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苛蔓
(湖南省懷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湖南懷化 418000)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多見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因多發(fā)于秋季,故又稱為秋季腹瀉[1],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發(fā)熱、脫水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嚴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目前缺乏特效治療,各種抗病毒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仍不理想。我院用思密達治療60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者,并與利巴韋林的治療效果作了比較,報道如下:
2008年10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男34例,女26例;年齡6~30個月;病程2~5 d;糞便為稀水樣或蛋花湯樣,大便次數3~15次/d;發(fā)熱31例,嘔吐33例;輕度脫水39例,中、重度脫水21例。所有患兒大便輪狀病毒抗原檢測為陽性、符合第6版《兒科學》中輪狀病毒性腸炎診斷標準。將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給予補液、抗感染及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治療,中度脫水者給予常規(guī)補液,輕度者給予口服補液鹽,有合并癥者給予對癥處理。治療組服用思密達(法國博福一宜普生制藥集團生產):<1歲,首次服半包,以后每次1/3包,每日3次;1~2歲首次服2/3包,以后每次半包,每日3次;2歲以上每次1包,每日3次。對照組用利巴韋林(西安利君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0~15 mg/(kg·d)靜滴,1 次/d。 兩組療程均為5~7 d。
根據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訂的標準判斷療效[2]。顯效:治療72 h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大便次數及性狀恢復正常,糞RV-Ag轉陰;有效:72 h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次數及其性狀明顯改善,糞RV-Ag轉陰;無效:臨床癥狀、大便次數及性狀無好轉甚至惡化,糞RV-Ag仍陽性。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將所得數據輸入電腦建立EXCEL數據庫,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tǒng)計學分析,等級資料比較用秩和檢驗,定性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28/3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22/3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療效要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療程結束后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血小板未見明顯變化,2例出現惡心、嘔吐,未見其他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7%;對照組4例出現皮疹,2例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2例白細胞暫時性輕度下降,未見肝腎功能變化等其他明顯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秋季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其發(fā)病機制為輪狀病毒侵犯小腸黏膜,使腸壁絨毛細胞破壞,雙糖酶活性減低,致使小腸黏膜回吸收水分和電解質的能力受損,同時由于因溶質轉運障礙而排出大量水樣便或反復嘔吐,使水和電解質自消化道丟失,發(fā)生水電解質紊亂,產生一系列中毒癥狀,所以對于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治療,恢復并維持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功能具有重要意義[3]。
思密達和利巴韋林均是治療腸炎的藥物,利巴韋林可被細胞內腺苷激酶磷酸化形成利巴韋林單磷酸和利巴韋林三磷酸,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阻斷DNA病毒復制,但利巴韋林對腺苷激酶依賴性太強,易產生耐藥性,從而使其臨床療效受到影響;思密達是由雙四面體氧化硅單八面體氧化鋁組成的多層結構的一種新型消化道黏膜保護劑,藥效學證明:思密達可吸附多種病原體,將其固定在腸腔表面,而后隨腸蠕動排出體外,從而避免腸細胞被病原體損傷;思密達對多種細菌毒素也有固定作用,恢復腸蠕動的正常節(jié)律,維護腸道的輸送和吸收功能[4-5];此外,思密達還能減輕和修復空腸彎曲菌對腸道黏膜的損傷,并抑制其繁殖;另一方面,思密達可減慢腸細胞轉變速度,促進腸細胞的吸收功能,減少其分泌,緩解小兒由于雙糖酶降低或缺乏造成糖脂消化不良而導致的滲透性腹瀉,還可通過和腸黏液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增加黏液凝膠的內聚力、黏膜彈性和存在時間,從而增強黏液屏障,保護腸細胞頂端和細胞間橋免受損害[6-7],而且思密達不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并連同所固定的攻擊因子隨消化道自身蠕動排出體外,該藥亦不改變大便顏色,不改變正常的腸蠕動[8-9]。本研究觀察組用思密達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3.3%,遠高于對照組,是因為口服思密達可使藥物均勻覆蓋整個腸腔表面,保護腸黏膜,減少其分泌,促進吸收,改善腸道寄生菌群的平衡,起到抗感染止瀉作用;同時,它不干擾腸道正常吸收功能,并可促進正常細胞的吸收功能,減少腸細胞的運動失調,水和電解質流失明顯減少,為進食提供了保障。
總之,用思密達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患兒易于接受,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290-1299.
[2]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381.
[3]陳斌.利巴韋林與更昔洛韋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86例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47(24):128-129.
[4]陳淑君,柳錫永,朱笑頻.更昔洛韋聯(lián)合西咪替丁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臨床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5,11(3):44-45.
[5]陸蓓.山莨菪堿與思密達聯(lián)合治療小兒病毒性腸炎36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4):47-48.
[6]解春紅,朱啟镕,歐弼悠.思密達治療嬰幼兒急性輪狀病毒腸炎的對照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02,20(6):340-342.
[7]施雯宇.思密達臨床應用新進展[J].中國藥業(yè),2005,14(7):94.
[8]茹先古力·納塞爾,佐日汗.思密達+利巴韋林保留灌腸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8,46(22):88-89.
[9]劉黎,張悅.思密達聯(lián)合西米替丁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療效觀察[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6,12(17):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