比較看重個人的社會,婚姻制度的重要性跟咱們就大不一樣。在北歐,有一半的人基本上不進入婚姻,而是選擇一些其他的方式。在匈牙利,目前只有一成多的人進入婚姻。我只是把這些客觀的統計數字和趨勢描述了一下,國人就很受不了了,但是事實就是事實嘛。我們搞社會學的,就是要把事實告訴大家。社會學就是做兩件事,一個是告訴你事實是怎么樣的,一個是告訴你為什么。
關于“一夜情沒有什么道德問題”,我是有一個前提的,雙方必須是單身,而且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礎上。滿足了這些前提,一夜情是沒什么道德問題的,而且他們是有權利的。但是一夜情如果發生在已婚的人身上,就違反婚姻道德了嘛,這是不對的。而且我還加了好多限制,比如說一夜情是很容易傳播性病的。我覺得我的觀點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至于說到表兄妹結婚,這在傳統社會中是合法的,后來國家對此有了新的規定,我是贊成的。我只是說對于一些非常個別的個案,一對表兄妹,非她不娶,非他不嫁,兩人又保證不生育,法律可以對這樣的個案網開一面。有人因此傳我贊成亂倫,真是太荒唐了!
我覺得媒體針對我的那些言論,無論多么尖銳,如果是不歪曲的報道,我就都能接受。我確實是對習俗有挑戰,但是不要歪曲我的言論,篡改我的言論。
問:在性研究方面,最讓你感到驚奇的是什么?
李銀河:在一些問題上,我們與西方國家還是有一些差距,比如說性快感的問題。在國外有10%的女性是沒有性快感的,而在中國有26%的女性終身沒有體會到什么是性快感的。這個是比較驚人的發現。

《李銀河文集》(全十冊),李銀河著,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320.00元
還有能算是一個小秘密吧。比如說在中國的很多同性戀都選擇了跟異性結婚,因為中國的結婚、傳宗接代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好多中國的同性戀都會跟異性結婚。這當然是很不人道的了,跟異性結婚的同性戀怎么能幸福呢?這也會造成大量的家庭悲劇。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的人像中國人這么看重生育的。這也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沒有什么宗教信仰,最看重的就是家庭的價值了,孩子簡直具有宗教的意義。要生孩子就要組成異性戀的家庭呀,同性戀在中國人看來就好像是要斷子絕孫啦,這在中國人看來簡直太恐怖了,就好像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沒有實現。
這還是因為中國是家族主義的文化吧。西方是一種個人主義的文化,以個人為單位,咱們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但是也不能說個人主義就優于家族主義,只不過是蘿卜白菜。
問:當前手機黃色網站給孩子的毒害很大,打擊力度也正在加強。青春期性教育問題,現在很多地方在搞試點。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李銀河:教育部現在已經發了文件,(青春期性教育)要在全國推廣了,好像試驗階段已經過了。但是做的還是遠遠不夠的。北歐一些國家的性教育有一個指標,成功的性教育就是能夠百分之百杜絕少女懷孕的,這個咱們還沒有杜絕啊,少女懷孕正是沒有做好性教育的一個標志嘛!應該要達到這個標準,如果沒有做到的話,那就證明是學校沒有做好,是失職嘛!
美國中小學的性教育非常詳細,針對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10歲的時候應該給他們講什么,15歲的時候講什么,都是通過專家論證的,他們有一個非常詳細的安排。
咱們的性教育實際上很多只是在上生理衛生課,會講一些子宮啊、精子啊、卵子什么的,但是不講性,這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性教育。性教育必須要將性本身,是怎么懷孕的、如何避孕,包括同性戀也是性教育的一個內容。這些都要講,不講的話是沒有效果的。
另外就是要給他們傳播一些比較正確的性觀念。性教育里面也得包括正確的性觀念的傳播,起碼不要讓孩子特別地反感性,不要給他們太多的罪惡感,這樣容易造成心理問題,是完全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