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用業內流行的一個說法:“只要你有一個產品的概念,富士康就可在48小時內將它變成樣品,然后一周內量產,而其做出來的價格一定比你能找到的幾乎所有制造商的都要低。”郭臺銘及其富士康不但帶動了國內電子工業發展,更令“中國制造”揚威全球的IT業界。
然而,令郭臺銘廣為民眾所知的卻不是這些赫赫業績,反而大都是些負面新聞。2007年發妻去世后,由于郭臺銘“首富”身份的特殊,娛樂媒體報道他與當紅明星的緋聞,郭臺銘因頻頻登上娛樂頭條成為人們非議的對象。
自2007年6月到現在,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富士康公司已發生了數起職工自殺身亡事件,僅2010年3月底至4月初,富士康就連續有6名員工跳樓,而4月13日,深圳一家電視臺報出“生蛆雞蛋做成的早點是專供富士康員工的早餐”的新聞后,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緊接著,“在富士康的基本工資是每個月900元,還要扣除72元的社保,如果不加班,每個月的工資都不夠花。”“在富士康一不留神就可能斷手,2009年就發生了多次工傷事故”……“血汗工廠”的稱謂不絕于耳。郭臺銘又給人們留下了“壓榨員工”的“資本家”形象。
就在“跳樓門”再三上演之際,富士康的招聘點卻熱鬧非凡,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站成三條長隊,一條警戒線將更多的求職者攔在了外面。一位網友直擊問題的要害——“我不想去富士康,但還能去哪兒?相比之下這已經算很正規的了!”另外,憑借其龐大的生產規模,郭臺銘統治下的鴻海和富士康常常報出極低的代工價格,搶得大量的訂單,“價格殺手”的身份也令同行的電子制造廠商深感頭痛。
2008年5·12地震過后僅僅兩天,郭臺銘和他的富士康科技集團迅速為災區捐出了6000萬元的救災資金。2008年7月,在與現任妻子曾馨瑩的訂婚宴上,郭臺銘宣布,他將捐出90%的個人名下財產用于慈善事業,約合390億元人民幣,創下華人次高捐款紀錄——僅次于李嘉誠的771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富豪捐款中排名第六。2009年5月30日,郭臺銘的小千金郭曉如滿月時,郭臺銘連滿月酒都沒有請,將這部分錢全部捐給了慈善團體。
此外,郭臺銘積極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同時是兩岸關系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數次會面中,郭臺銘都出現在與連戰同行的商界代表名單上的最重要位置。在2007年4月的第三次“胡連會”中,胡錦濤主席與郭臺銘的握手時間長達22秒,胡主席關切地問其“最近如何”,當時因與娛樂明星的緋聞頻頻見報的郭臺銘自嘲道“最近形象不太好”,令在場人士無不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很難用單純的愛和單純的恨來解釋人們看到的一切,復雜亦如人生,圍繞在企業家身上的罪與善,無法簡單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