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曉勃

常州市歌舞團的陳利華老師創作的舞蹈“清清河邊”,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國舞蹈比賽中獲獎,作為一名舞美工作者,我全程參與了該舞蹈的舞美設計和制作,內心深有感觸。
該舞蹈描寫的是這樣一幅場景:一群江南水鄉的姑娘在河邊浣洗衣服,一朵濺起的水花,催開了姑娘們活潑的心扉,相互嬉戲,用江南女子特有的抒情方式,描繪了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現代的形體動作透露著江南的柔美、水鄉的婉約,輕輕的就像江南的流水,清澈明亮,細膩、含蓄,像雨后的虹,輕輕地在舞臺上舒展,熱烈得又象浣洗后的彩衣一樣,絢麗熱情,舞蹈在靜靜的滴水聲中拉帷幕,又在夕陽西下,一絲彩云抹上姑娘們背影中靜靜的結束,首尾呼應,相得益彰,好一幅恬靜、舒緩的農家生活圖。該舞蹈情節并不復雜,但貼近生活,使人回想起那段純真美好、清新的歲月,以小見大,闡述了一個道理,“勞動產生美,勞動使人美”。平凡簡樸的舞蹈構思,卻能通過演員舞美的完美結合在舞臺上展現一幅讓人怦然心動的畫面,讓舞者更輕盈,觀者更愉悅,是啊,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提煉生活、概括生活是每個編者的本能,但像如此的高度,沒有通過對生活的細致觀察,悉心感悟,是不會做到這一高度的。一個簡單枯燥的捶衣動作,經過編者的藝術處理,舞者的體現,在舞臺上是那么的美,五彩的洗衣籃是姑娘們熱愛生活的體現,當舞臺上空彩帶飄揚,笑聲如鈴的時候,姑娘們由靜到動,再由動歸靜的舞姿是那么的親切自然,享受陽光青春、的心,象一首詩,一幅畫,流暢,生動,真實藝術地體現出了江南的文化韻味,實為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