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笑卿
523002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羅笑卿)
絕經后子宮出血是指生理性絕經1年以上出現陰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其病因較多[1],是絕經后婦女的常見癥狀,多見于萎縮性子宮內膜、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炎、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癥狀典型或病變明顯者較易診斷,但若子宮不大或病變較小,單純依靠常規超聲檢查尚難確診。宮腔鏡是近年來在婦科領域廣泛應用的一種新技術,能夠在直視下檢查子宮內膜生理與病理改變[2]。為了提高本病的診斷率,我們對198例絕經后子宮出血患者的檢查資料進行分析,并將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婦產科門診198例患者,年齡32~68歲,平均(45.38±5.15)歲。151例臨床表現為少量不規則陰道出血,36例表現為間斷性滴血,11例表現為排出少許陰道黏液。
1.2 檢查方法 全部患者宮腔鏡檢查前詳細詢問病史及用藥史,常規婦科檢查,排除生殖道急性炎性反應。采用國產彎型硬管宮腔鏡5%的萄萄糖注射液作為膨宮介質,用持續加壓膨宮裝置,宮腔內壓力保持75~110mmHg,常規外陰、陰道及宮頸消毒。宮腔鏡緩慢置入后,仔細觀察宮腔形態及兩側輸卵管開口情況,仔細觀察頸管,若發現異常部位定點取材送檢,需全面清宮者則退出鏡體,用普通刮匙搔刮子宮腔,刮出物送病理檢查,再用宮腔鏡觀察刮宮后宮腔情況。檢查后常規應用口服抗生素。
1.3 診斷標準 宮腔鏡診斷參見《婦科內鏡學》的標準[3],病理診斷則以國際婦科病理協會(FIGO)分類標準為準。
2.1 絕經后出血宮腔鏡診斷與病理診斷方法比較 宮腔鏡檢查:萎縮性子宮內膜66例,子宮內膜息肉30例,黏膜下子宮肌瘤15例,子宮內膜增生癥33例,子宮內膜炎12例,可疑子宮內膜癌12例,環變形、斷裂、嵌頓30例。病理檢查:萎縮性子宮內膜72例,診刮標本中有少量破碎內膜或纖維素樣物,診刮結果不足以進行病理診斷者7例。良性病變111例,其中子宮內膜增生癥45例,子宮內膜息肉30例,子宮內膜炎18例,子宮黏膜下肌瘤 18例。惡性腫瘤15例,均為子宮內膜癌。宮腔鏡檢查與病理檢查總的符合率為84.8%(168/198),見表1。
2.2 與我院往年B超診斷子宮出血者比較 選取我院2006年以前采用的B超診斷子宮出血者80例資料作為參照,其中伴有內節育器嵌頓、異位、斷裂25例,宮腔內有實性占位團塊23例,其中子宮內膜息肉9例,宮管息肉5例,黏膜下子宮肌瘤4例,可疑子宮內膜癌3例,子宮內膜增生2例。B超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率為60.0%(48/80)。采用x2檢驗分析,宮腔鏡檢查與病理檢查總的符合率為84.8%與B超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率為60.0%,x2=10.896,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

表1 絕經后出血宮腔鏡診斷與病理診斷方法比較
3.1 絕經后子宮出血的機制 本組研究資料顯示:因非器質性因素和良性病變是引起子宮出血的主要原因,占92.4%(183/198)。與文獻報道觀點一致[4-5]。其中非器質性因素是導致絕經后子宮出血的主要原因,占56.1%,居第一位,萎縮性子宮內膜72例,占36.4%。其原因可能為婦女絕經后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低下使子宮內膜萎縮,萎縮的子宮內膜腺體的腺管變細,腺管易阻塞彤成腺體囊腫,破裂后致小靜脈破裂出血。另外,內膜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細菌感染使淺表毛細血管破裂出血。
3.2 宮腔鏡用于絕經后出血的價值 診刮術是確診子宮內膜病變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診刮具有創傷性,且有一定的漏診率,而陰道超聲檢查簡單易行,經濟效益好,但是確診率不高,有很高的漏診率,不利于絕經后出血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而宮腔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整個宮腔形態、顏色,而無盲區,并對可疑病變部位定位活檢,具有直觀、準確、微創等特點,是診斷宮內病變的金標準,也是目前唯一能夠在直視下檢查子宮內膜生理與病理改變的診斷方法,并能用于治療絕經后出血。本文宮腔鏡診斷內膜息肉的符合率100%,診斷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83.3%(15/18),1例因黏膜下肌瘤較小被誤診為子宮內膜息肉。診斷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90.0%(12/15),1例內膜癌誤診為內膜增生癥。因為內膜息肉的形態學表現與病理學改變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內膜息肉與息肉型內膜癌宮腔鏡下較難區別[6]。
本組研究還發現,引起的子宮出血的因素中惡性腫瘤只占6.4%。子宮內膜癌是引起絕經后子宮內膜出血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由于近年來婦女疾病普查的開展,人們對癌癥的警惕性增強以及早期診療,所以惡性疾病引起絕經后子宮出血的比例有所下降。
綜上所述,宮腔鏡對婦女絕經后子宮出血的診斷具有實用價值,診斷陽性率高,臨床漏診率低,且操作簡單,患者容易接受。但宮腔鏡檢查還存在一定的漏診,本組資料宮腔鏡檢查198例占位性病變診斷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為84.8%,因此宮腔鏡須與病理檢查相結合診斷才能更準確。
[1] 楊國華,胡玉玲,商文金.超聲聯合宮腔鏡檢查對絕經后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J].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3):223-224.
[2] 段華.宮腔鏡應用范圍、變化及發展趨勢[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1):644.
[3] 夏恩蘭.宮腔鏡學及圖譜[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75-76.
[4] 章潔琳.宮腔鏡檢查對絕經后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探討[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10(12):34-35.
[5] 許向明.絕經后子宮出血原因及相關因素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05, 22(8):1098-1100.
[6] 陶國仙.陰道B超和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子宮出血中的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學,2004,6(10):89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