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陸友
(云南省精神病醫院,云南昆明 650224)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安全的需求越來越高,臨床上用藥越趨合理、謹慎。近年來新型精神藥物層出不窮,臨床醫生對精神疾病和各種類新型藥物的認識不斷加深。為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精神藥物使用情況,積累資料,找出存在的問題。筆者對住院患者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于2009年8月9日對我院其中3個病區(老年病科除外)的全部住院患者進行調查,共478例。
用自擬的住院患者調查表,項目包括:性別、年齡、婚姻、民族、職業、文化程度、住院天數、次數、診斷、用藥情況(藥名、劑量、用法)、特殊治療。采用一日法進行調查,對當日每位住院患者逐項填寫調查項目,其結果與2001年組的調查情況進行統計比較。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5.0軟件處理,并進行分析。
調查住院精神病患者共478例,其中男253例(52.93%),女 225 例(47.07%),男女比例為 1.1∶1。 年齡:17~60 歲,平均(37.50±12.24)歲;住院天數:最短 1 d,最長 4 996 d,平均(380.18±739.99)d。 初次住院189例(39.46%),再次住院289例(60.54%)。
2.2.1 總體治療情況 478例患者使用精神藥物情況見表1。

表1 2009年與2001年住院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
2.2.2 藥物使用頻度 2009年與2001年精神藥物使用頻度的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2009年與2001年精神藥物使用頻度比較
近年來,由于新型抗精神病藥物的廣泛使用,使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使用數量明顯下降。這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明顯、安全性高有密切的關系。由于現在的醫患關系復雜,醫療糾紛發生率高,以及患者及家屬的維權意識增強,因此重視醫療安全成為每個醫生的共識,所以選用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藥物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也使得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得以廣泛使用。由表1可知,單用一種精神藥物治療者逐年增多,有極顯著性差異(P<0.001),反映出我院臨床醫生對精神藥理學理解更深入,并認真遵循單一用藥,不常規聯用抗膽堿能藥物的原則。但調查發現2009年組有過多使用苯二氮 類藥物的傾向,478例患者中有306例患者使用苯二氮 類藥物,占64.02%,涉及6種苯二氮 類藥物。聯用三種以上藥物者有增多趨勢(P<0.001),多是與聯用苯二氮類藥物有一定關系,故聯用三種以上藥物者增多,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偏重治療安全的考慮。
[1]姚堅,蔣陸友,楊麗,等.1979-1990年住院病人用藥及病種變化初步分析[J].云南精神醫學,1991,2(1):14-17.
[2]李超,林多朵.八年來我院精神藥物使用的演變[J].中國民康醫學,2008,20(23):2765.
[3]祁世清.596例精神病住院患者年度精神藥物使用情況調查[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4):1780.
[4]羅榮連,陳騫.住院患者精神藥物一日使用296例調查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4):1755.
[5]李永宏,楊亞黎,程茵.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藥物治療調查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1):1273.
[6]雷殷華.精神藥物的臨床應用概況[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6):1958-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