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賢 安紅梅
(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2)
咪唑安定肌肉注射用于麻醉前用藥,能產生滿意的鎮靜、抗焦慮和順行性遺忘作用,廣泛應用于臨床,以達到消除患者因麻醉手術擔心而引起的緊張和焦慮,使之情緒安定合作,避免因過度應激而產生機體損傷。特別對惡性腫瘤患者的術前過度緊張、恐懼,起到了理想的效果。本文對咪唑安定肌注后對患者的呼吸循環的影響進行了臨床觀察。
隨機選擇ASAI~II級胸部惡性腫瘤行根治術的患者43例,年齡33~74歲,平均為(57.44±12.20)歲,既往均無明顯呼吸、循環系統疾病,肝、腎功能正常,無神經精神異常、記憶力障礙,無長期應用藥物鎮痛、鎮靜、抗焦慮史。麻醉方法均采用氣管插管,異丙酚靜脈復合麻醉。
觀察患者咪唑安定0.06mg/kg肌注30min后的SBP、DBP、HR、R、SPO2與用藥前各項指標比較有何變化。
各項指標已均數化。所以患者的平均咪唑安定用藥量為(4.05±0.82)mg。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表1)。
所有數據均采用t檢驗,病人用藥前的SBP、DBP、HR、R、SPO2與用藥后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絕大多數手術患者都會對手術產生不同程度恐懼和緊張焦慮心情,手術過程中疼痛、不適牽拉及各種不良刺激都會對患者預后和心理造成嚴重影響。一般認為成人咪唑安定用于麻醉前30min肌注較為合適,術前大約有60%的病人對手術存有種種顧慮,50%以上的病人存在焦慮和恐懼。麻醉前用藥應該既產生良好的鎮痛、鎮靜、抗焦和遺忘作用,而沒有任何副作用,有助于降低皮質醇的分泌。咪唑安定是當前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水溶性苯二氮草類藥物。肌肉注射后10~15min產生鎮靜效應,血藥濃度的峰值為30min,生物利用度為91%。對呼吸循環抑制輕微,局部組織刺激少,不僅具有鎮靜催眠、抗焦慮作用,還能夠通過抑制大腦中樞,使迷走神經放電增加,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血中乙酰膽堿含量增加,兒茶酚胺含量下降。已證實咪唑安定對心血管的影響的較小,小劑量肌注咪唑安定對心血管影響甚微,不于引起血壓、呼吸頻率、脈搏的改變。術前肌注咪唑安定0.06mg/kg可對抗患者焦慮,并且對患者麻醉后恢復時間、意識以及行為等方面沒有明顯影響。使用咪唑安定后患者皮質醇水平顯著降低,心率基本平穩,適當的鎮靜后患者機體應激水平降低,腎上腺皮質和血管內皮細胞激活程度有所下降,有利于改善機體的微循環和增強組織器官的血液灌注,減少由術前應激對機體的損傷。本文43例患者在用藥后30min均未引起BP、HR、R、SPO2明顯變化。由此可見,咪唑安定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成年腫瘤病人的麻醉前用藥。
[l]聶煌,吳群林,張興安,等.咪唑安定靶控輸注時鎮靜深度的預測[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18:591.
[2]趙艷,吳新民,蔣建渝,等.老年人腦電雙頻指數、咪達唑侖血藥濃度與鎮靜深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麻醉學志,2001,21:267~269.
[3]王珊娟,劉萬楓,杭燕南.頸叢阻滯下咪達唑侖血藥濃度和鎮靜深度的研究[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21:395~398.
表1 比較用藥前后SBP、DBP、HR、R、SPO2值的變化(±s)

表1 比較用藥前后SBP、DBP、HR、R、SPO2值的變化(±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