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剛 彭紅芬
410008 湖南長沙仁愛醫院 (劉杰剛 彭紅芬)
宮頸糜爛是由于各種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宮頸局部,宮頸陰道部表面的鱗狀上皮組織因炎癥而喪失,被頸管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導致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1],影響婦女身心健康,且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2]。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對門診婦女進行了調查,并對其危險因素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情況 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門診宮頸糜爛200例為作為觀察組,臨床表現多有陰道分泌物增多、腰骶部疼痛、性交出血等,按第6版《婦產科學》中女性生殖系統疾病診斷標準,臨床檢查有宮頸糜爛,同時行陰道分泌物檢查,排除滴蟲、念珠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病,宮頸刮片除外癌變。

表1 兩組婦女宮頸糜爛相關因素比較
1.2 方法 以200例宮頸糜爛作為觀察組,按照1:2比例隨機選擇同期婦科門診健康體格檢查的400例婦女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婦女在年齡分布、首次性交年齡、流產次數、文化程度、分娩方式、避孕套、帶尾絲節育環、月經量、月經周期、行經時間、性生活頻率等差異,并進行統計學處理。
1.3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表示為均數±標準差,方差齊者采用成組t檢驗,方差不齊采用校正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率或百分比,采用x2檢驗。
兩組比較觀察組30~39歲年齡段比例高、首次性交年齡小、流產次數多、文化程度低、陰道分娩為主、使用避孕套及帶尾絲節育環(P<0.05),是宮頸糜爛的危險因素,兩組比較月經量、月經周期、行經時間、性生活頻率等方面無差異(P>0.05)。見表1。都可能導致宮頸損傷或炎癥,最后引起宮頸糜爛的發生,同時人流術后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使致病菌入侵,宮頸糜爛發病高。文化程度較低的人群因沒有固定經濟來源、衛生條件差、自我保健意識薄弱,發生生殖道感染的機會多。陰道分娩為主,陰道分娩尤其是難產陰道手術助產,宮頸損傷較大,若助產中無菌觀念不強或產后衛生不良等,病原菌易上行感染而致病[6]。避孕套及帶尾絲ICU者患宮頸糜爛率高,這可能與避孕套對宮頸的機械性刺激及避孕套在保存或使用過程中被污染有關[7],帶尾絲節育環的婦女宮頸糜爛的患病率也較其他組高,這是由于節育器尾絲長期異物刺激宮頸,使宮頸組織充血、水腫,纖維組織增生、肥大形成糜爛[8]。
綜上所述,宮頸糜爛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的。本文從女性年齡分布、首次性交年齡、流產次數、文化程度、分娩方式、避孕方式、月經情況、性生活等差異等方面進行調查,提示臨床上要預防宮頸糜爛發生,必須以防治為主,盡量避免宮頸糜爛的高危因素:加強婦女病普查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實行綜合節育措施,避免計劃外懷孕,提高產科接產技術,避免醫源性、機械性的損傷宮頸。
宮頸糜爛是由于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病原體侵犯宮頸黏膜所引起,也可能由于分娩、流產和手術損傷宮頸所致,近年來隨著性疾病傳播的增加,宮頸糜爛亦呈增加趨勢,已成為婦女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宮頸糜爛患病率為20.03%~28.09%[3-4],影響宮頸糜爛因素非常復雜,本文觀察發現30~39歲年齡段、首次性交年齡小、流產次數多、文化程度低、陰道分娩為主、使用避孕套及帶尾絲節育環、合并陰道炎是宮頸糜爛的危險因素。
20~39歲年齡段的婦女宮頸糜爛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可能與此時期的婦女雌激素水平較高,性生活頻繁,加上經歷分娩、人流以及放、取環等婦科手術操作,宮頸受機械性刺激導致感染機會增加有關[5]。首次性交年齡較小,其宮頸糜爛發生的危險性就大,與尚未成熟的宮頸受到機械性損傷后,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有關。在宮頸糜爛與流產次數呈正相關,多次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宮頸擴張術等婦科手術,
[1] 程周霞.宮頸糜爛病因學及治療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09,4(6):230-231.
[2] 賀愛萍.宮頸糜爛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7,18(3):220-221.
[3] 李寶娟,董玲,張翠萍,等.已婚婦女宮頸糜爛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8,23(3):315.
[4] 馮偉,黃麗坤.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患病及知識現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8,23(7):959.
[5] 孫道龍,陳峰,王維東.建湖縣已婚育齡婦女宮頸糜爛患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10,21(1):15-17.
[6] 李紅.835例宮頸糜爛的發病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26(4):451-452.
[7] 譚希菊.宮頸糜爛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10):1644-1645.
[8] 徐又先.濮德敏宮頸糜爛高危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7):2416-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