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阿甘
———忠于一個單位從不跳槽的員工。
職場百靈鳥
———在職場上東張西望跳來跳去的員工。
傾訴:該做職場阿甘,還是百靈鳥?
職場新鮮人小柯來到我的辦公室時,已經是一個老資格的跳槽職民了。他一年換了三個工作,所有的老板在他眼中,都是黃世仁。用他的話說是自己極度缺乏安全感,時刻準備騎驢找馬,找準機會飛去另一個枝頭。
他很聰明,所有的老板都對他又愛又恨。愛的是,他對老板的意圖常常很快心領神會,恨的是,他不愿意付出,總是喜歡和老板討價還價,絕對是“出一份力,拿一分錢”?,F在,他發現天下的烏鴉一般黑,天下的老板也一樣。而且,由于跳得太多,老板大都覺得他是個“職場花心郎”,當然,比這更麻煩的是,他發現自己跳來跳去,已經沒有多少騰挪的空間了,他越跳越迷茫。
小柯供職的第一家單位,有一個同事簡直是典型的職場阿甘。老板叫東,他絕對不敢指西,在跳槽成為一種時尚時,他畢業后,居然在一個單位一直沒挪過窩。他的忠誠讓老板特別欣賞,小柯離開時,他已經做到公司主管了,薪水也越漲越多。但是,阿甘也有自己的苦惱。在金融危機下,他的主管夢剛剛實現,公司卻突然倒閉,現在,他到處找工作,卻因為這么多年來只在一家公司里呆過,職場技能掌握的不多,求職時頗為被動。
這真是一個兩難的時代,年輕人嘲笑他們的父輩,在一個單位盡忠一輩子后,有一天遭遇職場風云下崗回家,從此一蹶不振……目睹了父輩的悲劇,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對單位忠誠,他們只對工作忠誠。
這讓他們的老板很是頭痛,中國著名的企業管理咨詢專家、錫恩公司董事長姜汝祥說,今天的企業家最不喜歡的是職員對公司沒有忠誠度。
為什么不對公司忠誠呢?
80后的回答是:忠誠,常常是一種洗腦行為。在這個動蕩的時代,每一個公司都是危機四伏的。萬一公司不行了,那些越忠誠的人往往越沒有容身之地。而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對一個領導忠誠,萬一換了一個新領導,自己又該怎么辦?
其次是現在一舉成功的機會太多了。80后的李想等創業精英們,讓同齡人深深地感到,與其在一個企業終老,不如抓住機會,“成功要趁早”。所以,如果捷徑來了,不快速地抓牢去成功,還等什么?
還有,在許多80后看來,在公司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老板和員工永遠是利益的對立方,所以沒必要忠誠。
于是,大部分的80后,變成了職場百靈鳥,四處跳槽。他們當然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比如四處跳槽需要付出的人際再適應成本;四處跳槽需要拋棄原有的一切,從頭再來;四處跳槽還需要承擔選擇不當、判斷失誤、越跳路越狹窄的后果。
但是,難道阿甘就是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出路嗎,做阿甘就有前途嗎?
位列世界五百強的大公司,一遇到經濟危機卻毫不留情地裁員,讓許多人覺得,最好的公司也不意味著可以永葆自己最好的命運,把握命運的還是只有自己。
建議:你可以這樣做
如果你想做職場百靈鳥,人力資源專家給出的建議是:
1、30歲前做百靈鳥,30歲之后就要做阿甘
30歲之前,頻繁跳槽所帶來的職場實踐,可以讓一個人積累更多的職場人脈和職場經驗,并且多種嘗試,可以讓自己更容易找準定位。但30歲之后,就不應該再四處跳槽了,而應該找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單位,陪著單位一起成長。這樣,年歲越長,越能奠定自己在一個單位的地位。
2、盡量在一個行業里跳
與其四處毫無目的頻繁跳槽,不如從一開始,就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跳。這樣,表面上跳了不少公司,但經驗集中在一個領域里。這樣的跳槽,或許失去的是一個公司的積淀,但行業的職場生命線并沒有中斷。
3、應該越跳越高
跳槽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那些多少年過后,跳得步步高的人,才是正確的跳槽。因為,他們是為了事業的發展主動跳,而不是為躲避人際關系或者薪金高低等。要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際關系,想在職場中尋找到一個人際的桃花源,基本不可能。至于為暫時的薪金一味跳槽,更有可能朝不保夕,表面的高收入之下,其實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如果你已經決定要做職場阿甘,人力資源專家給出的建議是:
1、看準企業和老板
有的優質企業和老板是值得一輩子忠誠的,比如原來跟隨史玉柱的部下們,即使史玉柱最落魄潦倒時,他們也忠心耿耿地追隨他。當史玉柱東山再起公司上市時,追隨者們個個變成了千萬富翁。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樣的阿甘,最終也都能得到不菲的回報。
2、扎根自己的興趣
很多百靈鳥們,今天做銷售,明天做廣告,后天轉到金融,總之,恨不得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經歷,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在這方面,職場阿甘們就顯示了自己的優勢??茨切┏擅娜耍蠖喽际亲鲋约焊信d趣的事情,并把感興趣的事情做成了事業。
3、堅持自己的簡單心態
聰明的人太多,但《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卻因為不那么聰明,反而取得了成功。心理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小聰明愛占小便宜的人,總是最讓周圍人提防。而一個好像總在為人處世上讓別人沾光、自己吃虧的人,別人才會愿意幫助他,對他不設防。
所以,保持你的簡單心態,善良,不要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多替他人考慮,小事不怕吃虧,才會在大事上終有收獲。
編輯劉建淑jianshu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