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斌 楊 勇
AQ 4203-2008《作業場所空氣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管理標準》經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是對LD41-92《作業場所空氣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管理標準》標準的修訂,它規定了作業場所空氣呼吸性煤塵接觸濃度管理標準,為評價作業場所空氣呼吸性巖塵危害程度和進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手段。
修訂背景與意義
我國進入21世紀的職業危害情況仍然非常嚴峻。根據衛生部公布的統計資料,目前我國受到職業危害人數仍有2億多,塵肺病發病人數估計不少于100萬例,每年仍有將近1萬人發病。塵肺病除損害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外,其治療和康復費用昂貴,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巨大,每年直接經濟損失約8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約300億~400億元。
作為全球的塵肺病大國,我國政府已經承諾,響應國際勞工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全球消滅塵肺病的號召,切實履行政府的責任。
根據對塵肺發病機理的深入研究,國家對作業場所粉塵職業接觸濃度標準不斷更新,要求進一步嚴格,不僅降低濃度限值,同時還要求對呼吸性粉塵進行控制,這些都與國際上的做法趨于一致。
按照GBZ 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定義3.8,呼吸性粉塵是按呼吸性粉塵標準測定方法所采集的可進入肺泡的粉塵粒子,其空氣動力學直徑均在7.07μm以下,空氣動力學直徑5μm粉塵粒子的采樣效率為50%。而各國的研究已表明,粉塵能否進入人體肺部與粉塵的顆粒大小有關,一般只有能夠沉積在肺泡的粉塵才是導致肺纖維化、發生塵肺病的關鍵。另一方面,塵肺發病危險度還隨著接觸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在作業場所按照標準測定方法監測評價呼吸性粉塵濃度是預防和控制塵肺病的重要環節。
目前,我國的塵肺主要發生在礦山企業中。由于缺乏特異治療方法,保護工人健康唯一的辦法是控制人與含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接觸。因此,采用作業場所空氣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監測,能真實、客觀地反映作業場所呼吸性巖塵危害程度,有助于礦山企業采用科學有效的防塵技術和管理措施,改善從業人員的作業環境和勞動條件,為作業人員提供有效的個人防護,預防和控制塵肺病發生。標準還是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實施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開展職業病危害評價的重要技術法規依據。
原勞動部于1992年頒發的《作業場所空氣中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管理標準》,實施至今,隨著我國作業場所粉塵的危害現狀、粉塵采樣和粉塵評價方法等的變化,需要修訂以適應巖塵危害控制的需要。
修訂原則和內容
這次標準的修訂,是在對我國部分礦山巖塵濃度情況、塵肺病發生情況劑量-反應關系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與原標準相比,減少了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檔,并對不同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呼吸性巖塵的標準進行了修訂,如表1所示。

此外,標準中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1.關于巖塵的定義
原管理標準直接對呼吸性巖塵進行了定義,但沒有明確巖塵的定義。參照有關文獻中給出的定義,修訂后的標準定義巖塵為“較長時間懸浮在作業場所空氣中含游離二氧化硅的細微散狀巖石微?!?。
2.關于呼吸性煤塵的定義
目前,呼吸性粉塵采樣器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采集率符合美國政府職業衛生工作者協會(ACGIH)提出的曲線,另一種則符合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BMRC)曲線,我國所認可的是BMRC曲線,因此,沿用原有呼吸性煤塵的定義,對呼吸性煤塵及其采集特征作了進一步說明,即“其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7.07μm,且空氣動力學直徑5μm的煤塵顆粒的采集效率為50%”。
3.關于評價方法
粉塵的致塵肺作用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應該采用時間加權平均濃度(TWA)來評價其對工人的健康危害。考慮到巖塵接觸濃度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當前粉塵測定與評價的發展趨勢,以及礦山作業場所每工班工作的時間并不一致,因此,修訂后的標準建議以“8小時作業時間”為基準進行評價,據此定義“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為“由個體呼吸性粉塵采樣方法測得的一個工作日的巖塵時間加權平均濃度”。
4.關于管理標準
本次修訂,采用礦山巖塵(平均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為29.4%:27.8%~30.6%)和錫礦巖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為58%)濃度和塵肺患病資料,應用壽命表法來推導累計接塵量和塵肺患病率關系,從而估算出工人接塵30年累計患病率為1%時,游離二氧化硅含量29.4%和58%巖塵的最高容許濃度;然后,通過巖塵總粉塵和呼吸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和時間加權容許濃度之間的比例關系,推算出各自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限值。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粉塵毒性的劑量-反應關系,參照國外標準計算方法,推算出不同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呼吸性巖塵的容許接觸濃度。最后,綜合考慮我國作業場所巖塵控制的實際情況和有關專家的建議,制定作業場所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管理標準。
新標準與國外標準的比較
在國外作業場所空氣呼吸性巖塵接觸濃度的管理標準方面,多數國家是根據本國的粉塵危害情況制定相應的標準,但也有些國家直接引用發達國家制定的標準。總的來說,此次修訂給出的建議值雖然較之前更為嚴格,但相比國外工業發達國家如美國等還有一定的差距,某些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由于直接參照美國標準,因此也與我國的標準存在一定的差距,德國等國家的標準則與此次提出的標準較為接近。見表2。

雖然此次修訂所給出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低于5%的巖塵的標準仍然高于許多國家,但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較高的巖塵標準與多數國家給出的標準較為接近,更利于對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較高、危害較大的矽塵的管理與控制。
預防和控制塵肺病,保護作業者的身體健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制定標準的出發點和核心任務。由于目前職業衛生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本標準的貫徹實施還須依靠相關政府法規和相關管理部門去強制執行,使新標準盡快、更好地應用到生產、監測、評估、監督管理等環節中。
編輯 林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