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理財案例
董麗娜
理財規劃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
客戶背景:
王先生今年38歲,目前經營著一家公司。太太全職在家相夫教子。女兒4歲,家庭開支每月3萬元。王先生和太太共有活期存款15萬元人民幣,定期存款200萬元,另外還有150萬的股票投資。家庭月收入為10萬元人民幣,目前有自住房一套,市值500萬元,尚有50萬元貸款,期限15年。未參加基本社會保障,也無商業保險。
理財目標:
·王先生希望女兒出國讀大學,預計學費和生活費開銷每年20萬元。
·王先生希望55歲時退休,預計余壽30年,退休后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預計開支每月3萬元。
·王先生根據自身情況及經驗,假設通貨膨脹率為4‰投資組合回報率5%,那么通過財務需求計算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子女教育金需求分析:到女兒滿18歲時,在海外讀大學的費用將為1,307,314元,而王先生如果用現有儲蓄準備子女教育金的話,他將需要準備660,282元;如果王先生不用現有儲蓄,而是每月定期儲蓄的方式,他將要每月準備5,388.8元。子女教育規劃:
子女教育金由于是固定時間支出,安全性和可支配性要求高,所以建議王先生采取國債結合教育基金保險方式進行。退休需求分析:
按照王先生的退休計劃,他和太太退休時需要人民幣18,278,500元,根據王先生所假設的通貨膨脹率和投資組合畫報率,為了彌補這個缺口,他要每月準備31524元。
退休計劃:
為保證退休后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并滿足王先生家庭資金需求,建議王先生每月儲備的31524元退休準備可用定期存款,定投基金,債券,股票投資組合進行配置。同時,由于王先生是自雇人士,風險性較大,建議適當購買退休養老保險。另王太太是全職太太,建議王太太先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再適當購買退休養老保險。
家庭保障計劃:
王先生家庭現有資金充裕,又偏好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因為提醒王先生注意風險的控制。因為王先生本人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肩負著重大責任,因此可以為自己購買一些意外、醫療及定期或終身壽險,另外對于王太太和女兒也可以通過人壽和醫療保險加強保障,轉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