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斌
最近,中國聯通與騰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已經開展的基礎通信領域和3G特色業務領域等傳統業務領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合作開發、聯合營銷、支付渠道、通信信息服務等領域進行全面的戰略合作,推動國內3G無線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包括探討具有WCDMA優勢的、共有知識產權的無線互聯網新產品(如中國聯通定制版的手機瀏覽器、即時通信等),為騰訊終端用戶定制3G個人通信業務包等內容,以及繼續推進“QQ錢包”合作項目等。除了上述產品層面的合作之外,中國聯通與騰訊合作還有哪些深意呢?

騰訊能與聯通合作的最大籌碼就在于其QQ用戶的龐大基數及粘性。
無論是2010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ICT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還是熱炒的三網融合,都讓我們越來越感受到電信運營商向互聯網滲透、互聯網公司向移動互聯網滲透已經是大勢所趨。2009年底中國手機上網用戶高達2.33億,這意味著移動互聯網離市場爆發為時不遠。而且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移動互聯網。
蘋果公司依靠iPhone手機的強大上網性能,推出App Store軟件商店,以及iAd移動互聯網廣告新模式,從而順利進入移動互聯網分食蛋糕。Google作為一家互聯網巨頭,卻出人意料的推出Android操作系統,并免費向各大手機企業授權,這讓Android平臺的智能手機份額持續增加,在美國已經超越iPhone的份額。
而全球市場份額最高的手機企業諾基亞早已宣布進軍互聯網,并聯合英特爾研發最新的操作系統Meego,希望借此進入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三星也躍躍欲試的推出了Bada智能手機平臺和Wave手機。而戴爾、宏基、華碩紛紛從PC領域切入手機市場,推出智能手機。惠普則收購Palm,將Palm的WebOS應用到手機和平板電腦之上,走蘋果iPhone和iPad之路。
再來看電信運營商,在3G時代,運營商都不甘心只做管道,他們迫切地希望依靠豐富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來吸引用戶使用他們的3G業務。于是中國移動利用Android平臺修改出具有自己特色的OMS平臺,并聯合多家手機企業進行深度定制手機。同時,中國移動還大力推廣PC和手機端飛信,開發139說客、139郵箱、mobilemarket等互聯網業務。中國電信也一直在打造“互聯網手機”,并且聯手MSN進入IM聊天領域,天翼手機號也是MSN登錄帳號,同時中國電信還做了自己的SNS網站“天翼社區”,為用戶提供SNS服務。
而互聯網公司更是加緊對移動互聯網的布局,比如,新浪的微博服務已推出各種平臺的新浪微博客戶端;騰訊的手機QQ、QQ手機瀏覽器、手機輸入法、手機搜索、手機QQ空間、QQ同步助手等一系列的手機客戶端產品已經獲得了大規模的用戶。
在三網融合大趨勢下,無論是手機企業、PC企業、運營商還是互聯網公司紛紛都加大對移動互聯網的投入,這也成為中國聯通與騰訊結盟的導火索。
眼看著中國移動通過飛信、139社區、mobilemarket等移動互聯網產品,中國電信借助MSN用戶群優勢快速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時候,中國聯通卻在移動互聯網上沒有任何布局。

騰訊能與聯通合作的最大籌碼就在于其QQ用戶的龐大基數及粘性。
雖然中國聯通深知,移動互聯網應用對3G用戶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同時也有著光明的“錢”景。但是中國聯通作為資金實力、技術實力相對較弱的一家運營商,他們明白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互聯網產品,時間上已經落后于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勝算也不大。中國移動耗費巨資開發飛信,可是迄今為止飛信用戶仍然無法與QQ相提并論,中國電信大肆推互聯網手機、天翼社區,但是也并未看到天翼社區的火爆。
其實,互聯網并非有錢就可以成功。以微軟為例,微軟是當今全球最富有的公司之一,人才濟濟,用戶群也十分龐大。可惜微軟的搜索引擎從live search到bing,一直發展不起來。其IE瀏覽器產品份額已經跌至60%以下。而美國一家由幾個年輕人組建的SNS社交網站facebook只用了2年的時間就成為流量和Google媲美的企業,并且用戶數量持續提升,公司價值也暴漲。再來看當今幾家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從創業型公司發展起來的,并非是其他產業轉過來做互聯網,又取得了成功的。
雖然運營商們有錢,有用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做互聯網可以成功,因為他們缺少的是互聯網創業基因,這也意味著他們自己進入互聯網很難成功。中國聯通不想拿自己的前途和金錢開玩笑,所以就考慮到了戰略合作。而當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領軍企業就是騰訊,而騰訊與飛信、MSN又是競爭對手關系,因此中國聯通結盟騰訊可以有效的對抗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而騰訊也非常樂意合作。
于是兩家公司一拍即合,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合作開發、聯合營銷、支付渠道、通信信息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中國聯通聯手騰訊之后,自然會對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產生嚴重影響。因為目前騰訊QQ的注冊用戶高達10億,同時在線用戶超過1億,而且騰訊市值已經高達390億美元,是當前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公司,有著豐富的產品線。無論是手機QQ、手機騰訊網、還是手機瀏覽器,以及手機輸入法、QQ同步助手,騰訊都已經完成了產品布局。這就意味著騰訊迫切的希望在移動互聯網上占據領導者地位。
未來中國聯通很有可能與騰訊在以下幾個方面達成合作:其一,中國聯通“沃”手機號碼就是QQ號,并借此直接對抗飛信;其二,借助騰訊在電子支付上的優勢,借助與廣東發展銀行的合作,順利進入“移動支付”領域,并且利用QQ龐大的用戶群,可以直接和中國移動的“手機錢包”一比高下。
此外,為搶奪3G用戶,QQ也能幫上中國聯通的大忙。QQ的粘性已經超越了一般的互聯網產品,因為QQ不僅是個溝通的工具,它還承載著我們的各種關系網絡,同學、朋友、親人、同事、合作伙伴等等。前不久,Android手機上市之后,基于該平臺的手機QQ一直未發布,迫切要用Android手機聊QQ的用戶自己動手修改了一款QQ軟件來滿足迫切需求,由此我們能夠看到QQ的巨大粘性,以及為其相關產品帶來的巨大人氣。
一旦騰訊與中國聯通深度合作,針對WCDMA手機推出專用的手機QQ、QQ手機瀏覽器、QQ輸入法等多款客戶端軟件,這將大大帶動中國聯通3G用戶的普及和3G手機的銷量。而且通過QQ龐大的用戶群與營銷平臺,中國聯通的3G推廣自然如魚得水,這也意味著中國聯通的3G業務可以快速領先對手。
當然這場合作,對于騰訊來講也同樣意義重大。騰訊要進軍移動互聯網,而且是移動互聯網產品線最全的企業,他們要在手機上發展,就必須要走運營商的網絡,因此也受到運營商的控制。當競爭到一定程度,當騰訊移動互聯網產品發展到一定規模,運營商必然要對騰訊進行限制,所以騰訊提前找到靠山,這有利于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