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榮
基礎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做好基礎護理,可以滿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改善護患關系[1],提高患者滿意度。但郭燕紅[2]的調查報告中顯示,目前我國基礎護理工作的現狀不容樂觀,影響患者滿意度的因素中基礎護理工作得分最低。目前衛生部印發了《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等文件,同時把強化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作為201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深入了解目前醫院臨床護理工作中基礎護理開展現狀及臨床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試點工作”的認知情況,積極推進基礎護理工作,筆者于2010年3月對蘇州市3家醫院的400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蘇州市3家綜合性醫院的臨床護理人員400名。
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問卷以衛生部下發的《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文件為基礎: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一般資料問卷,內容包括年齡、護齡、學歷、職稱、職務、所在科室等;第二部分由單選題組成,包括3個維度,11個條目,3個維度分別為對基礎護理工作的態度、壓力及壓力源,對《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文件的了解情況,目前臨床基礎護理工作開展現狀。
2010年3月在各醫院護理部的協助下,由課題組成員親自發放問卷,通過向被調查者說明目的,講解填寫要求,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完成。發出問卷400份,收回試卷384份,其中有效問卷357份,問卷回收率為96%,有效率為93%。
所有數據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采用頻數、百分率描述,影響護理人員認知水平的因素采用方差分析。
調查對象皆為女性,其中18~25歲的護士最多,占30.5%;護齡1~5年的護士最多,占39.5%;學歷以大專和本科居多;職稱以護師居多,護士次之;職務以護士居多,護士長占8.1%。
臨床護士對開展基礎護理試點工作,持支持態度者有145人,占40.6%,無所謂者為109人,占30.5%,不支持者為103人,占28.9%;臨床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的態度見表1。

對《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文件了解的臨床護理人員為120人,不太了解的為210人,不了解的為27人;認為基礎護理工作能提高患者滿意度的護士為167人,占46.8%,持反對態度的72人,占20.2%,不清楚的為118人,占33.1%。



感覺有壓力的護理人員有271人,占75.9%,無壓力者24人,占6.7%,無所謂者62人,占17.4%,壓力來源和主要困難見表3和表4。
參與本次調查的護士中有29人為護士長,占8.1%,職務對開展基礎護理工作的影響見表5。
信念決定行為,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知在護理實踐中起決定性作用。通過調查可以看出,護士對生活護理中應該承擔的角色認知嚴重不足,只有14.8%的護士認為基礎護理工作應該由護士完成,而76.2%的護士認為部分基礎護理工作應該由護士來做,甚至有9.0%的護士認為基礎護理工作不應該由護士來做。正是因為認識不足導致臨床護理人員對開展基礎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態度不容樂觀。從調查結果來看,有40.6%的護士支持基礎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無所謂的占30.5%,不支持的占10.3%。因此要切實轉變“重專業、輕基礎,重技術、輕服務”的觀念,明確護士在基礎護理工作中的角色與責任[3]。雖然隨著護理領域的演變和擴展,護士被賦予多元化的角色,但護士最重要的角色是健康照顧者,護士為患者做的基礎護理工作涵蓋了觀察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預防并發癥等內容,因此基礎護理工作既是護患溝通的平臺,也是專業發展的基礎,護士無論資歷、學歷高低,做好基礎護理是做好臨床護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33.6%的護士了解文件精神,不太了解的占58.8%,不了解的護士占7.6%;認為基礎護理工作能提高患者滿意度的護士占46.8%,持反對態度的占20.2%,不清楚的占33.1%。從結果可以看出,臨床護理人員對“文件”的知曉率較低,從而影響基礎護理工作的開展。因此醫院應加強宣傳力度,一方面要組織護士認真學習文件精神,加強護士專業素質教育與培訓,加大護理人文關懷的教育力度,在護理人員中形成“重基礎、重人文、重服務”的良好氛圍[4];另一方面將基礎護理服務項目納入院務公開,作為向患者公開的內容,要讓患者知道護士該為他做什么,這樣既保護了患者的知情權,同時也引入了患者參與評價和監督的機制,以促進基礎護理工作的開展[5]。

本次調查中從基礎護理項目開展情況來看,傾向于治療的基礎護理項目開展較好,如安全護理、壓瘡的預防及護理、口腔護理等,而涉及到清潔護理的項目中除整理床單位開展較好外,床上洗頭、面部清潔和梳頭、床上溫水擦浴做得較少,可能的原因是這些基礎護理項目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有相同之處,屬于生活護理,技術含量少,患者可以自己或由家屬完成,因此護士缺乏重視;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臨床上相應的護理用具較少,限制了基礎護理工作的開展。在調查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失禁護理和床上使用便器護理工作開展得也不容樂觀,可能的原因是護理人員怕臟怕累。
調查結果顯示,75.9%的護士對開展基礎護理試點工作有壓力,其中最主要的壓力是擔心工作量增加(占67.2%)。從中可以看出,目前護士工作壓力較大,與目前開展基礎護理服務工作的困難調查結果護理人力資源缺乏(87.4%)和護士職責不明確(53.5%)等現狀是吻合的。因此醫院在開展基礎護理試點工作時應改善護理人力資源現狀,增加臨床一線護士數量,明確護士的工作職責,營造有利于調動臨床護士工作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工作氛圍,把不屬于護士職責的工作分離出去,逐漸完善后勤服務等支持系統,如配藥系統、陪檢系統的建立可以使病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留在病房里,留在病人身邊。
護士長與普通護士相比,在開展基礎護理試點工作的態度、壓力和知曉率等問題上有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護理管理人員對開展基礎護理工作的態度是積極的,而護士長的態度可以影響護士的認知和行為,甚至影響到基礎護理服務工作開展能否順利。因此醫院應充分調動護理部主任、護士長的帶頭作用,使其能夠帶領臨床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主動、全面、方便、優質的護理服務。參考文獻
[1] 王玲.影響基礎護理質量相關因素的探討.現代護理,2001,7(1):75.
[2] 郭燕紅,焦靜,鄭旭娟,等.全國24個省市住院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8,43(4):294.
[3] 蔣冬梅,賀蓮香.基礎護理中護士的角色定位.中國護理管理,2010,10(3):13.
[4] 吳欣娟.夯實基礎護理 深化以病人為中心整體護理工作.中國護理管理,2010,10(3):12.
[5] 郭燕紅.衛生部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相關文件的背景介紹及解讀.中國護理管理,2010,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