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亞新
(沈陽市胸科醫院,遼寧沈陽 110044)
腹膜活檢是近年來國內外開展的一種用于臨床診斷原因不明腹腔積液的一種特殊檢查手段,我院自2000年5月開展超聲引導下胸、腹膜活檢術以來,已為大多數患者確定了病因學診斷,對臨床早期病因診斷有很大幫助。
58例不明原因腹腔積液患者,均經反復抽取腹腔積液,送常規及脫落細胞學檢查未能明確診斷,進一步經X線、腹部CT、生化檢查仍不能做出明確的病因診斷,男21例,女37例,年齡18~72歲,平均45歲,均為2007年3月~2010年2月三年間在我院的住院患者,經彩超檢查后,腹腔積液中等偏大量,腹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者,厚度0.9~4.0 cm,平均厚度2.45 cm。
穿刺活檢前,所有患者均測定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無明顯心肺功能不全者。我們應用飛利浦IE33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5.0 MHz及7.5~10.0 MHz兩種,美國Bard全自動組織活檢槍,內槽式組織活檢針,規格16~20 G,常規消毒,局部利多卡因麻醉,活檢針到達壁層腹膜時,避開周圍腸管,囑患者短暫屏氣,瞬間活檢。每例患者腹膜均取3~5次,活檢組織條置于10%福爾馬林液中固定,同時留取液基細胞學檢查標本,送病理檢查。
58例腹膜活檢病例中,經病理證實,其中結核性腹膜炎29例(2例有肝硬化病史),占腹膜活檢者的50.00%;腹膜間皮瘤16例,占腹膜活檢者的27.58%;腹膜轉移癌5例,占腹膜活檢者的8.62%,5例轉移癌經進一步免疫組化檢查,其中2例找到原發病灶(卵巢癌1例,胰腺囊腺癌1例);黏液腺癌2例,占腹膜活檢者的3.44%;類癌1例,占腹膜活檢者的1.72%;其他5例病理回報為正常平滑肌組織。同步脫落細胞學檢查發現瘤細胞者7例,結核9例,其余病理回報均未見瘤細胞。見表1。
腹膜活檢的病因診斷率為91.37%,與文獻報道接近[1-2]。58例活檢患者中,有13例術后2~3 h有輕微局部疼痛,未經任何處理自行緩解,術后觀察,未發現有腹腔積液外漏及腸管穿孔,無出血及感染并發癥等發生。

表1 腹膜活檢病理組織學及細胞學回報結果(例)
腹腔積液的常見病因有肝硬化、結核性腹膜炎、腹膜腫瘤等,盡管臨床影像、腹腔積液細胞學檢測和內鏡檢查可以使一些腹腔積液的病因得到明確,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病例腹腔積液原因不明。在臨床,結核性腹膜炎的治療、預后和惡性腹腔積液截然不同,因此,及早診斷明確對減少結核性腹膜炎粘連的發生有一定意義。本組58例腹膜活檢患者中,有53例明確病因診斷,確診率為91.37%,具有較大的臨床應用價值。惡性者24例,占腹膜活檢者的41.37%,結核性29例,占腹膜活檢者的50.00%,結核性偏高,可能和我院是結核醫院在患者來源上有一定關系。腹膜穿刺活檢是一種優于腹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查最有臨床價值的檢查手段,對于原因不明伴有腹膜增厚的腹腔積液的診斷,腹膜穿刺活檢應作為首選的診斷性檢查方法,此方法具有安全可靠、使用限制少等特點[3-4],可作為臨床確定腹腔積液病因的一種特殊檢查手段,活檢病理可直接給出診斷金標準——病理診斷,故應廣泛用于臨床。
[1]孫曉方,姚娟.局麻下胸腔鏡治療結核性胸膜粘連及包裹[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11):33-34.
[2]王建宏,陳寶軍,韓英,等.超聲引導經皮穿刺活檢在大網膜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15(1):9-10.
[3]孫文,孔敏.多功能腹膜檢查針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診斷,2005,6(10):45-47
[4]范麗琳,陳東風.腹膜活檢在腹水病因診斷中的意義[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3,25(20):1791-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