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元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陸漁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k2+100~k11+960)全長9.86公里,位于湖北省宜都市,起于陸城袁家榜村,止于五眼泉鄉衛生院附近。本標段內路基長9.614Km,有大橋1座(即漁洋河大橋)、鋼筋混凝土蓋板箱涵27道、平面交叉5處。路基工程主要設計工程量為:路塹開挖土石方 565693m3,其中:開挖石方 148735m3;路堤填筑土石方531228m3,其中:填筑石方143498m3;漿砌石排水溝8484m;路基擋墻M7.5漿砌片石12776.5m3,C15 片石混凝土擋墻 9746.3m3;涵洞C20片石混凝土涵臺 5761.5m3,C20~C40混凝土641.4m3,C20片石混凝土基礎4887.5m3。
標段內下伏和出露的基巖為碳酸巖,碳酸巖有白云巖、石灰巖和不純的碳酸鹽巖類,標段內巖溶比較發育,分布有洼地、溶洞和落水洞。標段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巖組。
路塹石方開挖、路堤石方填筑、土石混填路堤的比例較高,路基土石方工程為本合同段重點工程之一,填石路堤、土石混填路堤是本合同段施工難點之一。
2.1 石質路塹開挖方案
本工程路塹石方分為軟石(全風化石、強風化石)、巨卵石、次堅石和堅石,其中路塹軟石74367m3、路塹巨卵石和次堅石45595萬m3、路塹堅石28773萬m3。本工程路塹石方開挖按照“分段開挖,就近運填、棄方外運、經濟最優”的原則進行施工。路塹軟石采用挖掘機或帶犁鉤推土機進行松動;少量孤石、巨卵石采取手持鑿巖機松動;路塹石方中的次堅石、堅石采取中間微差控制爆破、邊坡預留帶光面爆破;石方松動后采取挖掘機或推土機歸渣、挖掘機裝自卸汽車運輸的施工方案;石質邊坡采取人工使用風動鑿巖機或鋼釬等工具分層修整,修整順序為自上而下。
2.2 填石路堤填筑方案
本工程填石路堤石方143498萬m3。填石路堤(包括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填筑前,先進行特殊路基處理,再進行石料或土石混合料填筑。在路堤填筑前,對挖方區石料或料源區的石料進行顆粒分析,顆粒粒徑不大于50cm。
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采用全斷面分層填筑的方法施工。石方填筑、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施工采用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自卸車運輸、推土機攤鋪整平、18噸以上振動壓路機振動壓實。局部并行幫填較小地段,機械無法作業時,采用人工小型夯實機具夯實。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按照:“三階段”(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檢驗階段)、“四區段”(填筑區、平整區、壓實區、檢測區)、“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邊坡碼砌、分層填筑、攤鋪整平、振動碾壓、檢驗簽證、路基整修)進行分段分層施工,嚴禁傾填法施工。
3.1 施工工藝流程
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
3.2 工藝試驗
3.2.1 填料的鋪筑
將開挖合格的石料,運至試驗場地,按計算的布料間距標點堆卸,用大功率推土機平整,局部不平地段以人工用細顆粒料找平,第一層虛鋪厚度為 40~50cm(強風化軟石為 30~40cm),大于虛鋪厚度2/3的石塊予以解小,水平分層填鋪,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央,邊坡用較大巖塊碼砌,大面朝下,擺放穩固。巖塊間空隙用碎石碴充填塞滿。
3.2.2 下路堤第一層石料的壓實和檢測
用選定的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機械走行速度控制在2.5~3km/h,壓實原則同填土試驗。當壓至無明顯輪跡時,檢測石料空隙率和沉降差指標,以后每壓兩遍檢測一次,每次檢測6點,以人工挖撬結合檢查,直至檢測合格為止,確定填筑層的沉降差指標,繪沉降差曲線圖。
3.2.3 下路堤第二、三層石料的壓實和檢測
在下路堤第二、三層石料填筑前,將虛鋪厚度加至 60~80cm(強風化軟石厚度 50~60cm),碾壓和檢測方法同第一層。
3.2.4 上路堤石料的壓實和檢測
當填石路堤完成下路堤填筑后,按照上路堤的設計厚度松鋪一層石料,碾壓下路堤。當壓至無明顯輪跡時,檢測石料空隙率、沉降差指標,以后每壓兩遍檢測一次,每次檢測6點,以人工挖撬結合檢查,直至空隙率檢測合格為止。之后恢復路基中線、布設路基邊樁,檢測上路堤頂面的彎沉值、寬度、中線偏差和高程。
3.2.5 填石路堤試驗資料分析和整理
試驗結束后,對試驗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繪制“沉降差指標曲線圖”,選出用于大面積石方填筑碾壓施工的技術參數,提出試驗報告。

圖1 填石路堤工藝流程框圖
3.2.6 對于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的填筑工藝試驗
對于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的填筑工藝試驗,按照填石路堤的填筑工藝試驗方法和步驟進行,并對土石混填路堤試驗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
3.3 施工工藝要點
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均采用全斷面分層填筑的方法施工。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自卸車運輸、推土機攤鋪整平、拖式振動壓路機振動壓實。局部并行幫填較小地段,機械無法作業時,采用人工施工。填石路堤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分層填筑,嚴禁傾填法施工。填石路堤施工工藝流程見附圖。
主要工藝要點如下:
3.3.1 填料的選擇
填料選擇:選擇符合規范要求、級配良好的硬質巖塊或土石混合料做填料,要求其粒徑不得超過50cm,并不超過松鋪層厚的2/3,強度不低于15Mpa。對于易風化的軟巖不得用于路堤的上路床層或浸水路堤。
3.3.2 劃作業區段
在驗收合格的地基上劃分作業區段,各區段依次循環作業。
3.3.3 邊坡碼砌
填筑前首先人工分層碼砌邊坡,每填層碼砌寬度垂直路基中線方向不小于0.5m,碼砌時邊坡每側加寬0.2m。碼砌采用較大石塊,較大石塊碼成直角梯形,注意大面朝下,擺穩放實,空隙用碎石填塞密實,做到坡面平順。
3.3.4 分層填筑
邊坡碼砌好后,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層厚計算出堆卸石料的數量并標點,按路堤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填筑應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央。半填半挖地段及幫填石質路堤要先挖臺階,分層搭接,形成整體,然后再填筑。每層填料石質應基本一致,級配應良好,厚度控制在0.5m以內,對于填料中大于層厚2/3的石塊應進行解小。
3.3.5 檢查鋪填厚度
沿縱向每20m設一斷面,每斷面布設3~5個測點,用水準儀測出各點高程,相對下層標高檢查其鋪填厚度。
3.3.6 攤鋪平整
卸下的石質填料采用大型推土機整平初壓,使石塊間大致水平,局部不平地段人工用細顆粒料找平。
3.3.7 振動碾壓
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碾壓速度及遍數參照工藝試驗。碾壓時先外側后中央,行與行之間重疊0.5m左右,以壓實速度和遍數控制均勻壓實,做好壓實記錄。
3.3.8 質量檢測
主要包括:a.填料、填筑層厚度;b.路基填筑斷面尺寸;c.填筑層在縱向和橫向的均勻度和平整度;d.壓實度檢測,主要檢測石料孔隙率和沉降差,人工挖撬復核。檢測合格并報監理工程師簽認后才可填筑上一層。
公路工程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依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4.2.3的標準進行質量檢查和控制。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填石路堤施工質量參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4.2.3的標準進行質量檢查和控制,兩種情況均應該符合以下規定:
4.1 上、下路堤壓實質量標準
上、下路堤壓實質量標準見表1。

表1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壓實質量標準
4.2 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壓實層,可用工藝試驗確定的工藝流程和工藝參數,控制壓實過程;用工藝試驗確定的沉降差指標檢測壓實質量。
4.3 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填筑至設計標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質量應該符合表2的規定。
4.4 填石路堤、含土量不大于25%的土石混填路堤成型后的外觀質量標準:路堤表面無明顯孔洞;大粒徑石料不松動,鐵鍬挖動困難;邊坡碼砌緊貼、密實、無明顯孔洞、松動,砌塊間承接面向內傾斜,坡面平順。

?
[1]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