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潤女,吳琦琦,陳利妲,易曉瑜
百白破疫苗是用于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的有效聯合制劑,但該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率高[1]。為了減少百白破接種后不良反應,對適齡兒童采用不同溫度的吸附百白破疫苗進行接種,并對接種后的不良反應進行對比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08年 1月至 12月來門診接種吸附百白破疫苗的健康、無禁忌證的適齡兒童,其中 3~12月齡兒童基礎免疫 1100針次,1.5~7周兒童加強免疫 700針次。
1.2 研究方法
1.2.1 接種方法 按照前來接種的順序編號并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 3組,3組兒童年齡、性別、體重、健康狀況、針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每組采用不同溫度進行接種,接種時吸附百白破疫苗剛從冰箱取出溫度接近冰箱溫度(2~8℃)為帶冰組,放置室內 30 min接近室溫(10~22℃)為室溫組,置于恒溫箱或握于手心中使之接近體溫(23~34℃)為體溫組。疫苗統一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的吸附百白破,規格為 4人份/2 ml,均由一名經過接種培訓的護師按操作規程接種,部位選擇上臂三角肌深部肌肉注射 0.5 ml/人,給每位家長分發接種告知書并留取咨詢電話,告訴家長發生不良反應立即報告或復診,每周安排兩個半天集中接種,確保開啟的疫苗 30 min內用完,否則棄之。
1.2.2 評價方法 通過現場觀察、電話隨訪及復診情況等了解 3組兒童接種后 1個月內局部和全身不良反應,記錄于自制接種反應登記表上,判定標準:無反應(紅腫或硬結范圍≤0.5 cm,體溫≤37.1℃),弱反應(紅腫或硬結范圍 0.5~2.5 cm,體溫 37.1~37.5℃),中反應(紅腫或硬結范圍 2.6~5 cm,體溫 37.6~38.5℃),強反應(紅腫或硬結范圍≥5.1 cm或局部淋巴結腫大,體溫≥38.6℃)[2]。
1.2.3 統計學處理 采用秩和檢驗(Ridit分析),組間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3組患兒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見表1。經檢驗,帶冰組和室溫組兒童接種不良反應的 R值均大于體溫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不同溫度百白破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百白破疫苗是一種異體、異性蛋白質,具有生物學活性,可導致機體產生接種反應,主要原因有疫苗因素(質量、純度、均勻度);疫苗使用因素(未規范操作、未充分搖勻);個體因素,接種次數等。本次調查均使用同一生產廠家及批號的疫苗,由同一位護師進行接種,被接種兒童個體因素、接種次數等無明顯差異(P>0.05),在排除以上影響因素的情況下,接種三種不同溫度的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反應程度不同,帶冰組最高,室溫組居中,體溫組最低,并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接種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減弱。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①疫苗在接近體溫狀態下,溶解速度快而均勻,容易搖均勻,減少了氫氧化鋁佐劑在局部積蓄引起的不良反應。②避免了低溫藥液刺激引起的局部肌肉、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良,藥液吸收不良引起的不良反應。③降低了百白破疫苗中的不耐熱毒素的活性,增加了機體對接種的順應性。
有報道吸附無細胞百白破制劑 37℃保存 3個月無毒性逆轉,質量穩定,安全可靠[4],因而提高疫苗溫度至 23~34℃條件下保留 30min,能夠確保疫苗質量穩定。我院安排每周二上午、周五上午兩個半天集中接種,確保開啟的疫苗 30 min內用完,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事件,達到了安全、有效接種百白破疫苗之目的。
[1]譚亞軍,張晉琳,徐穎華,等.接種吸附全細胞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的安全性評價[J].中國疫苗和免疫,2008,4(14):308-311.
[2]丁秀娟,宋良文.安全合理有效接種百白破疫苗[J].中國醫療前沿,2008,8(3):90.
[3]武 松,葉冬青.多組單向有序資料的Ridit分析在SPSS中的實現[J].中國衛生統計,2006,23(6):554-555.
[4]傅惠蘭,鐘澤榮,熊惠玲.吸附無細胞百白破(DPTa)的穩定性試驗[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1998,1(2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