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紅,丁洪越,孫澤玲
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多發病,我國已超過1億人口[1],是導致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及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2]。因此在門診社區人群中控制高血壓的患病率具有重要意義。2006年7月—2007年6月在我院門診患者中隨機抽取4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服用樂卡地平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齡42歲~76歲,平均63歲;病程6個月至27年。對發現血壓增高并經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檢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或原有高血壓病病史,經其他降壓藥治療無效者選入為觀察對象。
1.2 方法 入選后停用其他一切降壓藥物以及可能對血壓有影響的藥物。首選用樂卡地平5 mg每日清晨口服。服藥后定期測量血壓,若服藥1周后降壓效果不佳時,則將樂卡地平劑量增至10mg/d。21 d后如果臨床收縮壓≥140mmHg(1 mmHg=0.133kPa)或臨床舒張壓≥90mmH g,在酌情加用其他類型降壓藥,如賴諾普利10mg/d或纈沙坦80mg/d,直至血壓控制平穩。治療時間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身對照開放實驗法。用偶測血壓方式,以水銀柱袖帶式血壓計測量右臂坐位血壓為準。血壓測量采用聽診法,以柯式法第一相音數值為收縮血壓(SBP),柯式法第五相音數值為舒張壓(DBP)。治療前測定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肌酐、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轉氨酶等,以后擇期復查。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衛生部頒發的《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心血管系統臨床指導原則”。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范圍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張壓下降不到10mmH 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mm Hg~20mm Hg;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2.1 降壓療效 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不伴有明顯的生化指標改變。46例中顯效35例(76.09%),有效7例(15.22%),無效4例(8.70%),總有效率為91.30%。詳見表1、表2。
表1 治療前后血壓比較(±s)mmH g

表1 治療前后血壓比較(±s)mmH g
時段n收縮壓舒張壓治療前46 150.18±20.68 99.46±11.82治療后46 129.23±12.44 82.96±7.48 P<0.01 <0.01

表2 不同高血壓分級患者降壓療效例
2.2 服藥情況 入選的46例患者中,35例(76.09%)單獨服用樂卡地平,就可以控制血壓至正常水平。另外11例(23.91%)需要加用其他降壓藥物治療。
2.3 不良反應 入選的4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大多數對樂卡地平的耐受性良好。4例出現面部潮紅,3例出現頭暈,但均輕微,繼續服藥后癥狀逐漸緩解。
樂卡地平是新一代的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具有較強的血管選擇性、起效平緩、降壓作用強、作用時間長、負性肌力小等特點。體外研究發現樂卡地平對血管平滑肌有直接舒張作用,因而在體內具有較強的降壓作用,但對心率和心排血量影響較小。樂卡地平脂溶性強,進入人體內可迅速分布至各組織器官內,于血管平滑肌細胞膜結合緊密釋放緩慢,治療作用可持續24 h。本品在肝臟代謝呈非活性產物,其中約50%從尿中排泄,其余從糞便排泄。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每天早晨口服樂卡地平5mg~10 mg,總有效率為91.30%,其中有35例(76.09%)單用樂卡地平5 mg~10 mg血壓就可控制在正常范圍。這與國外研究結果基本相符[3]。樂卡地平對中度、重度高血壓經3周用藥血壓仍達不到正常范圍的需要與其他抗血壓藥聯合應用同樣有效[4]。樂卡地平最常見的副反應有輕微頭痛、眩暈、面紅,但都可耐受,46例無一例退出。通過對樂卡地平及其聯合用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降壓效果和耐受性的研究觀察,發現本組入選病例用藥前后生化結果無明顯變化。提示樂卡地平在高血壓的診療中具有廣泛的適應證,耐受性好,作用平穩持久,不良反應小等特點。故可作為門診及社區高血壓病治療的一線降壓用藥。
[1] 魏崗之.應重視腦卒中的綜合預防[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35(5):257.
[2] 吳兆蘇,姚崇華,趙冬,等.中國多省市心血管趨勢及決定因素的人群監測(中國MONICA方案):三,危險因素水平與心血管病的聯系[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2):85.
[3] Franssensk T,Kanfman L,Dende MP.The efficucy and tolera bility of felodipine once daliy in m ild modey rate hypertension[J].C lin Tnals J,1990,27(2):187.
[4] 陶萍.常用鈣拮抗劑的藥代動力學特點[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6,2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