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童林根 馮 錦
缺血性中風除造成肢體活動及言語功能障礙外,患者多伴有認知功能障礙,是引起中、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病因之一[1]。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認知功能障礙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甚至遠遠超過了軀體功能障礙的影響[2,3]。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是指有記憶障礙和(或)輕度的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但個體的社會職業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響,亦不能由已知的醫學或神經精神疾病解釋。MCI是介于正常老化與輕度癡呆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癡呆的臨床早期。這一時期也是干預和治療的最佳階段。我們近年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缺血性中風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60例,收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確診的缺血性中風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120例。采用簡易智能檢測量表(MMSE)進行綜合評估,根據文化程度評分,文盲≤17分、小學17~20分,初中以上20~24分,同時應不符合癡呆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齡51~70歲,平均(62.5±6.8)歲。對照組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齡52~73歲,平均(64.3±7.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MMSE評分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診斷標準:主訴有記憶減退;有記憶減退的客觀檢查證據,如記憶下降的程度以低于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對照1.5倍標準差以上為定量標準;一般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保留,但簡易精神狀態檢測表 (MMSE)分數≥24;沒有足夠損害以診斷為癡呆[4];有缺血性中風史1個月以上。(2)納入標準:年齡≥50歲;MMSE評分19~24分;患者同意合作,視力和聽力允許完成測試。(3)排除標準:存在可致癡呆的其他疾病;嚴重心、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等;存在干擾藥物評價的其它疾病或其它藥物使用者;已知對腦細胞代謝藥過敏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腦細胞代謝藥物治療。治療組加用銀杏達莫注射液20mL兌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對照組加用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兩組均以14d為1療程。
1.4 觀察項目 用藥前后進行神經系統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包括肝功能、腎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分析及心電圖。
1.5 療效標準 兩組在治療前、治療后14d,先后對MMSE分數進行評定。以增分率判斷療效,計算方法如下:增分率=(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療前積分)×100%。基本痊愈為增分率86% ~100%;顯著進步為增分率46% ~85%;進步為增分率16% ~45%;無效為增分率≤16%。有效率為基本痊愈+顯著進步。
2.1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MMS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分,±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60 60治療前24.5±3.8 24.3±3.6治療后28.0±3.3△25.2±2.4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MCI認知功能損害的程度與輕度癡呆較為接近,并易演變為后者。有報道記憶功能減退是腦梗死患者最常發生的認識障礙,急性卒中后1周時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61%,6個月后仍有37%遺留有認知功能缺陷[5]。認知功能障礙的發展是個長期的過程,可能在臨床前數十年即已開始,發病機理主要為腦細胞氧化應激、自由基增加及線粒體功能障礙,腦內神經元變性和缺失[6]有關。疾病進展到后期特別是發生癡呆后再開始治療,雖可能延緩認知功能衰退的進程,但已有的損害多不能逆轉。研究MCI的意義在于盡早發現早期需要干預的個體,觀察其演變過程,提出防治措施。目前臨床仍以西醫治療為主,方法較為單一,不能有效阻斷其轉化為癡呆的趨勢。
銀杏達莫注射液為銀杏葉提取的復合針劑,主要成分為銀杏黃酮苷(24%)、銀杏苦內酯(3.1%)、白果內酯(2.9%)、雙嘧達莫(10%),其藥理研究表明:(1)銀杏內酯B可通過降低細胞膜上鈣離子通道水平,防止神經細胞內鈣超載及谷氨酸誘發的鈣離子升高,對抗谷氨酸神經毒性,保護神經元。(2)銀杏總黃酮為強力的自由基清除劑,可清除多種自由基[7],防止自由基過度形成及“瀑布式”自由基連鎖反應,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改善梗死區域的側支循環,從而恢復半暗區瀕死腦細胞,減輕再灌注損傷,改善神經功能,并且具有擴張腦血管,改善腦缺血產生的癥狀和記憶功能[8]。(3)雙嘧達莫抑制血小板聚集,高質量濃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釋放及中性粒細胞的趨化、聚集,增加缺血區的血流灌注,減少缺血面積,改善血液流變性,抑制血栓形成,以利于阻塞的血管再通。3種成分在治療缺血性中風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中有協同作用[9]。
本觀察顯示,治療后MMSE量表評分治療組為(28.0±3.2)分,對照組為(24.3±3.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8.33%及71.67%,兩組差異亦有顯著性。我們觀察發現如果繼續用藥1~2個療程,療效將更為顯著。銀杏達莫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保護神經等作用,對認知區域的記憶力、計算力、語言運用及視、空間能力亦有明顯改善作用,在臨床使用中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因而值得臨床應用。
[1]李鳳鵬,鄭建.血管性癡呆與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特征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4,8(10):1804~1805.
[2]陳少貞,江沁,劉鵬,等.認知康復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獨立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18):14~16.
[3]柳華,劉鳴,張舒婷,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病后3周神經行為認知狀態測試對3~6個月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 中華醫學雜志,2006,86(37):2643~2645.
[4]陳曉紅,王蔭華.輕度認知功能損害-AD的極早階段[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35(6):374.
[5]Petty GW,Kerret HD,Jiris FB,et al.Survial and recurrence after first cerebral infarction[J].Neurology,1998,50:208~216.
[6]楊曉娜,王蔭華.輕度阿爾茨海默病及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漢語雙字詞判斷反應時研究[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5,38(8):478.
[7]謝丹紅,盛志新,孔紅娟,等,銀杏葉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8):1111~1112.
[8]王擁軍,張微微,張茁,等.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4,23(1):48~49.
[9]宋文宣,李楊,孫玉安,等.實用內科藥物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