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瑞麗
腦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見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高發的疾病,是老年人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觀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期腦梗死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8年3月—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療前經頭部CT、磁共振成像(M RI)檢查確診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疾病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41歲~75歲,平均64歲。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表、發病距開始用藥時間、并發癥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波立維、胞二磷膽堿等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病情適量應用甘露醇。治療組予疏血通注射液6 m L加生理鹽水250m L靜脈輸注,每日1次,14 d為1個療程;對照組予復方丹參注射液6 g加入葡萄糖250 m L靜脈輸注,每日1次,14 d為1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于治療前1 d及治療后14 d評定。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級~3級;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生活能自理;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以下;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死亡。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神經功能狀態缺損評分和生活能力狀態評分比較(見表2) 治療組神經功能狀態缺損評分和生活能力狀態評分在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P<0.05)。組間比效,治療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s)分
組別n 神經功能缺損生活能力狀態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30 21±10 10±31)2)15±5 80±151)2)對照組30 22±10 16±5 15±5 65±1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腦梗死屬祖國醫學中風病范疇。氣血瘀滯導致經脈阻塞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3]。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腦梗死發病機制主要是脂質透明樣變引起的動脈閉塞所致,或小動脈粥樣硬化所致[4]。其結果是導致神經細胞的損傷、壞死,病損部位神經功能障礙。中醫治療關鍵是活血化瘀,使氣旺而血運,氣行則瘀除,瘀去則生新。在腦梗死急性期,由于血管的閉塞,引起以其支配領域為中心的腦血流減少,組織進入缺血、高凝狀態。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為水蛭、地龍,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可延長凝血時間,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抑制體內外靜脈血栓的形成,能夠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達到恢復半暗帶區神經功能的作用,保護腦細胞,同時具有穩定細胞膜,保護神經功能的作用,從而有效改善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和日常生活能力。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臨床癥狀得到改善,療效顯著,是治療腦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1] 全國第四屆腦血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 陳清棠.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療效評定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2.
[3] 高凱,吳燕.216例隙性腦梗死中醫證候學觀察及臨床資料分析[J].中國中醫信息雜志,2000,10:29-30.
[4] 黃如訓.腦卒中[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01.
[5] 閔連秋.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作用機理探討[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22(5):353-355.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中國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