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華
患者滿意是醫療服務的目標,而現在“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護理模式正逐步被“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人性化護理模式所取代[1],因此有關住院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研究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為此,對我院 2008年 6于月至2008年 12月 40例住院患者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聯用了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并與常規治療護理組的患者主觀滿意度做了一個對照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 6月至 2008年 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 80例,年齡 18~60歲,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 40例,年齡(35.4±9.2)歲;對照組 40例,年齡(34.9±8.3)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①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②觀察組:在對照組方法的基礎上聯用以下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2-4]:①樹立人性化護理理念,營造溫馨的就醫環境,學會換位,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的利益出發,在注重患者疾病的同時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滿足和人格的完善”;②強化護士儀表儀容,規范護士服務禮儀,要求每位護士都要面帶笑容、著裝整潔、精神飽滿、情緒樂觀地接待每一位患者和親屬,實現了有內涵、有質量的微笑服務;③強調人性化服務、注重服務內涵,時刻處處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服務;④制定護理文明語言與行為規范,加強護患溝通,護理人員不但是患者的忠實聽眾,而且要學會引導患者將其所有的喜、怒、哀、樂都釋放出來;⑤患者住院期間,除需要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照顧外,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
1.3 評價方法 出院時采用李克特量問卷調查表評價兩組患者主觀滿意度。即分別對 5級態度“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賦予“5.4.3.2.1”的值,讓被訪者打分,總滿意率 =很滿意率 +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 S P S S11.5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采用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主觀總滿意率為 77.50%高于對照組的總滿意率42.50%,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2083,P<0.01,見表 1)。

表1 對兩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后的滿意度情況(例,%)
基層醫院住院部目前人員緊缺、護理分工也以任務為主,這樣經常難以向患者提供主動的、連續的護理,護患間也多缺乏必要的交流。而當今,醫療市場競爭激烈,誰贏得了患者的認可,誰能贏得了市場[5],因此在工作中加強護士素質的培養[6],不斷吸取新的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意識、強化服務質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顯得至關重要。
通過對住院患者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聯用了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見表 1)發現觀察組主觀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聯用了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的觀察組效果佳,患者主觀評價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推測原因可能是“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人性化護理模式是一種整體、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能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角度,可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身心狀態,對縮短、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一定效果,對患者的主觀感受的影響有重要意義。
[1]趙萍.婦產科實施人性化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09,4(19):202-203.
[2]劉瑞蓮.影響住院患者滿意度的原因分析及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06,12(5A):852-852.
[3]王桂蘭,劉義蘭,趙光紅,等.院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價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6,41(8):730-731.
[4]張富蘭.住院患者的人性化護理.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0):83-83.
[5]閆東革.人性化護理對病人滿意度的影響.全科護理,2008,6(12):3211-3212.
[6]蔣湘萍.護理服務進入市場的必然趨勢和基本策略.護理雜志,2000,15(4):2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