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啟龍(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教育科學技術系 甘肅 合作 747000)
作為學習教育技術學的專業人士,筆者在圖書館查找專業圖書時常常碰到這種情況:電化教育學類的圖書在一個書架,而教育技術學類的圖書在另一個書架。誠然,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學有一定的差異,但總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差別,以至于相關圖書分類時被劃分在兩個完全不同的類目下。筆者通過考查《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以下簡稱《中圖法》)中關于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學類目設置的現狀,基于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學在教育領域地位的分析,對《中圖法》關于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學的類目設置提出一些修改建議。
《中圖法》是我國建國后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吨袊鴪D書館圖書分類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在第4版中,有關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學的類目有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教學設計及遠程教育。
在《中圖法》中,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學的類目分設在兩個不同的類目下(見圖1、圖2)。

圖1 《中圖法》中電化教育的類目設置

圖2 《中圖法》中教育技術學的類目設置
由此可以看出,電化教育屬于“文化、科學、教育、體育”基本大類(即一級類目)中二級類目“教育”下的三級類目,它下設有“視聽教學(電化教學)、廣播與電視教學、程序教學、計算機化教學、電化教材”5個四級類目;而教育技術學屬于二級類目“教育”下的三級類目“教育學”下的四級類目“教育與其他科學的關系、教育學分支”的一個五級類目,它沒有次級類目。
按照《中圖法》“從理論到應用的次序”[1],在二級類目“教育”下依次有“G40 教育學”、“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42 教學理論”、“G43電化教育”……“G5世界各國教育事業”、“G6各級教育”、“G7各類教育”等類目。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圖法》中若將“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理論學科來看待,則屬于教育學的分支學科;若將“電化教育”作為一項事業來看待,則屬于教育事業的一部分,與各級教育事業(如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等)和各類教育事業(如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并列。
教學設計作為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一個重要內容①,在《中圖法》中并沒有明確的類目設置,作者以“反查法”檢索了4個圖書館的“教學設計”書目發現,各個圖書館有關“教學設計”書目的中圖分類號不盡一致,甚至比較零散,并且同一本“教學設計”書目在不同圖書館的中圖分類號也不同,具體見表1、表2。

表1 兩本經典“教學設計”書目在各館的中圖分類號

表2 西北師范大學圖書館“教學設計”書目及其中圖分類號
由表1、表2可知,有關“教學設計”書目的中圖分類號除少數使用三級類目“G40 教育學”及四級類目“G63 各級教育”下的五級類目“中等教育”的次級類目“G632.3課程”外,大部分集中在三級類目“G42 教學理論”和“G44教育心理學”類目下。其中,部分直接屬于G42,部分屬于G42的次級類目“G421 教學過程”、“G423 課程論、課程設計、課程標準”、“G424 教學法和教學組織”、“G441 教學心理學(課堂教育心理學)”等。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中圖法》中對“教學設計”沒有一個明確的類目設置,所以各圖書館中有關 “教學設計”書目的中圖分類號不一致,而且歸類零散、紛繁復雜。
遠程教育作為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的領域,亦然從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一個分支領域擴展為教育的分支領域,有學者主張“遠程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門相對獨立的新興分支學科”[2]。與“教學設計”一樣,《中圖法》中也沒有關于“遠程教育”的明確的類目設置,但在圖書館檢索“遠程教育”書目可以發現,國家圖書館中“遠程教育”書目的中圖分類號為G728,屬于二級類目“G7各類教育”下的三級類目“G72成人教育、業余教育”下的四級類目“G728廣播電視教育”,而在其他圖書館,除將遠程教育置于“G72成人教育、業余教育”類目外,還有將其置于“G43 電化教育”下的。
另外,《中圖法》中與遠程教育相關的類目還有“G727函授、刊授教育”,它與“G728廣播電視教育”同屬于“G72成人教育、業余教育”類目。眾所周知,遠程教育經歷了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網絡教育等階段,而各圖書館不約而同地將有關“網絡教育”書目的中圖分類號設為“G434 計算機化教學”??梢钥闯?,《中圖法》將遠程教育(或其中的一部分)作為成人教育、業余教育看待。但隨著遠程教育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教育的出現,它不再僅屬于成人教育或業余教育,而是被正式地列入國民教育系列,所以《中圖法》中有關遠程教育的類目設置要隨著形勢的發展進行修訂。
若要對上述關于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學的相關類目進行修訂,首先必須搞清楚電化教育、教育技術、教學設計、遠程教育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及其與教育學的關系。
受美國視覺教學運動的影響,我國在20世紀30年代產生了一個將幻燈、投影、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應用在教育中的新興領域,被稱作電化教育。隨著實踐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電化教育的內涵有所擴大。到了90年代,隨著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簡稱AECT)對教育技術定義特別是AECT1994定義的引入,我國電教界引發了一場“易名論”,有人認為應保持中國特色并保留“電化教育”的名稱[3],有人認為應與國際接軌改名為“教育技術”[4],也有人認為應采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名稱[5]。筆者認為,從學科角度看,電化教育學和教育技術學是可以共存和共榮的;但從領域或事業角度看,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又有本質的區別,前者的焦點在“教育”,而后者的焦點在“技術”,即電化教育是運用教育技術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②,主要是指現代教育技術,包括現代教育媒體、媒傳教學法、教學設計3個方面[6]。
另外,教學設計與教學設計學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把教學設計籠統地稱為“一門學科”或“一種理論”。如果教學設計特指對教學系統進行規劃安排的實踐活動,那么教學設計理論就是對該活動進行系統化理性認識的產物,教學設計學就是理論演變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教學設計理論是教育技術學的核心理論,它推動了教育技術學的成熟和發展,是在教育技術學母體中孕育和發展成熟的,所以教學設計學是教育技術學的次級學科[7]。因此,圖書館多將“教學設計”書目的中圖分類號定為“G42 教學理論”和“G44 教育心理學”下的“教學過程”、“課程設計”、“教學法”等類目下。對于教學設計與相關教育學概念的關系,筆者曾撰文認為“教學設計與教學理論之間存在直接聯系,其關系就是教學設計學以教學理論為指導,通過教學設計等實踐活動將這些來源于教學實踐的理論再應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完成理論到實踐的轉化。教學方法作為教學理論的一個方面,雖是教學的理論具體化,但不足以直接付諸于具體的教學實踐,還需要通過教學設計將它與具體的教學情景聯系起來,這也是體現教學設計橋梁作用和教學理論的基礎指導作用的最好例子。”[7]
遠程教育是師生在分離狀態下通過各種技術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作為一項事業,遠程教育事業是電化教育事業的一部分;作為一門學科,遠程教育學是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關于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在教育領域的地位,電教界普遍認為,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筆者也通過相關概念之間的語義結構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結論[7]。
2.2.1 學科大類的類目名稱及其歸屬
誠如電教界存在“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的名稱之爭,《中圖法》設置學科類目名稱時該問題著實存在而且突出。關于“易名論”,我國電化教育的奠基人、著名的電化教育專家南國農先生認為:“改名為‘教育技術’,是不適合的;改名為‘現代教育技術’,是可以的;改名為‘信息化教育’,是較好的。而目前不改名也是可以的,有利于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的電教理論與實踐體系的完善,有利于促進中國電教事業的發展,至少是好處比壞處多?!盵8]據此,筆者建議保留“電化教育”的名稱,但需稍作變化,采用“電化教育(教育技術)”作為學科大類的類目名稱。例如,南國農先生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發展史研究”中也使用了相同的做法,其目的在于“遵循‘和而不同’的思想,采取‘求同存異’的辦法,重構教育技術學科體系”[9]。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依然是“文化、科學、教育、體育”一級類目下的二級類目“教育”下的三級類目,取消原有的“G40-057教育技術學”、“G728廣播電視教育”和“G727函授、刊授教育”類目的理由在于:電化教育是一門以教育為對象的科學,是一項人機協調、高效優質地培養人才的事業[3],而教育技術只是其中的一個核心要素;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是電化教育事業的一部分。
2.2.2 學科大類的下位類目設置
從電化教育(教育技術)領域相關概念及其關系的分析得出,教育技術、教學設計、遠程教育是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分支領域。但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即如何設置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大類的次級類目呢?南國農先生指出:“電化教育是一門科學,一項事業,也是一種產業?!盵6]由此筆者認為,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次級類目應按“科學—事業—產業”來劃分,教育技術(狹義)屬于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產業,教學設計屬于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科學,遠程教育屬于電化教育(教育技術)事業。當然遠程教育學的理論可以歸為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科學,其他細分類目及其原因不再一一闡明,而是在下面的修訂整理中略作注釋。
根據上述分析和探討,對《中圖法》中關于電化教育(教育技術)類目設置的修訂提出一些建議,并給出修訂后的電化教育(教育技術)類目,不足之處還望學者們扶正。
將修訂后的電化教育(教育技術)類目整理如下: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G4 教育
G43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
G431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科學
G431.1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電化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教育工藝學、教育工程學、信息化教育學入此。
G431.2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史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史、專業史入此。
G431.3 教學設計學
G431.31 教學設計理論
G431.32 各科教學設計各學科教學設計案例、教學設計參考入此。
G431.4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專業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專業史宜入G431.2。
G431.5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G432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事業
G432.1 電化教學總論、教育信息化、電化教育實驗入此。
G432.11 視聽教學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模型等教學入此。
G432.12 廣播、電視教學
G432.13 程序教學總論入此,程序化教材宜入G433.22,教學機器宜入G433.11。
G432.14 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入此。
G432.15 網絡教學
G432.16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G432.17 微格教學
G432.18 智能教學機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入此。
G432.19 虛擬現實教學
G432.2 遠程教育總論、遠程教育學入此。
G432.21 函授教育
G432.22 廣播電視教育
G432.23 網絡教育
G432.24 移動教育
G432.3 各級電化教育
G432.31 學前學校電化教育
G432.32 初等學校電化教育
G432.33 中等學校電化教育
G432.34 高等學校電化教育
G432.4 各類電化教育
G432.41 社會電化教育機械工業電化教育、醫學電化教育等入此。
G432.42 成人電化教育
G432.43 黨員電化教育
G432.44 軍隊電化教育
G432.45 農村電化教育
G432.46 地方電化教育
G432.5 電化教育組織與管理
G432.51 各類電化教育中心電化教育中心、信息技術中心、教育技術中心、學習資源中心等入此。
G432.52 各級電教館
G432.53 電化教育管理
G432.54 電化教育評價
G433 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產業總論入此。
G433.1 教育媒體與技術總論入此。
G433.11 教育媒體硬件設備視聽教育媒體、各類教學設備、教學機器等入此。
G433.12 教學系統平臺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學平臺等入此。
G433.13 教學工具軟件
G433.14 教學資源庫
G433.2 電化教材
G433.21 視聽教材
G433.22 程序化教材
G433.23 多媒體課件
G433.24 教學網站網絡課程、專題學習網站入此。
最后需要說明的一點,南國農先生認為“我國電化教育可以分為視聽教育和信息化教育兩個階段,當前改名為‘信息化教育’是較好的”[10],所以目前在電教界使用“信息化教育”的越來越多。但是筆者認為,可以將修訂后的《中圖法》電化教育(教育技術)類目中的“電化”用“信息化”來代替或并列使用,即“信息化教育”相關書目的分類可參照“電化教育”來進行。
注 釋:
①關于學科領域的名稱是使用“電化教育”還是“教育技術”,學術界有爭論,除單獨使用外,筆者采用“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的用法。
②“教育技術”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教育技術”是指教育中物質形態的技術(即教育媒體);廣義的教育技術既包括物質形態的技術也包括智能形態的技術,如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
[1]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編輯委員會.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M] . 4 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9.
[2] 丁興富. 論加快遠程教育學科專業建設[J] .中國遠程教育, 2000(10):17-21.
[3] 張立新, 張麗霞. 論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J] .中國電化教育,1999(2):20-22.
[4] 鄧嗣源. 從電化教育到教育技術——紀念電化教育重新起步20年[J] .中國電化教育,1998(6):19-20.
[5] 彭紹東. 論“電化教育”向“現代教育技術”過渡的必然性[J] .中國電化教育, 1995(5):11-14.
[6] 南國農, 李運林.電化教育學[M] .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7] 謝克仁, 馬啟龍, 白繼芳.教學設計學與教學論的語義結構網絡分析[J] .現代教育技術, 2008(11):46-49.
[8] 南國農. 中國教育技術學專業建設的發展道路[J] .電化教育研究,2005(9):3-8.
[9] 南國農. 參與歷史研究 共創美好明天——在“第四屆全國教育技術學博士生論壇”上的講話[J] .電化教育研究, 2008(11):8-11.
[10] 南國農. 從視聽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國電化教育25年[J] .中國電化教育, 2003(9):22-25.