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國
410622 湖南電力職工溫泉療養(yǎng)院 (何愛國)
血脂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與冠心病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高脂血癥是誘發(fā)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及勞動強度的減輕,人群中血脂異常的比例逐漸升高,因此,將血脂檢測項目納入健康體檢項目中,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具有重要意義[1-2],但是,對于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的文獻報道非常少,重視程度不夠。本次研究將深入分析2038名體檢干部膽固醇輕度升高的發(fā)病特點,并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2009年1~12月來寧鄉(xiāng)灰湯電力職工溫泉療養(yǎng)院參加健康體檢者2038名,其中男性1461例(占71.69%),女性577例(占28.31%),年齡30~94歲,平均(61.53±16.44)歲。
根據(jù)1997年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推薦的標準[3],將血漿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升高分為TC輕度升高和高TC血癥2個階段,總TC為5.18~5.71mmol/L為TC輕度升高;總TC≥5.72mmol/L為高TC血癥。
所有研究對象均空腹12h后清晨抽取靜脈血,立刻離心取血清后置-20℃冰箱保存??偰懝檀紲y定用酶法,檢測試劑盒由湖南永和陽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內使用。檢測設備型號:芬蘭康藝Konelab3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所有數(shù)據(jù)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2組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38名健康體檢者男性1461例,平均膽固醇測定值為(5.01±0.89)mmol/L,女性577例,平均膽固醇測定值為(5.10±0.95)mmol/L。2038名健康體檢者中女性受檢者平均血清膽固醇高于男性受檢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6,P<0.05)。受檢人群中高膽固醇血癥女性患病率為23.57%(136/577),高于男性19.58%(286/1461)。
2038名健康體檢者的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者為398例(19.53%),其中男性281例(70.60%),女性117例(29.40%)。對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進行年齡分層發(fā)現(xiàn),從30歲以上開始,現(xiàn)患率水平維持在17.41%~22.03%之間,均處于高發(fā)態(tài)勢,沒有表現(xiàn)出峰值年齡(各年齡組的計數(shù)資料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不同年齡階段的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現(xiàn)患率分布特點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階段的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現(xiàn)患率分布
我國成人約有3.9%的人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屬于“膽固醇邊緣性升高”的概念。2009年的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7%的成人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顯示出增高的趨勢[3-4]。本次研究健康體檢者的膽固醇輕度增高現(xiàn)患率為19.53%,而且對30以上的年齡分層顯示現(xiàn)患率水平維持在17.41%~22.03%之間,遠高于一般人群的調查結果,與年齡無關,但在性別上,男性略高于女性。因此,應充分重視正常人群中存在的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問題。
成人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尚不明確。目前認為,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是從正常到高膽固醇血癥的過渡階段,沒有足夠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顯示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4]。本次研究中大多數(shù)受檢者認為不合理飲食和缺乏鍛煉是導致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的基本因素。在其是否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以及是否有必要進行藥物控制等方面,很多被調查的陽性受檢者更擔心降脂藥物的副作用,而不是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可能帶來的危害,因此大多數(shù)陽性受檢者拒絕接受降脂藥物治療。
和高膽固醇血癥相比,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更容易通過適當飲食和加強運動等方式得到有效改善,使其降到正常水平,達到既有效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又能夠保持身體健康的目標[5]。然而,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現(xiàn)這一目標并不容易,關鍵是大多數(shù)受檢者并不認為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會對健康造成必然傷害。因此,加強對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的現(xiàn)狀研究,尤其是對伴有糖尿病、冠心病、代謝綜合征、長期吸煙等危險因素的患者開展深入研究非常必要。通過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有助于進一步明確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與高膽固醇血癥的關系;通過定期對頸動脈等大中血管進行超聲檢查,研究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機制,以深化科學防治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的策略。
[1] 第二次中國臨床血脂控制狀況多中心協(xié)作研究組.第二次中國臨床血脂控制達標率及影響因素多中心協(xié)作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420-427.
[2] He J,Gu D,Reyno1ds K,et a1.Serum tota1 and 1ipoprotein cho1estero1 1eve1s and 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1 of hypercho1estero1emia in China[J].Circu1ation,2004,110(4):405-411.
[3] 梁萬年,周純宜編譯.高脂血癥[J].中國全科醫(yī)學雜志,2003,6(6):447-450.
[4] 孟麗蘋,張堅,滿青青,等.中國20歲及以上人群高膽固醇血癥及膽固醇邊緣升高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8):729-732.
[5] 宋峻,鄒淑蓉,程 娜.2002年上海市部分居民血脂現(xiàn)況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2007,19(2):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