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瑞招
(廣東省深圳市沙灣人民醫院,廣東深圳 518114)
產后出血一直是產科最嚴重的并發癥,不僅影響孕產婦的健康,甚至威脅生命。 隨著手術和輸血技術的提高,剖宮產率逐年升高。傳統方法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常采用子宮紗布填塞,無效時行子宮切除術患者會失去生育功能,或子宮動脈栓塞止血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院2004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 B-Lynch縫線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26例,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2004年7月~2009年12月,收集我院在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經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例40例,其中,初產婦22例,經產婦18例;平均年齡27.6歲;平均孕周38.2周;出血量500~1 200 ml。26例采用B-Lynch縫線術治療,設為治療組,其余14例運用宮腔填塞紗布,設為對照組。兩組年齡、胎次、孕周、身高、體重、麻醉及手術方式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從剖宮產原切口將子宮提出,兩手加壓子宮使其體積縮小,若出血減少估計該手術可成功。用0號可吸收合成線自子宮切口距右側3cm的下緣3cm處進針,經宮腔自切口上緣3cm距左側4 cm處出針,跨過宮底繞向后壁,與前壁相同部位右側后壁進針,水平出針至左側后壁,跨過宮底繞向前壁,同右側對稱部位左側上緣進針,下緣出針,于切口下緣打結。縫合關閉子宮切口、關腹。術后使用宮縮劑和抗生素。
有效:子宮收縮良好,出血明顯減少或停止;無效:子宮收縮差,出血不止,改用其他方法或行子宮切除者。
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 P<0.05 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治療組26例經 B-Lynch縫線術治療后有效25例(96.15%),1例胎盤早剝術后仍有較多出血而行雙側髂內動脈栓塞治療,并輸血800 ml。對照組14例保守治療,有效12例(85.71%),其中,1例改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1例行子宮切除治療;出血量平均(821±113)ml,4 例輸血 400~1 300 ml;發生產褥病率3例(21.43%)。兩組治療有效率、出血量及并發癥比較見表1。兩組治療有效率、出血量、并發癥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出血量及并發癥比較[n(%)]
產后出血是指產后出血量超過500 ml者,其發生率為2%~11%;宮縮乏力出血是剖宮產術中出血最常見原因,占70%~80%。傳統的治療方法當宮縮劑應用無效時,多采用宮腔紗條填塞和切除子宮等方法,前者的缺點是易感染,費時較長,不能迅速止血;子宮切除雖保留附件但還可能影響卵巢的部分血供繼而出現卵巢早衰。其他治療方法還有行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結扎術,但手術難度大,一旦損傷髂血管,將引起不可控制的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動脈栓塞介入治療療效確切,但需要特殊的設備,而B-Lynch縫線術用于剖宮產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成功率高,無需特殊器械,尤其適用于子宮彌漫性出血,避免切除子宮。本組資料中治療組26例經B-Lynch縫線術治療后有效率為96.15%。對照組有效率為85.71%,其中1例改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1例行子宮切除治療。治療組術中平均出血量(716±108)ml,較對照組平均出血量(821±113)ml明顯減少;但本組有1例胎盤早剝大出血經B-Lynch縫線術后仍出血不止,說明對胎盤早剝子宮縫合后仍不能使子宮血管關閉血竇,需采用其他方法治療。術中注意縫合后要觀察10 min子宮收縮效果,以防繼續出血。
總之,B-Lynch縫線術是一種理想的治療產后出血的方法,可避免失血性休克、DIC等不良結局的發生。
[1]梁娟,李維敏.1996~2000年全國孕婦死亡變化趨勢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5):257-260.
[2]李慧娟,王亞軍.捆綁或縫合子宮治療剖宮產出血16例體會[J].臨床研究,2007,45(3):42-49.
[3]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24.
[4]Nour NM.An introduction to maternal mortality[J].Rev Obstet Gynecol,2008,2(1):77-81.
[5]Blynch C,Coker AH.The blynch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control of massive postpartum haemorrhage:an alternative to hysterectomy:five cases reported[J].Br JObstet Gynaecol,1997,104(3):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