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霞 潘海濤
我院2009年共收集106例藥品不良反應(ADR),筆者擬通過對這些報告的統計、分析,以引起臨床醫藥工作者對ADR的重視,進一步推進ADR檢測和報告工作在我院的開展,并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09年通過網絡系統向國家ADR數據庫上報的ADR報表106份。
1.2 方法 按患者性別、年齡、涉及藥物、給藥途徑、臨床表現等進行統計、分析。
2.1 性別與年齡分布 106例ADR的病例中,男53例(占50.00%),女53例(占50.00%);年齡1~79歲,19~60歲成人的ADR例數最多,達57.54%。發生ADR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分布見表1。
2.2 ADR涉及的藥物類型及構成比 106例ADR涉及的藥品有34種,其中抗菌藥物發生率最高,達84例,占ADR總數的79.24%。ADR涉及的藥物類型及構成比見表2。
2.3 引發ADR的給藥途徑 各種給藥途徑中,靜脈給藥引起的ADR最多,共99例,占93.40%;口服7例,占6.60%。
2.4 ADR涉及的抗菌藥物類別、種類及ADR例數 在106例抗菌藥物引發的ADR中,氟喹諾酮類為22例(占20.74%)居首位,其次是頭孢菌素類21例(占19.81%),β-內酰胺酶抑制劑10例(占9.43%),克林霉素類10例(占9.43%)。ADR涉及的抗感染藥類別、品種數及ADR例數見表3。
2.5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統及主要臨床表現 106例ADR中,涉及皮膚及其附件62例(占43.36%),其次為消化系統26例(占18.18%),神經系統16例(占11.18%)。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統及主要臨床表現見表4(其中,有些ADR涉及多個器官和系統,故總計數為143例,大于106例患者)。

表1 發生ADR的年齡與性別分布(例,%)

表2 ADR涉及的藥物類型及構成比(例,%)

表3 ADR涉及的抗菌抗菌藥物類別、品種及ADR例數(例,%)
2.6 ADR發生時間的分布 分析收集的ADR報表發現,用藥后24 h之內ADR發生率最高,ADR發生時間的分布見表5。
2.7 ADR報表來源 106例ADR報表來源于醫師的有33份(占31.13%),來源于護士的有60份(占56.60%),來源于藥師的有13份(占12.27%)。上報科室以兒科、急診科、婦產科、消化科較多。

表4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統及主要臨床表現(例,%)

表5 ADR發生時間的分布(例,%)
統計結果顯示,ADR的發生率男女統計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年齡方面,19~60歲成人所占的比例居首位,這與該年齡段人群的免疫應答能力較強,使用藥物頻率過高有關;10歲以下嬰幼兒患者占總例數的27.36%,提示嬰幼兒患者是ADR的重要監測對象之一。嬰幼兒由于各器官正在發育,功能尚未齊全,因此,嬰幼兒用藥,應當適當調整劑量,并加強用藥監測。
從106例ADR報表人身份分布情況看,護士報告的占大多數,藥師、醫生報告的較少。這由于醫務人員與患者接觸密切,最易發現問題,醫生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對上報ADR不夠重視,好多事情都是讓護士代勞,我院之前缺乏專職的臨床藥師,與臨床接觸的機會少,發現ADR的機會少有關。
由表2、表3可知,ADR涉及的藥物以抗菌藥物居多,這可能與抗菌藥物種類多、應用范圍廣、用藥頻率高有關。此外,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存在一定問題,如無指征盲目使用、預防用藥過長、醫師用藥起點偏高等也是導致ADR發生的重要因素。表3顯示,氟喹諾酮類在抗菌藥物品種及報告例數中均居首位,這與隨著氟喹諾酮類大量使用,ADR發生率逐步提高的報告一致[2]。這與此類藥具有抗菌譜廣,殺菌力強有關。氟喹諾酮在臨床上的廣泛、大量使用,使得細菌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成蔓延趨勢,耐藥細菌種類不斷增多,耐藥程度也趨于加重,故應盡量短期使用,不宜采取大劑量、長療程使用。
ADR涉及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皮膚及其附件的損害(占43.36%),其次是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損害。大多數的ADR的程度較輕,危害較小,但個別較嚴重,如關節損傷、過敏性休克、急性播散性腦脊膜炎等,如救治不當則可對機體造成嚴重的或永久性的損傷,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建議醫師使用藥物前要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和家族史,加強用藥過程的監測,以減少ADR的發生。
本次分析表明,靜脈途徑給藥ADR的發生率最高,這是由于靜脈給藥起效快,而被臨床廣泛采用。但由于同時存在配伍、給藥速度、熱源反應等因素,使得ADR更容易發生。建議醫師應根據患者的情況,合理選擇給藥途徑,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ADR監測工作不能給醫院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但這項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業,是醫務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應強化知識,不斷提高我院ADR的數量和質量。
[1]何偉珍,吳麗蘭,應小飛,等.浙江麗水市2004年501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中國藥房,2005,16(10):774.
[2]賀密會,周踐,周筱青.1534例ADR報告分析.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4,6(3):189.
[3]胡廣卉,尹玉雷.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