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和 周青云
原發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屬于緩進型高血壓,多見于中、老年,其特點是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病程長達10多年至數十年,可影響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功能衰竭。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罹患高血壓患者高達6億,中國高血壓病患病率也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2000~2001年“中國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抽查結果顯示,35~74歲成人中,原發高血壓患病率達27.2%[1]。近年來,眾多國內個研究報道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即血壓晨峰,blood pressure morning surge)普遍增高,并且大多數的心腦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臟性猝死、中風等容易發生在清晨,與血壓晨峰密切相關[2]。由此可見,血壓晨峰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水平,故探尋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以及控制其血壓晨峰,對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文旨在研究坎地沙坦酯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的療效,從而尋求控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以及改善患者預后的有效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WHO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及高血壓晨峰診斷的臨床意見,本研究選擇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住經24h動態血壓監測出現血壓晨峰的96例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9例,年齡38~75歲(57±16.3)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為95~109mmHg,坐位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為140~200mmHg,所有患者進人本試驗之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惡性腫瘤(如嗜鉻細胞瘤等);嚴重的肺部、肝臟疾病(如嚴重支氣管哮喘);嚴重的心臟疾病(如心肌梗死、腦卒中等)以及對坎地沙坦酯與比索洛爾等類藥物過敏。凡患者符合任何一項或多項排除標準,均不得參加本試驗。

表1 96例患者的一般資料的比較

表2 3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晨峰的變化情況(x±s,mmHg)
1.2 隨機分組 上述96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3組,坎地沙坦酯聯合比索洛爾治療組32例,男19例、女13例;坎地沙坦酯治療組32例,男19例、女13例;比索洛爾治療組32例,男19例、女13例。3組在性別、年齡、基線SBP、基線DBP均衡及既往史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坎地沙坦酯聯合比索洛爾治療組給坎地沙坦酯2mg/d,20:30~21:30服藥、比索洛爾2.5mg/d,07:30~08:30服藥;坎地沙坦酯治療組給坎地沙坦酯4mg/d,20:30~21:30服藥;比索洛爾治療組給比索洛爾5mg/d,07:30~08:30服藥,療程9周。指導患者每日在服藥前坐位測量晨起和凌晨血壓,每3周隨訪1次,共隨訪9周,治療中若出現不良反應不可耐受,則需停止用藥,必要時配合相應治療,退出本研究。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結果用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比較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期間96例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分為3組,3組患者一般資料經x2檢驗,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見表1)。
2.2 降壓效果 3組間治療前及療程期滿后動態血壓監測的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坎地沙坦酯組、比索洛爾組患者的血壓晨峰治療前、后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3種療法均能夠降低血壓晨峰,其中聯合治療組療效更顯著(P<0.01)。聯合治療組、坎地沙坦酯組、比索洛爾組晨峰下降的幅度分別為(△SBP:△DBP,35.69±1.65、15.91±0.78;29.42±1.32、13.61±0.85;26.63±1.24 、13.53±0.84),聯合治療組晨峰下降幅度高于坎地沙坦酯組、比索洛爾組(P<0.05);坎地沙坦酯組、與索洛爾組晨峰下降幅度無顯著差異(P>0.05),聯合治療組控制血壓晨峰的療效優于其它組(P<0.05)。
2.3 不良反應 聯合治療組12.5(4/32),頭暈2例、心悸1例、浮腫1例;坎地沙坦酯組15.6(5/32),面部潮紅2例,頭暈3例;比索洛爾組15.6(5/32),干咳2例,頭暈2例、心悸1例,無其它不良反應發生。
目前,眾多學者對高血壓的危害已經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人們對高血壓的控制和治療也比較重視,但是對于清晨高血壓的危害還認識不多,正常人的血壓在晝夜節律的基礎上受各種生理、精神因素影響產生明顯波動,夜間睡眠期間最低,清晨將迅速上升,關于其發生機制,至今尚未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交感神經系統激活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增加有關。國內外許多研究證實腦血管事件發生也呈明顯的晝夜節律變化,在早晨的發生頻率最高,過高的清晨血壓與無癥狀性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和中風危險度顯著性相關[3-4]。張等[5]研究發現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血壓晨峰值與對應時域的ST段壓低值呈顯著正相關,血壓晨峰可能因QT延長誘發室性心律失常而增加了猝死發生的機率。因此,控制血壓變異和減低血壓晨峰程度已成為降壓治療的新目標,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如何控制血壓晨峰呢?大部分常規降壓藥均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晨峰,血壓晨峰的治療宜選用長效控釋制劑,睡前服藥可以有效降低早晨危險時刻的血壓。White等[6]研究發現,睡前服用控釋維拉帕米血壓晨峰(SBP/DBP)降低15/10mmHg,與傳統的早晨服用依那普利與氯沙坦相比有統計學意義。坎地沙坦酯在體內迅速被水解成活性代謝物坎地沙坦,坎地沙坦為選擇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拮抗劑,通過與血管平滑肌AT1受體結合而拮抗血管緊張素Ⅱ的血管收縮作用,從而降低末梢血管阻力,而對心排出量、射血分數、腎血管阻力、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無明顯影響,目前已被列為一線降壓藥。坎地沙坦的排泄半衰期約為9h,晚間服用后有效濃度可維持到第2天清晨。比索洛爾是一種高度選擇性β1受體阻斷劑,幾乎完全被胃腸道吸收(>90%),由于肝臟首過效應很小(<10%),故其表現出高達約90%的生物利用度,每天一次給藥后血漿半衰期為10~12h,在血漿中可維持24小時,從而達到長效控制血壓的目的。為了更好控制血壓,本研究采用坎地沙坦酯聯合比索洛爾治療,結果顯示大多數患者血壓晨峰現象得到明顯改善(P<0.01),并且其療效優于單獨使用坎地沙坦酯或比索洛爾(P<0.05),與韓燕等[7]報道結果基本一致。
總之,睡前服用降壓藥(坎地沙坦酯)并聯合清晨使用半衰期足夠長的降壓藥(比索洛爾),既能有效地控制血壓晨峰現象,又能確保24h有效降壓的基礎,可望更好地減輕高血壓患者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傷,為進一步做好高血壓二級預防奠定良好的基礎。
[1] 顧東風,黃廣勇,何江,等.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A].第七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第七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
[2] Metoki H,Ohkubo T,Kikuya M,et a1.Pro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st roke of a morning pressor surge and a nocturna1 b1ood pressure dec1ine[J].Hypertension,2006,47(2),149-152.
[3] Weber MA,Fodera SM.Circadian variations in cardiovascu1ar disease:chronot 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t he management ofhypertension[J].Rev Cardiovasc Med,2004,5:1482155.
[4] Kario K, Pickering TG,Hoshide S,et a1.Morning b1ood pressure surge and hypertensive cerebrovascu1ar disease[J].Am J Hypertens,2004,17:6682675
[5] 張妍,周旭晨,宋道嶺,等.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清晨高血壓回升與缺血性ST段改變的相關性[J].高血壓雜志,1998,6:166-169.
[6] Stergiou GS,Vemmos KN,P1iarchopou1ou KM,et a1.Para11e1 morning and evening surge in st roke onset,b1ood pressure,and physica1 activity[J].St roke,2002,33:1480-1486.
[7] 韓燕,樓建英,王達理,等.氨氯地平聯合坎地沙坦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現象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9):1388-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