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石景山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莊祥云
有學者戲稱胰島素抵抗,是胰島素功能的“貶值”,這確實很通俗而形象地說明,“等量胰島素不能發(fā)揮等量胰島素相應效益”這一醫(yī)學定義。
在20世紀初期以前,認為胰島素不能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在20世紀中葉之后,大量的觀察發(fā)現,胰島素不僅可以進入腦組織,而且在大腦神經細胞表面分布著極為豐富的接受胰島素作用的受體。
因而可見當大腦神經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功能降低之后,必然會發(fā)生胰島素貶值,于是誘發(fā)神經細胞的代謝障礙,從而造成大腦的學習、記憶等高級神經功能的減退。更進一步認識到胰島素不僅是促使細胞吸納血糖,更是細胞的重要營養(yǎng)因子。當發(fā)生胰島素貶值之后,不僅血糖升高,而且細胞營養(yǎng)障礙、功能紊亂。
高血糖與癡呆之間的關系,已有大量的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造成實驗動物的短時血糖升高,就可引起實驗動物的學習記憶功能減退。用藥物制造糖尿病動物模型,發(fā)現比正常動物學習記憶功能明顯減退。
有報告在老年癡呆患者中,有70%的患者存在血糖異常,而老年糖尿病友發(fā)生癡呆的相對危險度(OR)競高達2.49,約升高2倍以上。隨著年齡的增大、病程的延長、并發(fā)癥的增多與嚴重,這些無不是對腦健康的威脅。
癡呆癥病程漫長、治療棘手、護理困難、預后很不理想。不僅病友個人痛苦,全家受累,而一旦染病,在經濟上就會背上沉重的包袱,因而預防大腦癡呆,已成為每位病友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2008年美國第19屆神經精神學年會上,美國辛辛那提醫(yī)學院,羅伯特卡瑞考斯教授等發(fā)表了“吡啶酸鉻(國內稱唐安一號等),可提高胰島素功能,有力促進血糖進入腦細胞,改善細胞代謝,從而改善記憶等大腦功能”。美國農業(yè)部人類營養(yǎng)研究中心著名微量元素研究學者,理查德安德森博士是多年潛心研究吡啶酸鉻的權威專家,他明確指出“在幾乎每項,糖尿病對于應用鉻的研究中,我們都用較少的胰島素就可更好控制了血糖”。這正是吡啶酸鉻提高了胰島素受體的功能,才節(jié)約了胰島素用量。
對于老年糖尿病病友預防癡呆,我們還應當注意到動脈硬化造成腦供血不足,同樣是誘發(fā)癡呆的重要原因。而當今認為動脈硬化的始作俑者是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應激反應,造成無菌性炎癥。由于胰島素貶值,引起血糖代謝障礙,不僅促使自由基增多,更是由于高血糖可以糖化抗自由基的各種酶類使其失去功能,不能對抗自由基,于是動脈內膜遭受形態(tài)與功能的損害,誘發(fā)血脂沉積。
通過大量的動物實驗與臨床觀察,微量元素硒、鉻與肉桂中肉桂多酚都是對抗自由基、降低炎癥反應的有益營養(yǎng)物質,在逆轉動脈硬化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