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才
(作者系中共無為縣委常委、無為縣政府副縣長,安徽華誼化工項目巢湖指導組副組長)

安徽華誼煤基多聯產化工項目是迄今為止皖滬產業合作最大的工業項目,自2008年10月開工以來,項目進展順利。該項目因其具有的標志性使無為二壩在已上升為國家層面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里被多次提到。可以說,該項目使承接產業轉移有了良好的開篇,而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也使該項目得風氣之先,引世人注目。現結合華誼化工項目駐點服務實際,談談對產業轉移的一些粗淺認識。
第一,工作要扎實。現在示范區規劃已批,各地都在躍躍欲試,就看誰先做好了準備,拔得頭籌。一是承接土地要提前收儲。誰擁有收儲的土地,誰就擁有承接的主動權,擁有發展的話語權。當前,巢湖要加快收儲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鄉鎮和開發園區要把征地拆遷作為首要任務、重中之重。土地收儲要在“利、調、整、流”上下功夫,“利”就是利用國家和省為示范區集中區量身定做的政策,多爭取國家土地指標,探索在全省范圍內實行耕地“占補平衡的異地調節”,適度放開集中區承接產業的用地等。“調”就是抓緊將示范區集中區的基本農田范圍調整出去,為下一步發展留足空間。“整”就是加大土地整理置換力度,將農村閑置土地整理出來,作為城市建設用地,同時加大未利用地的整理力度,騰出更多的土地成為產業轉移的承接地。“流”就是加快土地流轉,讓農民盡快成為市民。二是交通設施要超前建設。要全面推進以高速公路、鐵路、內河航道為重點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新建合福、商杭高鐵及合廬銅鐵路巢湖段要大干快上,淮南線電氣化改造要緊鑼密鼓,盡快打造省內重要的區域鐵路交通樞紐;要改造與巢湖周邊縣城的道路交通,早日形成以巢城為中心直達各縣城的半小時交通圈;要建設鄭蒲港等深水港口,整治裕溪河航道,建成裕溪、巢湖兩座復線船閘,拓寬巢湖通江達海水上通道。全力爭取北沿江高速開工建設,用交通紐帶把皖江北岸的示范區集中區連成一體,成為國內最佳的產業轉移承接地。三是宣傳推介要提前開展。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是塊金字招牌,迫在眉睫的是走出去宣傳和請進來培訓,在有效宣傳中擴大知名度,提升巢湖對外形象,從而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走出去宣傳,就是要利用國家和省級新聞媒體,時時處處把巢湖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投資成本、軟硬環境等宣傳出去,擴大巢湖集中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外界認識巢湖、了解巢湖、熱愛巢湖、投資巢湖。走出去宣傳就是要創新宣傳方式方法,靠前宣傳,深入到發達地區腹地做廣告,在需要轉移產業的地方大做宣傳,大造聲勢,為產業轉移提供對接通道。同時,在產業轉移地廣泛開展投資環境說明會,請在巢湖投資的外商用現身說法廣泛宣傳,以商引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巢湖投資。請進來培訓就是將發達地區的優秀人才和企業家請到巢湖上課培訓,以發達地區為標桿,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思維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筑牢主動承接、科學承接的思想基礎。四是服務效率要空前提高。要緊緊抓住改進干部作風這個關鍵,著力優化政治生態。圍繞“巢湖新發展,我該怎么干”大討論,認真開展“兩問(問責、問效)”“兩整治(整治作風行風、整治發展環境)”活動,使干部的責任心、事業心和實干精神明顯增強。要創新工作方式,按照與長三角全面對接、與國際慣例有效接軌的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服務手段,提高行政效能,著力打造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切實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規范高效、公開透明的一流服務。
第二,企業要扎堆。設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就是要強化政府引導作用,強化率先示范作用,形成產業轉移扎堆效應。產業轉移的扎堆效應,既是轉移企業的內在需求,也是各級政府的殷切期盼。一要精力集中。既要看到產業轉移的市場行為,更要看到產業轉移的引導作用。產業轉移并不是天然的從東部到中部然后再到西部,必須要高度重視,搶抓機遇,不分心,不分神,集全市之力推產業承接,聚全市之財建產業轉移。安徽華誼化工項目,從2003年雙方接觸到今天的穩步推進,這中間也是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沒有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我們要把產業轉移當作頭等大事,把產業轉移承接的好壞作為我們檢驗工作成敗的標尺,所有工作都以產業轉移為中心,在產業轉移中更多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二要項目集群。要抓住東部沿海項目整體轉移的特點,多與轉移地一些商會、行業協會、園區等組織聯系,有秩序地引導企業整建制轉移、聯袂轉移,形成特色塊狀經濟,無中生有,有中成大。三要產業集聚。產業集聚是工業化過程中的必然規律,有利于形成上下游配套延伸,降低企業生產交換成本,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從而提高產業和企業的競爭力。巢湖要針對此輪產業轉移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加大產業承接載體建設,在現有7個省級開發區和一批鄉鎮工業集中區的基礎上,擴容升級,優化整合,重點承接和發展新型化工、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現代物流和現代農業等五大產業,加快承接投資額大、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四要資源集約。皖江之所以能成為產業轉移示范區,巢湖之所以能成為產業轉移集中區,一個重要原因是擁有土地、岸線、環保等寶貴資源和容量空間。要加快岸線資源的規劃,引導岸線資源有序開發。一級深水岸線必須規定投資強度,投資額不得低于1億美元或10億元人民幣,畝均投資不得低于150萬元或畝均產值不得低于100萬元。投資額大的項目要布點在二壩、高溝、姥橋、沈巷等沿江一線,投資額相對較小的可布點在已初具規模的開發區和鄉鎮工業集中區,形成梯度發展格局。要注重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嚴禁國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產能力轉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走出一條可持續承接的發展路子。五要功能集成。示范區集中區是承接產業轉移、加速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主要載體。要加大對園區水、電、路、通訊、污水處理、碼頭、安置房、防洪排澇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力度,使之功能齊全、有效配置、綜合利用,為集中區上大項目、大辦工業提供保障。在一些重點園區還要超前謀劃大工業必備的雙回路水、電等供應問題,發展物流、信息等服務性產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第三,創新要扎根。一是落實上級政策要有所創新。當前,要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政策支持的同時,加強對政策的研究,找到政策支持的切入點,將政策用足用活,爭取上級政策支持的最大化。要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權,盡快制定投資、財稅、金融、土地、長江岸線資源利用、人才培養使用等政策措施,積極發揮創造性,大膽試,大膽闖,把上級支持政策轉化成我們實實在在的成果。二是汲取外地經驗要有所創新。學習是本份,所以要虛心學習。要虛心學習發達地區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快公有制創新等方面的好理念好做法,虛心借鑒發達地區在擴大開放、推進城鄉和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等方面的好政策好辦法,讓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成為我們思想觀念大解放的過程,成為經濟社會大發展的過程。拿來是本事,所以要放手拿來。外地很多很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們要實行拿來主義,多走捷徑,少走彎路,推動集中區在開放合作、整合資源、土地供給等方面取得突破。超越是本領,所以要大膽超越。在學習借鑒的同時,要結合實際,大膽地實行彎道超越,借助外力而不依靠外力,自力更生進而自主創新。三是推廣自己成果要有所創新。開展“巢湖新發展、我該怎么干”大討論,組織推薦、評選和宣傳巢湖新發展“感慨的話、感人的事、感動的人”活動,讓自己更多更好的成果在面上得到創新發展、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